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總書記在全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總結大會上的講話中明確指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關鍵在于提高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領導科學發展的能力。”各級領導干部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我國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必須注重培養他們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的能力。其中,戰略思維能力是領導干部領導科學發展的首要能力。加強戰略思維能力的培養,對提高各級領導干部領導科學發展的能力,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一、提高領導干部戰略思維能力的基本要求
(一)立足全局,整體謀劃
戰略思維的基本內涵,首先是戰略整體觀或全局觀,這是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的全面性和整體性的要求。因此,對于戰略思維來說,把握全局具有決定性的意義。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之所以能夠以弱勝強,首要的是與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重視戰略思維、善于從戰略全局的高度解決問題分不開的。
領導干部要從全局上謀劃經濟社會全面發展,首先,要從國家現代化建設全局中思考和籌劃本地區、本部門建設。其次,要按照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推進現代化建設,切實把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到工作的各個方面,推動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再次,要堅持以重點突破帶動全面發展,促進經濟發展整體轉型。要深入研究解決好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方向性、戰略性重大現實問題,解決好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問題和薄弱環節,以重點突破帶動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
(二)著眼長遠,深謀遠慮 事物發展是一個過程,區分為各個發展階段。階段之間既互相區別,又互相聯結。戰略思維要求正確把握和處理各個階段之間的關系,確保事物的可持續發展,確保發展目標的實現。互相區別,要求領導者只能去做那些現階段應該做而又可能做到的事情,不可超越階段,不可好高騖遠:互相聯結,要求領導者既立足當前,又放眼長遠,在完成當前任務的同時為下一階段的發展準備必要條件,為下一階段的發展提供基礎。
立足當前,謀劃長遠,要求領導干部增強預見性。無論是戰略目標的確定、戰略布局的規劃,還是戰略步驟的設計、戰略舉措的選擇等,都是建立在對未來思考的基礎上形成的,都是預想的東西。沒有科學預見,就沒有領導者的戰略思維。當分析經濟社會發展形勢時,不僅要分析當前形勢,而且要預測未來發展趨勢:當確立發展目標時,不能只制定近期目標,還要制定中期目標和長遠目標。
立足當前,謀劃長遠,要求領導干部兼顧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當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發生矛盾時,必須使眼前利益服從長遠利益。
(三)整合資源,贏得主動 贏得主動權,是戰略謀劃的基點。它要求領導者從戰略全局出發,充分發揮人、財、物等主客觀因素的作用,積極運籌,主動作為,營造出有利于科學發展的戰略態勢。主動地位的取得,要以一定的物質條件為基礎,但更重要的是取決于領導者的運籌帷幄。優勢與劣勢、主動與被動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推動轉化的力量就是人的主觀能動性。領導者戰略指導正確,可以化劣勢為優勢、化被動為主動:領導者戰略指導錯誤,已有的優勢和主動也會化為烏有。
正確的戰略指導,就是將各種資源優化整合、優勢互補、實現系統最佳功能的過程。領導干部要通盤考慮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各種因素,不等不靠,主動想辦法、做工作,充分利用有利條件,改善、轉化不利條件,實現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的協調發展,人、財、物的充分利用,牢牢把握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動權。
(四)激發活力,聚焦目標
目標是主體為達到一定目的而預先設想的標準或結果。目標與戰略密不可分。戰略的制定和實施都是圍繞確定目標和實現目標展開的,沒有目標就沒有戰略:同樣,目標的確定和實現,也離不開戰略思維、全局觀念,沒有戰略指導的目標難以保證其正確性。領導干部肩負領導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的重任,必須在戰略層面上理解、確定和實現目標。
要從戰略全局出發制定目標和目標體系。戰略目標是事物發展的最高層次的總目標。圍繞總目標,可以確定分類目標、階段性目標和低層次的具體目標,形成目標體系。分類目標、階段性目標和低層次的具體目標必須服從、服務于總的戰略目標,這使各類、各層次目標都具有了戰略性質,即是說正確的目標都需要從戰略全局出發來確定。這就決定了正確目標盡管是預先的設想,但并不是脫離客觀的主觀想象,而是充分考慮現實條件和客觀因素、使其具備實現的可能性的目標。一個地區、一個單位發展目標的制定要著眼全局,既要同國家現代化建設的總體目標相契合,同中央精神和上級的指示要求相一致,又要符合本地區本單位的客觀實際。
