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8195;要:本文介紹一些發達國家職業教師隊伍建設的情況,希望能對我國職業教師隊伍建設提供一些參考依據。
關鍵詞:實習指導教師 教師資格 在職培訓 職業教育立法
職業教育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工程,要提高國家的綜合競爭力,就要保證有高質量的職業教育,而高質量職業教育的關鍵是要有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職業教師隊伍、足夠實習場地和各種實習設備。
一、發達國家職業教師隊伍建設
1.發達國家職業教師的社會地位和待遇
在德國,教師和政府官員一樣同屬于公務員,社會地位很高,備受人們尊重。同時職業教師的待遇又比同級普通中學教師和工程技術人員高一檔,為其他行業平均水平的1.5~2倍,屬高薪階層。
日本教師的社會地位向來是比較高的,教師工作被稱為“圣職”,社會各界對教師十分尊重。為鼓勵優秀人才從事教育事業,政府通過《人才保障法》保障教師有較高的收入。現在職業教師的收入高于同級中小學教師和公務員10%以上。
像德國和日本一樣,發達國家職業教師都有相當高的社會地位和待遇,職業教師隊伍穩定。同時又吸收企事業單位的優秀人才,把他們充實到職業教師隊伍中,從而保證了職業教師隊伍的高素質和高水平。
2.職業教師資格要求及來源
德國職業教師必須持資格證上崗,具體規定是:專業課教師——大學畢業,有企業工作經歷,通過教育科學課程的進修并合格;實習指導教師——有技師證或手工師傅證書,通過教育科學課程的培訓并合格。來源:專業課教師主要由技術大學培訓,實習指導教師則主要來自企業。
日本實行職業資格證制度,具體要求是:職業教師主要由公立大學的工業教員養成所培養,其他非教育機構的人員要想獲得教師資格必須有同等的學位,經嚴格考試且培訓合格后方可獲得教師資格。因職業教師有相當高的社會地位和待遇,所以學生爭相報考公立大學的工業教員養成所,以爭取職業教師資格。
瑞典的職業教師的資格要求是:工科大學畢業;7年企業實際工作經驗;參加職業教師培訓。
從以上可以看出,發達國家為保證職業教育的質量,對職業教師提出了很高且很全面的資格要求,歸納起來為:
專業課教師——大學畢業,學士及以上學位,有企業工作經歷,通過教育科學課程的進修并合格;實習指導教師——有技師證,有企業工作經歷,通過教育科學課程的進修并合格。
來源:專業課教師——大學或大學的職業教育學院(系),如日本、德國;職業師范學院,如英國;企業的技術人員,如瑞典等。實習指導教師——職業師范學院;企業的技師和工程師等。
3.職業教師的在職培訓
由于生產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企業對職業學校畢業生的專業知識和技術水平的要求日益提高。同時新興工業在不斷涌現,產業結構在不斷調整,企業對職業學校畢業生的專業知識和技術要求也在不斷變化。因而職業教師的水平需不斷提高,知識需不斷更新,以適應企業對職業學校畢業生的新要求。因此,發達國家都十分重視在職教師的培訓。
在職培訓一般在以下幾個方面:教學方法培訓;新知識、新技術、新材料和新工藝培訓;專業知識拓展培訓(如機械專業教師向機電一體化方向拓展);專業方向轉變培訓等。發達國家還有專門的職業教師進修和培訓機構,如職業教師培訓中心,部分大學有專設的職業教師繼續教育課程等。
同時發達國家的教育法規對教師的進修培訓有嚴格的規定,教師到一定時期必須參加培訓,一般為1年1次短訓,5年1次長訓,否則會影響升級乃至取消教師資格。同時政府對公立學校教師進修培訓設有專門的經費,以鼓勵教師參加進培訓。
4.職業教育法律體系的建立對教師隊伍建設的作用
美國于1917年制定了《史密斯-休斯法》,之后相繼制定了《州技術服務法》《成人技術教育權利法》等近30部法律。日本持續地制定了《職業訓練法》《教師資格許可法》《人才保障法》及“關于設立國立工業教員養成所的臨時措施案”等一系列法律、法規。德國、法國等所有發達國家都對職業教育進行了持續立法。
二、我國職業教師隊伍建設現狀與問題
1.我國職業教師的社會地位與待遇
《教師法》規定:“教師平均工資不低于或高于同級公務員的平均工資。”這與發達國家教師屬高薪階層有較大的差距。在社會地位和待遇上,我國職業教師比其他教師低,更無法與日本(教師工作被稱為“圣職”,社會各界對教師十分尊重,待遇好)、德國(社會地位很高,待遇好,倍受人們尊重)等發達國家相比。
問題:我國職業教師的社會地位不高,待遇一般。
2.職業教師的資格要求與來源
1993年10月31日頒布并執行的《教師法》規定:專業課教師——大學本科畢業生;實習指導教師由教育行政部門制定。來源沒有具體的規定,同時缺少必要的職業教師培養培訓基地。
問題:職業教師的資格要求不具體,缺少職業教師培養基地。
3.我國職職業教師的培訓與進修
職業教育的發展,對職業教師的素質、專業知識和技術要求也在日益提高,因而職業教師急需進行在職培訓。現在我國職業教師進修培訓主要是學歷進修(學歷未達標者),其他的就很少。但我國缺少職業教師培訓進修的專門場所和經費,實際上職業教師很少有培訓進修的機會。
