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電氣控制》是技工院校電氣類及機加類專業的一門理論性很強的專業基礎課,同時又具有專業課的性質,對專業的其它課程具有承上啟下的功能,其教學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許多后續課程的學習。其課程特點:一是理論系統性強,前后連貫緊密,教學目標明確;二是實踐性強,技能訓練與生產實際相聯系,是理論教學直觀有效的反饋評價途徑,易于對教學進行矯正和檢測。
技工院校主要是培養面向生產和社會實踐第一線的實用型、高級技術應用型的人才。圍繞這一培養目標,對理論內容的教學以“必需、夠用為度”,重在強化應用和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這就意味著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探索多種途徑優化課堂教學,才能全面提高教學效果。
一、教學計劃的制定
《機床電氣控制》這門課共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講電氣控制電路中常用低壓電器,第二部分講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基本控制線路,第三部分講直流電動機的電氣控制,第四部分講典型機床電氣控制電路的分析。技校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水平不一,在制定計劃時對教學順序應作出相應的調整。
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策略
興趣是成功的先導,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做他感興趣的事情,可以發揮智力潛能80%以上,而做他不喜歡、不感興趣的事,則只能發揮智力的20%左右。由此可見興趣對于學習的重要性。
1. 重視上好“緒論”課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學也是這樣,一旦學生對該門學科感興趣,他們就會深入地、興致勃勃地學習這門課程。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對《機床電氣控制》“緒論”課的教學內容進行了優化組合,結合生活、生產實際中電機及拖動的應用案例展開教學。
2. 加強直觀教學
《機床電氣控制》課理論性強,概念、原理比較抽象,為使學生更容易理解接受,在教學中加強了直觀教學,采用實物、現場演示等教學手段,充分發揮學生的視覺、聽覺、觸覺等各種器官的相互協調作用。
3. 利用多媒體課件教學
多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可以增加學生感性認識,提高學習興趣。例如在介紹基本控制線路時,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顯示線路工作過程中的動態效果,既可以幫助學生理解線路原理,又將枯燥的線路分析變得有趣,學生也樂于學習。
三、創新方法
教學與實踐經驗表明,長時間的理論教學對基礎較差的技校學生是不適宜的,不但沒有效果,反而容易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和信心。筆者在理論性和抽象性較強的《機床電氣控制》課教學中,采用了讓學生先動手實踐獲得感性認識、再輔之以理論與原理的教學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四、鉆研教材,解決好知識重點難點
對于重點和難點,教師在備課時應非常重視,要清楚學生學習難在何處。要把教材的重點、難點變為教學中的重點活動,并在實際教學中隨時觀察和了解學生的情緒反映,適時調整教學方法。
五、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技校學生大多對理論的接受力差而喜歡“動手”,教師應抓住這個突破點,擴大學生的興趣范圍,引導他們學習相關專業知識。教學中,應盡可能少講繁鎖的理論,因為多數學生不但不能很好地接受這些理論知識,學不好還會影響他們學習本課程的信心。教師要開動腦筋,盡可能為學生組織一些與書本知識有聯系的教學實踐活動,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同時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
六、及時通過習題課消化和鞏固新知識
習題課是《機床電氣控制》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鞏固和加深所學基礎理論,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能力及運算能力的重要手段。合理的練習具有發展學生智能,培養學生克服困難、始終一貫認真學習的優良品質。所以,教師在補充一定量的理論知識后要及時上習題課。教師要按照每段練習應起的作用,精心設計、選擇練習題或練習項目,避免盲目的練習,增加學生負擔。練習題要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單一練習到綜合性練習,循序漸進,逐步提高。還要注意練習質量,以能達到教學目的為度。
(作者單位:陜西航空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