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建設包括企業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領域,通過“軟”、“硬”兩種管理方式作用于職工的思想、心理和行為等各個方面,全方位地影響職工的價值觀和行為規范。而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是我黨的傳統優勢,是我國企業經濟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線,是改善黨的領導的重要途徑和方法,對促進企業經濟建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二者既有緊密聯系又有區別,如何正確認識和處理企業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的關系,把握好兩項工作的客觀規律,找準二者的結合點,是必須認真思考和探討的課題。
一、企業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在聯系
一是目的相同。企業文化建設的目的是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從各個環節調動有利于加快企業發展的積極因素,不斷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二是工作對象和任務相同。二者都是圍繞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做人的工作,最大限度地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促進企業改革發展向前推進。三是工作方法基本相同。二者都注重發揮人的精神作用,強調“以人為本”,強化職工的誠信、責任、社會意識,引導職工以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生產經營活動中,為實現企業目標而奮斗。四是工作方向基本相同。二者都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方向,都屬于意識形態領域,都是為經濟基礎服務。
二、企業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區別
從二者的本質特征和基本屬性來看,從企業的長遠發展來說,企業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是兩項不同的工作,有著本質的區別,不能混為一談、相互取代。一是所屬范疇不同。企業文化屬于管理學范疇,是現代企業的一種管理科學、管理思想、管理理論和管理方式。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屬于政治理論教育范疇,具有鮮明的政治色彩,是一種政治文化,其本質是通過黨在企業中的群眾工作,使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貫徹落實到企業。二是主導力量不同。思想政治工作是黨對企業領導的重要途徑和方法,體現著黨的執政能力和黨建水平。企業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企業家文化,其優劣程度和水平高低取決于企業主要領導人的素質。三是劃生與個性的不同。企業文化一般具有原創性、自有1生和獨特性,個性化是其突出特征。思想政治工作則必須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強調共性和普遍性。四是微觀與宏觀的不同。思想政治工作側重于從宏觀角度考慮問題,強調企業服從于國家和社會的整體利益,更多的是從政治角度看待和解決問題,引導職工自覺地與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保持一致。企業文化則更多的是從企業自身角度去分析和解決問題,考慮的是企業自身的利益和矛盾,屬于一個企業微觀的文化建設。
三、以企業文化為載體創新思想政治工作
企業文化建設是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的有效途徑。傳統的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存在某些缺陷與局限,而企業文化建設的內容更具廣泛性,范圍已經覆蓋了企業精神文明的各個領域。因此,通過企業文化建設創新,能夠有效地開闊思想政治工作的視野,充實與擴展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從而克服思想政治工作中長期存在的“兩層皮”的問題,使企業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和經濟管理工作有機結合。
企業文化建設是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的重要載體。傳統的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迫切需要尋找新的路徑和載體,而企業文化建設符合企業發展的要求,通過載體創新為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創造更好的環境和條件。企業文化主要通過文化環境、文化設施、文化活動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物質載體,營造特定的文化環境和氛圍,來影響人的思想,制約人的行為,對職工起到潛移默化的激勵和調節作用。而思想政治工作只有依托載體才能更好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營造政治上寬松、人際關系和諧的氛圍,讓思想工作更加深入人心。二者的結合拓寬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視角,打破了思想政治工作舊有的模式,大大增強了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時代感、主動性、針對性和時效性,凸顯其統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作用。
加強和改善新時期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必然要求拓寬其領域、創新其載體、豐富其內容,把廣大職工的理想信念、職業操守以及經營理念等統一到企業改革發展上來。二者的融合能夠豐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內涵和外延,增強其時代感、主動性、針對性和實效性,同時又有利于確保企業文化發展的正確方向,實現二者雙贏的目的。
在具體實踐中實現二者的融合,一是要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傳統優勢,為企業文化建設提供宏觀導向,使之能夠體現和遵循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和政策。二是要發揮企業文化對生產經營的促進作用,為思想政治工作拓寬思路和載體。三是要以誠信理念作為融合企業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線。誠實信用不僅是社會交往的倫理原則之一,也是建設市場經濟必不可少的倫理基石。無論是企業文化還是思想政治工作乃至精神文明建設等企業精神領域軟實力的培育建設,都要使誠實守信滲透到企業經營的各個環節,深入到企業文化的核心層,只有這樣才能提高企業品質,才能贏得市場和社會認可。
(作者單位:中平能化集團黨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