問題:缺少職業教師在職培訓的專門場所和經費。
4.職業教育立法現狀
我國先后制定了《教育法》《教師法》《職業教育法》等,對我國職業教師隊伍建設作出了一系列規定,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標志著我國職業教育從無序走向有序,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職教立法才開始不久,還有較長的路要走。同時還缺少有效的教育監督機制和專門的教育執法機構,造成教育立法有時難以執行。
問題:職業教育立法不完善,且缺少有效的教育監督機制和專門的教育執法機構。
三、發達國家職業教師隊伍建設的成功經驗給我們的啟示
1.全面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和待遇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師社會地位的提高和收入的增加既是廣大教師的權利,也是各級政府應盡的義務。因而可以借鑒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全面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和待遇,如參照德國或日本的做法,使職業教師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吸引企事業單位的優秀人才從事職業教育,那么國家的未來才真正有希望。
2.制定全面的職業教師資格要求
《教師法》或《職業教育法》應對職業教師的資格做出具體的規定,且應將專業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能有機地結合起來。對職業教師資格要求應包括三個方面:素質、工作經歷(技能)和教育科學課程的培訓。
在這里對職業教師資格要求談點個人看法:
專業教師應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3年以上的本行業實際工作經驗;教育科學課程培訓。
實習指導教師應有高級工資格;5年以上的本工種企業工作經歷(技師則不要這一條);教育科學課程培訓。
3.建立足夠的職業教師培養基地和在職教師的培訓場所
要提高我國職業教師的整體素質,就必須解決職業教師來源渠道不暢和在職教師無培訓場所的問題,建立起完善的職業教師培養和培訓體系。
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模式,我們可以參考他國模式,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建立自己的職業教師培養培訓體系。在這里筆者提出一個建議,將職業教師的培養和在職教師的培訓合二為一,成立一所新型的職業師范學院,具體做法是見下圖。
這類學校的優點是:(1)生源素質好(專業教師:從大學畢業生中選擇優秀者;實習指導教師:高級工或技師(有3年以上本工種工作經歷)。(2)節省培養經費,縮短了培養周期。(3)防止“近親繁殖”(職業教師來自不同的學校)。
4.健全職業教育法律體系,促使職業教師隊伍朝高水平方向發展
20世紀60年代初,日本國民對什么是理想的教師,什么是合格的教師進行了大討論,從而出臺了《教育職員資格許可法》;70年代由于教師待遇太低,教師紛紛改行,教師隊伍不穩定,教師素質下降,故特別制定了《人才保障法》;由于沒有專門的職業教師培養基地,職業教師的質量難以得到保障,政府通過了“關于設立國立工業教員養成所的臨時措施案”;由于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職業學校缺少辦學經費,發展很不穩定,因而通過了《實業教育國庫補助法》,給職業學校在經費上以有力的支持,日本用了幾十年時間,通過持續的立法,從而建立起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職業教師隊伍。
我國現處于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時期,正可以借鑒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為我國高質量的職業教育提供最可靠的保證。
參考文獻
1.郝新生,袁吉林,錢懷智.比較職業教育.延吉:延邊大學出版社,1987.
2.石偉平.比較職業技術教育.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3.
3.劉福軍,成文章.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10.
4.吳文侃,楊漢清.比較教育學(修訂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作者單位:湖南省機械工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