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積極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兩型社會道路上,污水處理問題已成為社會公眾著重關注的一個領域。在大力提倡環保節能理念的當今社會,污水處理所要達到的目標就不能僅僅只是環境的保護,還應控制好處理過程中發生的成本,真正做到“資源節約、環境友好”。
[關鍵詞]污水處理 成本控制 機制
對于污水廠而言,無論采用何種工藝運行方式,其主要成本為能源消耗、藥劑消耗、維修費用、大修改造費用、人員費用等。如何根據具體情況建立成本的有效控制方式,使各種消耗實現最小化并有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是污水處理這個新型環保產業面臨的迫切要求。下面筆者將以吉林省遼源市污水處理公司為例,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就污水處理系統下建立成本控制機制這一極具現實意義的課題談談自己的見解。
一、遼源市污水處理公司工藝方案的選擇
合適的污水處理工藝方案的選擇是污水處理廠運行成功的關鍵,同時也決定著污水處理廠投資和營運成本。所以,在工藝的選擇上,污水處理公司有必要按照經濟、高效、節約的原則來進行。目前,污水處理工藝多種多樣,被各個污水處理廠廣泛采用的工藝主要有普通曝氣工藝及改良工藝、AB工藝、A/O工藝、A2/0工藝、氧化溝工藝、SBR工藝及改良工藝等。每個工藝都有優點和不足,而且,同樣的工藝在不同的排水和進水條件下,涉及的參數是不一樣的。在滿足水質要求的前提下,有必要通過方案比較來采用低能低耗、成熟穩定的工藝,從而達到在提高功能的同時,降低成本的要求。
吉林省遼源市污水處理公司,是在1998年立項對東遼河水體污染進行治理。該項目是國家重點治理“三河三湖”的項目之一,是《東遼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司設計日處理污水10萬噸,中水回用能力為每日4萬噸。根據污水設計水質,公司決定采用A2/O工藝處理污水,這是目前國內運用最多并有成熟的運行管理經驗的一套工藝。遼源市污水處理公司運用這種工藝處理污水同時,能做到同步除磷脫氮,并且對于進水水質水量的沖擊有著極強的適應性。
二、污水處理中的成本問題分析
1.污水處理的成本構成分析
污水處理的成本費用,是污水處理過程中消耗的生產資料轉移價值和勞動者為自己生產的價值的貨幣反映,是污水處理服務價值的主要組成部分。按照一般工業企業成本會計的原則,污水處理費的成本是與污水處理相關的各項支出,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等項目,簡稱生產成本;污水處理費的費用,是與污水處理的特定經營期間相關的各項支出,包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簡稱期間費用。
污水處理的生產成本,由直接材料、動力費、直接人工費和制造費用組成。直接材料、動力費,主要是污水處理用品和電費。直接人工費,指直接參加污水處理人員的工資、津貼、獎金和職工福利費。制造費用,包括污水處理廠和各排水管理站為組織和管理污水處理所發生的管理人員工資和職工福利費,污水處理單位房屋、建筑物和鍋爐設備等的折舊費、修理費,以及取暖費、水電費、辦公費、差旅費、保險費、實驗檢驗費、勞動保險費、季節性及修理期間停工損失等費用。
污水處理的期間費用,是指污水處理企業在特定期間為銷售、組織和管理正常污水處理以及籌集資金而發生的費用。銷售費用,是指污水處理企業專設的再生利用水的銷售機構的各項經費。管理費用,是指污水處理企業行政管理部門為組織和管理污水處理活動而發生的各項費用。財務費用包括在污水處理期間發生的利息收支凈額、匯兌損益凈額、調劑外匯的手續費、金融機構的手續費,以及因籌資發生的其他財務費用。
2.污水處理中主要存在的成本管理問題
第一,當前污水處理排放標準與運行成本不相適應。污水處理排放標準的執行,必然要影響到污水處理運行成本的高低;同時污水處理成本的高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污水處理廠能達到何種處理程度。如果嚴格執行排放標準,采用完全硝化+化學除磷+消毒+外加碳
源+其他措施,將使直接成本增加30%~50%。目前,東部地區污水處理費征收水平在每立方米0.9元~1.5元,基本滿足嚴格達標的需要,西部地區征收水平偏低。
