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城市在近幾年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管理中,不斷完善措施,總結經驗,探索安全飲水工程建設與管理模式,使安全飲水工程得以順利開展,確保了工程效益的發揮,促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一、基本情況
項城市是河南省重點擴權市,全市轄3鄉12鎮6個辦事處,總面積1083平方千米,人口117萬,其中農業人口101萬,非農業人口16萬。通過3年多時間的不懈努力,項城市投資6318萬元,打深水井16眼、建鄉鎮供水廠10個,鋪設地埋輸水管道926千米,使56萬人吃上“安全水”,先后被國家確定為農村飲水安全示范縣和全國農村飲水安全改革試點縣。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工作中做到“三個到位”:一是領導到位。成立了項城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指揮部,市委書記任政委、市長任指揮長,親自負責這項工作。同時成立了農村飲水安全日常管理工作。二是責任到位。在農村飲水安全工作中,全面落實行政領導負責制、業務技術責任制和施工安全責任制。市政府與各鄉鎮簽訂了飲水安全工作目標責任書,市長是全市的第一責任人,鄉鎮長是各鄉鎮的責任人,主管副職是直接責任人,水務局長是具體責任人。三是督導到位。對于每一眼井和每一項工程,都建立了臺賬,實行跟蹤管理。市政府督導組對工程進展和有關部門的工作情況及時進行督促檢查,協調解決工程建設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確保工程進展順利。
(二)因地制宜。科學規劃
一是堅持眼前與長遠相結合。既要完成省政府下達的建設任務,又要為項目所在的鄉鎮供水事業整體推進打下良好基礎。二是堅持建設與管理相結合。在工程建設的時候,充分考慮工程的運行管理,樹立安全管理為核心的理念,使建成的飲水安全工程便于管理,使其發揮長遠效益。三是堅持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優化配置相結合。在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中,項城市采取“少打井、多鋪管網、建立鄉鎮供水廠”的做法,通過管理輻射供水的模式,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四是堅持廠區建設與小城鎮建設相結合。鄉鎮供水廠選址都在小城鎮周圍,通過高標準建設,在解決飲水安全問題的同時,服務了小城鎮的發展,成為當地小城鎮建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五是堅持飲水安全工程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把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作為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納入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規劃,通過高標準規劃建設,出現了像孫店崔馬莊、解堂這樣的省級生態文明示范村。
(三)加大宣傳,提高飲水安全意識
目前,有相當一部分群眾對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項目認識不夠,認為我們祖輩都吃壓桿井水,用自來水還得交錢,因此參與飲水項目的積極性不高。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在每期工程開工前,利用宣傳車走街串巷宣傳國家對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各項政策;利用村室廣播講解飲用不安全水的危害:利用宣傳廣告、手冊、漫畫的形式進行宣傳。每年都出動宣傳車200輛次左右。張貼、發放宣傳廣告2萬多張,通過宣傳,使群眾真正認識到飲水安全項目的實施對于農民節約勞動時間、減少各種疾病、提高生活質量、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性,讓他們自覺參與到工程建設中去。
(四)嚴把標準,確保質量
在加快工程建設進度的同時,項城市十分注重工程質量,為確保工程質量,在工程建設的全過程實行“六個統一”。一是統一規劃設計。二是統一質量標準。三是統一物資材料管理。對于工程建設所需的供水管道等物資材料,全部實行統一采購,統一管理,統一供應,防止使用劣質產品。四是統一打井招標。通過公開投標的方式,選擇具有甲級資質的打井隊進行施工作業。五是統一管道安裝。市水務局工程技術人員經過統一培訓,分赴工程建設第一線,吃住在工地。認真做好施工安裝工作。六是統一檢查驗收。對于工程建設的每一環節,市里組織水利、財政、審計、衛生、環保等有關職能部門,嚴格按照標準把關驗收,確保工程質量。
(五)創新機制,確保工程良性運行
建設是基礎,管理關鍵。只有管理工作做好,才能確保群眾長遠吃上安全水。為使工程的運營管理走上正規化、規范化道路,項城市按照市場要求,對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實行企業化管理。對于已經建成的農村安全飲水工程,明確管理主體、落實管理責任。項城市水務局委托市農村飲水安全管理站對全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進行運行管理。目前,項城市建成的鄉鎮供水廠全部做到了“五有”:有規范的管理廠區、有專業管理人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有完整的管理檔案、有可靠的供水工程保護措施。在供水管理過程中,堅持保本經營、優質服務的原則,合理收取入戶安裝工料費和供水水費,保證了管理人員工資和必要的維修運行經費。安裝入戶工料費和供水水費都嚴格按照物價部門核定的標準執行。在水費收繳過程中,嚴格管理程序,實行抄表到戶,按表結算,推行“水價、水量、水費”三公開,接受用戶監督,讓群眾吃上放心水、明白水。通過合理收費和嚴格水費收支管理,促進了農村飲水安全供水工程的運行,避免了工程建成后疏于管理現象的發生,確保飲水安全工程建一處、成一處、安全運行一處。使農村飲水工程逐步步入自我維護、自我發展、“以水養水”的良性運行軌道。
(作者單位:項城市水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