要調動一切資源和手段實現目標。一方面,要調動人、財、物一切資源用于目標的實現。從全局出發,通盤考慮、合理安排和調動資源,向目標聚焦。在資金和物資安排上,要杜絕無益于目標實現的消耗和浪費,同時進行合理分配,提高使用效益。另一方面,要選擇同目標要求相一致的手段。目標決定手段,手段為目標服務。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必須運用科學的模式和方法,下大氣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總之,必須加強戰略思維,在全局觀念指導下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全力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
二、培養領導干部戰略思維能力的基本途徑
(一)要加強理論武裝,奠定提高戰略思維能力的方法論基礎
要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提高政治上的把關定向能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要求領導干部把政治素質作為首要素質,以堅定的政治立場、敏銳的政治洞察力,把握經濟社會發展的正確方向。要加強對馬克思主義特別是黨的創新理論學習,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頭腦,深入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增強政治敏銳性,提高把握關系經濟社會發展的方向性、根本性問題的能力。要加強思維科學的學習,提高科學思維能力。領導干部要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核心,加強對思維科學的學習研究,掌握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特別是要把握科學發展觀所蘊含的科學思維方法,提高科學思維素質,為觀察分析和研究解決現實問題提供思維“鑰匙”。只有加強思維科學的學習,從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僵化和教條式的理解中解放出來,從因循守舊、墨守成規的習慣做法中解放出來,從舊工業化時期的思維定勢中解放出來,學會運用辯證思維、系統思維、戰略思維、創新思維、發散思維、跳躍思維、動態思維、求異思維等科學思維方法,才能創造性地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遇到的新矛盾、新問題,不斷開創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二)要拓展知識領域,夯實提高戰略思維能力的智力基礎
在知識爆炸時代,領導干部只有學習掌握多領域知識,才能開闊眼界,拓寬視野,提高戰略思維能力。要加強現代市場經濟知識的學習。各級領導干部抓經濟建設,為經濟建設服務,加強對經濟工作的領導,主要是把握方向,謀劃全局,提出戰略,制定政策,推動立法,營造良好環境。這就要求適應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學習現代市場經濟知識,把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和運行特點,自覺遵循客觀規律,從而提高戰略思維的有效性。要加強科技知識的學習,提高科學技術素質。面對信息化建設的形勢發展要求,學習掌握現代科技知識已十分緊迫地擺在了領導干部的面前。學習科學技術知識,重點是學習以信息技術等為主要內容的高新科技知識。后國際金融危機時代,世界主要國家都在以高科技發展為突破口謀求經濟新一輪發展,紛紛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節能環保、低碳技術等高新科技作為新一輪產業發展的戰略支點,搶占世界經濟發展新的制高點。不學習把握高新科技知識,就難以認識其創新發展的重大意義,難以作出正確的戰略選擇。要加強管理知識的學習。為適應形勢發展和社會轉型需要,領導干部必須加強對管理知識的學習,尤其是要學習和掌握現代科學管理知識和規律,了解領導學、心理學、行為科學等相關知識,研究汲取西方關于現代公民社會的管理經驗,著眼我國社會轉型的新特點和新要求,切實轉變不合時宜的落后管理模式、管理機制和方式手段,提高科學管理水平,確保戰略思維能力建立在科學管理知識的擴展和管理能力的提高基礎之上。
(三)要注重實踐錘煉。打牢戰略思維能力躍升的實踐基礎
實踐是檢驗學習成果的重要途徑,是實現能力躍升的堅實平臺。要重視實踐所提供的機遇,在崗位磨煉和推動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的實踐中提高戰略思維能力。各級領導干部要切實樹立實踐第一的觀點,立足崗位,勇于實踐,在崗位領導實踐中總結經驗,把握規律,實現戰略思維能力的躍升。在推動改革、促進發展、維護穩定過程中,在解決棘手難點問題中,領導干部要深入一線、深入群眾,向實踐學習、向群眾學習,了解實情、跟進指導,努力在實踐考驗中提高把握全局、遵循規律、科學謀劃、臨陣指揮等綜合能力素質。要加強崗位交流鍛煉,在不同崗位不同領域實踐中提高戰略思維能力。領導干部單一經歷,往往使自己局限于局部經驗,習慣于從自己所熟知的局部實踐中考慮問題。因此,跨地區、跨領域、跨專業的多崗位交流鍛煉,對提高領導干部戰略思維能力大有幫助。崗位交流和交叉任職不僅可以為全面鍛煉領導干部提供客觀條件,激發干部的學習熱情和實踐熱情,防止長期在同一個崗位上產生思想僵化、工作懈怠等不良傾向,而且可以開闊視野、增長見識、拓寬思路,提高從戰略上思考問題的能力。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兵指揮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