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電類是職業教育的基礎,教學過程中應以實踐性知識為主,理論性知識為輔,這樣符合學生形象思維的形成特征。教學內容可按照實際的工作任務、工作過程和工作情境組織,形成圍繞工作需求的新型教學與實訓。實訓課題來源可與企業協商做成產品,或做成一件有意義的紀念品,最終讓學生感受到勞動成果,認識其勞動的價值。
一、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機電專業項目教學的實施步驟
工作過程是指實現確定目標的生產活動和服務活動的順序,工作過程導向的目的在于克服學科體系結構化內容的學習,從而有利于與工作過程相關內容的學習。課程來自職業行動領域里的工作過程,即從職業典型工作過程確定職業實際工作任務,歸并成教學工作任務,最終轉化為職業教育教學任務。它是一個從行動領域到學習領域,最終到學習情景的過程。
項目教學是指在職業教育教學中師生通過共同生產具體的、具有實際應用價值或具有典型意義的產品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其目的是促進學生在具體實踐中建構知識與能力,提高學生綜合職業技能。實施過程中應注意的是:第一,教學內容應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輪廓清晰的任務說明,能將某一教學課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結合在一起,并具有一定難度。第二,教學過程應與企業實際生產過程有直接的關系。第三,教學的結果應有明確而具體的成果展示,并且師生共同評價項目工作成果以及工作與學習的方法。第四,教學方法上應讓學生有機會自行計劃、自行組織學習行為,自行處理項目中出現的問題。可見,以工作過程貫穿于項目教學中,能較方便地組織開展項目式教學活動。
一般機電產品的生產工作過程是:確定工作任務——制定解決方案——實施解決——質量檢查;其項目教學的基本步驟確定為:確定任務——制定工作計劃——實施計劃——進行質量控制與檢測——評估反饋。這樣開展教學工作,能為學生提供體驗完整工作過程的學習機會,增強學生適應企業的實際工作環境和解決綜合問題的能力。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需組成團隊完成一個真實項目,充分鍛煉實際動手、項目管理的能力,掌握真實技能,培養團隊精神。
以《數控車床編程與加工》為例,以工作過程開展項目教學的過程如下:第一,項目確定,給出需加工零件圖樣。第二,項目分析,師生共同分析該零件的結構特點、加工要求和完成加工任務可能的工作過程。第三,制訂計劃,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分小組討論零件的加工工藝和程序編寫方法;學生獨立編寫零件的加工程序,并用仿真軟件校驗程序;分小組交流程序編寫技巧,修正程序。第四,項目實施,在教師指導下,每位學生獨立將程序輸入數控車床、進行機床檢查和調試,刀具準備、毛坯裝夾、對刀、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直至全部完成。第五,項目評價,師生共同評價項目完成的效果和質量。將實踐與理論一體化開展,打破了學科體系的教學模式,有利于知識的掌握,有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二、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項目教學的作用
以工作過程為導向開展項目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能發揮很好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體現了以能力為本位的教育模式,充分培養了學生的實踐技能
不同智能類型和不同智能結構的人,對知識的掌握具有不同的指向性。形象思維強的人,能較快地獲取經驗性和策略性的知識,這正是職業教育的優勢,也正是大多數職業學校的學生的優勢。獲取過程性知識,正是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課程教學的思想基礎。以工作過程開展教學工作,注重了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體現了以能力為本位的教育模式。
2.以人為本,體現了學生為主體,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和個人發展
職業教育的教學內容應置于由實踐環境構成的、以過程邏輯為中心的行動體系的框架之中,強調通過主體的行動達到自我構建過程性知識,樹立以學生為主體、以人為本的觀念,關注個體差異、個體需求及個體的發展。在項目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自主地選擇學習過程和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改變了僵化的、封閉的教學組織和教學管理制度,改革教育教學方式,使教育教學過程更靈活、更開放。
3.能較好地創設教學情境,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現代教育理論強調以情境性原則為主,學科性原則為輔。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項目教學,就是圍繞工作情境而展開的,保證學習和實踐密切相關。針對特定的學習目標,將相關學習內容安排在工作過程的情境化的真實學習活動中,有效地支持學校學科教學活動,讓學生通過參與真實的工作實踐活動獲得更有效的學習,有效地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三、以工作過程為導向開展項目教學的保證措施
1.師資培訓
開展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機電專業項目式教學,重要的是教師的發展。教師應當成為技能教育的指導者和教練。在實踐環節中,教師應當成為教給學生學習方式和問題求解的專家,并且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成為他們的指導和榜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努力成為學習過程的策劃者、組織動員者和咨詢者。此外,教師的動手操作能力一定要強,動手能力的強弱直接體現了技術能力的強弱,決定了學生培養是否富有成效。
為了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師應參加針對工作過程的項目教學法的師資培訓,以提高教授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學習能力、團隊精神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打破傳統的知識點培訓的路子,注重最新教學法的傳授。另外,采用專職教師與兼職教師相結合,進行課程教學設計。現有專業教師要定期到生產和維修企業實習,聘請企業中有豐富實踐經驗的生產技術人員和能工巧匠到職業學校擔任兼職教師,通過校企合作,不斷更新專業教師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達到培訓效果。
2.課程改革
開展工作過程為導向的項目教學,必須加強實踐性課程和教材開發,有針對性地圍繞機電專業培養目標開發相關課程及相關教材。
相關教材要打破傳統的按照技術學科進行教材編寫的模式,開發和推廣與生產實際、技術應用密切聯系的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項目式課程和教材。在課程和教材的開發中,可將原有教學內容按照職業活動中工作過程的特點和要求進行項目整合,也可以完全打破學科體系,按照企業實際的工作任務、工作過程和工作情境組織項目綜合課程,形成圍繞工作過程的新型教學項目。
3.實驗實訓基地建設
實驗實訓基地建設,是確保項目教學順利開展的基礎,是學生進行專業技能訓練的場所。通過將實訓與教學結合形成一個實訓基地,可以更方便地模擬生產企業實際生產加工過程,更方便地開展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項目教學。所以,必須加強實驗實訓基地的建設,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加快基地建設步伐,加強校企合作,開辟校外實驗實訓基地。
綜上所述,以工作過程為導向開展項目課程教學是方便實用的,有利于開發項目課程。在開發項目課程和開展項目教學時,要尊重學生的學習興趣。項目不一定要求工作過程是真實的,只要能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即便是模擬工作過程的項目也是可以的。項目課程的重要功能是理論與實訓結合,以工作過程作為導向開展項目教學,應成為機電專業課程教學的主要教學方法。
(作者單位:江蘇省無錫宏源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