第二,盲目擴大建設規模,處理成本不斷提高,導致污水處理設施處于閑置狀態。據有關研究機構調查顯示,目前全國1400多座污水廠中,有一半處于半開工狀態。以河南省為例,2007年以前該省已建設的17座集中污水處理廠,設計運行能力為127萬立方米/天。2007年1-6月份,僅有14座污水廠正常運營,平均運行天數為161天,平均處理能力為63萬立方米/天,僅為設計處理能力的47%。尤其是2006年新建的8座污水處理廠中,就有3座沒有開機運營。
第三,城鎮污水處理收費機制不健全,設施運營難以為繼。據了解,目前仍有相當一部分城市尚未征收污水處理費,即使已經征收的地方也存在收費過低的問題。尤其是為數眾多的中小城鎮污水處理收費機制還沒有建立,將來的運行機制還很不清晰。收費機制的不健全將直接導致污水處理廠運營經費的短缺,使其難以正常運營發揮治污功能。當前大部分污水費是通過自來水費收取,這就造成一些自備水源如通過地下井取水或通過河道取水形成的污水就無法收取污水處理費。
三、污水處理系統下成本控制機制的建立
在金融危機的刺激下,中央為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出臺了4萬億的投資計劃,其中強調要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加快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和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中央財政未來兩年用于污水處理行業的投資是900億元,加上銀行貸款等資金,污水處理行業投資將可達到2800-3000億元。在這樣一個龐大的投資驅動下,建立起污水處理公司的成本控制制度就顯得及其重要。
1.要把好設計、施工關,從源頭上降低固定成本
今后隨著企業的發展,遼源市污水處理公司還會要建設污水處理廠。筆者認為,關鍵是要把好設計關,否則不僅浪費投資,給投產后的管理帶來許多麻煩,而且無法保證污水達標排放。同時,可以發展相關產業。例如育苗、旅游、綠化用水、生產回用、種植、養殖等。把好施工關,既能保證施工質量,又能降低投產后的運行費用維護費用。
2.建立起完備的成本管理機制,并將成本管理的各項指標同其經濟利益掛鉤。
首先,要建立健全目標成本管理的基礎工作,要從定額管理、計量管理、原始記錄、內部價格和驗收管理工作抓起,制定科學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建立規范的圖表、賬薄和文字資料,實行項目成本管理檔化,不斷積累信息資料。
其次,管理機制的建立,至應考慮到如下三個環節:一是有目的、細致地分項分階段對污水處理全過程的人工、材料、機械、辦公費等按月或按季度進行明細核算,分析對比各類算情況,發現問題、找出原因、改善計劃。二是及時準確、認真地檢查、考核機制,由廠部向各班組下成本任務單。各生產班組按要求填寫每月或每季工作量、工程量及人工、機械等使用情況的記錄,由廠領導、生產、財務等方面人員組 成考核組,逐項實施檢查、考核。
三是公平、公正地按實績分配工(獎金),按制度兌現,有效地提高每一個職工的積性、主動性。
3.改變公司資本結構
由于現階段我國的污水處理廠的建設,一般都是采用高比例的借貸資金進行建設,所以在污水處理成本中存在著很大的財務費用成本,用于這些借貸資金的利息償還。這給污水處理廠的運行帶來很大的壓力。另外綜合考慮社會目標,即擴大污水設施的建設,以提高人民的生活環境,還可以考慮其它渠道的籌資。這將會降低污水處理的還貸壓力。新的籌資方式主要就是引進社會成本的進入,可以通過向社會發放以污水處理廠贏利作為抵押的債券,來籌集資金,也可以讓社會資本直接進入投資,即社會公眾參股經營污水處理廠。這樣不僅可以緩解財務費用,還可以增加污水處理行業的資金供給,從而促進行業的發展。
總之,每個污水處理廠,都有自己的生產特點。因此,各污水處理廠在成本管理工作中,應根據自身的特點和具體條件,認真進行成本的分析,明確降低成本的重點,抓住影響成本的關鍵,建立有效的成本控制機制,并在企業運行過程中采取降低成本的有效措施,以達到成本的不斷降低。
參考文獻:
[1]劉保軍 菅曉芳:《大力開展污水綜合利用,努力降低污水處理成本》,內蒙古煤炭經濟,2007.05
[2]周斌:《華東地區城市污水處理廠運行成本分析》,中國給水排水,2001.08
[3]孫浩國:《淺談如何降低污水的處理成本》,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09.17
[4]張敏:《淺談新時期污水處理的成本管理》,現代經濟信息,2009.12
[5]原培勝:《污水處理廠處理成本分析》,環境工程,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