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高新區地稅局在加強黨風廉政建設中,把廉政的特殊性與文化的普遍性有機結合,創新廉政文化建設,寓教于文、寓教于理、寓教于樂,以理服人、以德感人、以情動人,強化廉政文化的感染力,使廉政文化入耳、入腦、入心。高新地稅廉政文化的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滴水穿石作用,創造了地稅以人為本的人文環境,提升了地稅干部的服務質量,規范了地稅干部的執法行為,收獲了防腐拒蝕的成果,豐富了地稅廉政文化建設的內容。
加強廉政文化建設,構建和諧舒心的人文環境
高新區地稅局在實施廉政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注重實效,把地稅文化的普遍性和廉政建設的特殊性有機結合,進行具有特色的地稅廉政文化教育。局里組織全員觀看職務犯罪警示教育片以警鐘長鳴,撰寫廉潔自律格言以矯正自己的人生坐標,接受原為地稅干部的服刑人員現身說法,剖析內心深處的貪腐私欲以凈化心靈。在推進廉政文化建設中,鄭州高新區地稅局以滿足地稅干部的文化需求、精神生活、道德修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心靈,寓教育于有益的文化活動之中,增強廉政文化建設的說服力、吸引力、感染力和親和力。一是從道德上規范。局里開展各種形式的廉政文化活動,使地稅干部在陶冶情操的過程中道德得到純潔,思想得到約束。二是從思想上規范。廉政作為重要的政治要求,賦予鮮活的文化形式,不斷提升地稅干部的政治素養,使其行為得到約束。三是從制度上規范。地稅廉政制度、黨紀政紀、條例法規以及多種形式的廉政文化建設活動,提高了地稅干部的政治素養、理論素養、文化素養,使執法得到規范。
加強廉政文化建設,修為廉潔淡定的心理環境
現代文明帶來了物質和精神的享受,也帶來了無法回避的、無所適從的心理困惑,浮躁投機、攀富比貴、私欲橫流影響了世人,也波及地稅干部。這些不健康的心理,隨時都有可能破壞局里精心培養的地稅廉政文化建設,培養淡定、健康、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心態成為地稅廉政文化建設的一門必修課程。首先,用地稅廉政文化加固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內驅力。常修為政之德,常懷律己之心,常思貪欲之害,守住第一道內部防線,也就形成了抵御外部引誘的鋼鐵長城。其次,用地稅廉政文化修為人生的從容與淡定。廉政文化在教育、感染、引導、陶冶地稅干部的同時,也凈化人的靈魂中某些陰暗、洗刷人的思想中某些污垢、矯正人的價值觀,使人獲得一份內心的安寧。再次,用廉政文化增強免疫力。政之所行,在順民心,稅務執法在于為國聚財,為民行政,自覺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強化宗旨意識,使貪腐失去附著體。
加強廉政文化建設,建立真誠服務的納稅環境
高新區地稅局把文明征稅、禮貌待人、樹立形象的工作標準,轉化為現代意義上的納稅服務,要求執法人員具有依法行政、規范行政、廉潔行政、高效行政的社會政治文明和稅收征管行為。一是提高服務質量以滿足納稅人的納稅需求,二是提供高效的辦稅服務以滿足技術需求,三是提供多元服務形式以滿足心理需求。在提供全方位服務的同時,高新區地稅局在提高納稅人稅收遵從度上下工夫。首先,對申報征收數據進行比對,找出申報盲點和漏洞,篩查出未履行申報義務的納稅人分戶調研,查找原因。其次,本著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部分未履行申報義務的納稅人進行處罰,維護稅法的嚴肅性。再次,主動上門宣傳稅收政策和個人所得稅申報程序,提高納稅人自覺申報意識和對稅法的遵從度。最后,加快組織和職能整合,促進信息流通和資源共享,降低稅收征收成本和奉行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擴展與納稅人溝通的多元化的稅收服務層次,形成真誠和諧的納稅環境。
加強廉政文化建設,營造清正廉潔的執法環境
高新區地稅局廉政文化最根本的特征是,從文化的角度審視廉政,以廉政的尺度評判地稅執法。高新地稅廉政文化是一種道德觀念,是一種價值尺度,它衡量高新地稅執法環境是否清正廉潔。為此,做好以下四項工作:一是關口前移源頭抓起。用警示教育、現身說法對基層地稅干部進行教育,使其堅定理想信念,樹立法制觀念,筑牢道德防線,防患于未然,能耐得住艱苦,頂得住歪理,抗得住誘惑,管得住小節。二是健全監督制約機制。全局充分發揮監督作用,加強黨內監督,加強行政監督,加強群眾監督,加強社會監督。三是完善稅收執法制度。全局對執法行為進行梳理,對不夠嚴謹、有明顯不足的地方進行補充、修訂和完善,不留死角。通過完善體制,形成權力層層分解、工作環環相扣、相互聯系制約的科學嚴密的執法管理鏈條,規范稅收執法行為,有效防止不廉行為的發生。四是建立健全懲防體系。建立反腐倡廉的預警機制,增強反腐倡廉工作的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及時發現問題,研究制定前瞻性的措施,做到關口前移,防范在先。五是建立拒腐防變的長效機制。高新區地稅局在廉政文化建設中已經形成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也逐步建成內容科學、程序嚴密、配套完備、清正廉潔的執法環境。
(作者單位:鄭州高新區地稅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