計算機已經成為當今社會必不可少的工具,熟練掌握和應用計算機是新世紀人才必備的一門基礎知識和技能。但是,由于計算機及軟件系統的迅速更新,特別是近幾年來Windows操作系統以及辦公軟件的迅猛發展,對計算機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學模式和方法必須做出重大調整,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一、教學方式
由于當前計算機各種軟件以圖標方式和鼠標操作為主,操作直觀、便捷,其應用與操作是無法在黑板上向學生講解明白的,需要使用演示設備。也就是說,現在計算機的許多課程,應該以“演示+操作+講解+練習”的方式進行講授。計算機教學應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采用先進的教學工具,建設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室,利用大屏幕投影進行直觀教學。多媒體教學采用了同步演示,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明顯的提高,實現了師生互動,教學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否恰當是計算機教學是否成功的關鍵,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是教學的關鍵。學習的主動性是其探求知識的巨大動力,是激發學生創造的精神源泉。學生的興趣越濃,求知欲越旺,知識遷移也就越快,信息交流量也就越大,從而達到最佳的學習狀態。因此,教學方法的選擇、運用及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是關鍵。
1.選用合適的教材
選擇適宜的教材對于保障教學的效果非常重要。在選用教材上,以前曾選用過普教類院校的教材,強調的是理論性而缺乏操作性,明顯不適合技工學校的學生。技工學校的培養目標非常明確,就是突出實踐和技能訓練,市面上適合高職和技校學生的教材非常少,選擇余地不大,在計算機教學中,應選擇由勞動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組織編寫的和其他適合職校教學特點的教材。
2.選擇實用的教學內容
在內容上以實用為原則,以日常工作和學習中需要且經常使用的知識和技能為重點。如中文操作系統中的中文系統、常見的文件類型及其基本操作使用是最重要的,也是教學的重點。網絡方面,局域網和因特網已經成為現代計算環境必不可少的部分,掌握這方面的知識對正確使用和簡單維護非常重要,需要讓學生理解掌握。
3.培養自學能力
計算機技術發展迅速、計算機知識更新加快,掌握一種操作系統和一種軟件應用就可以享用一生的時代已經過去。因此,只有通過不斷地學習和知識更新,才能跟上計算機發展的步伐。這就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有計劃地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學生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有了自學的習慣,必然會激發他們對相關知識的學習、探討,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4.改革教學方法
改革傳統的注入式教學方法,實行啟發式、討論式的教學方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新意識。技工教育以課程標準為目標,以學習單元為基礎,以職業素質為核心,突出技能培訓,強調職業核心能力、關鍵能力、基礎能力的統一,因而對教學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加強實踐環節的教學和管理
計算機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教學中應以實習課為重點,盡量將學生所需要掌握的技能融入到實際應用中。在課時安排方面,實踐課時與理論授課課時應為1∶1,實踐的考核成績同樣不低于課程總成績的50%。只有真正做到這一點,才有可能提高計算機教學質量。同時,在課時允許的情況下,可適當安排學生走出校園,到本地的電腦市場了解計算機硬件技術的最新發展狀況、專業計算機組裝和維修的基本狀況,以及現今IT行業的機遇與挑戰。也可以聘請計算機組裝和維修行業的專業人員為學生做專題講座,談談行業應具備的基本職業技能和素質,分析行業前景和就業情況。通過這種現場接觸,對學生觀念的更新、學習方向的明確以及步入社會后職業定位和選擇都有很大的幫助。
四、考核方法
考核方法可分成兩個部分:筆試考核和實踐能力考核。筆試考核主要對理論知識和基本概念進行考試;實踐能力考核主要考查學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和對課程內容的理解程度,以實習作業作為考核依據。成績為百分制,理論考試占50%,實習考試占50%。
計算機是一門不斷更新的課程,教師應該改革教育思想、轉變觀念,提高對技工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切實改進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要以培養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為導向構建教學內容,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特別強調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充分調動學生的能動性,注重培養動手能力,使學生建立起個人知識和能力構架。改變教育觀念,在教與學的互動中,師生自覺地按照技工教育的特點和規律去實踐,培養出更多高素質的實用人才。
(作者單位:山東省鄒城市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