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恒,四川簡陽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四川省作家協會副主席。著有長篇小說《初婚少婦》《活人》《天地平民》《三分恐懼四分心跳》,小說集《劫數》《傅恒小說選》等。
初次閱讀斗峰的小說,我就發覺他的敘述有一種本地作家稀缺的大氣和簡練,這讓我有些驚訝和奇怪。問過熟悉和了解他的人,才知道他在西北地區當過十余年兵,大學又是在北京上的,他初期的寫作是在離本地很遠的地方開始的。經歷多種文化的熏陶,斗峰注意吸收其中各類精華,使他的小說創作有了本地作家不太具備的東西。這又印證了一句話:經歷是財富。
我認識斗峰是在全省的青年作家讀書班上。斗峰給我的印象是沉穩、低調,不多話,不喜歡表現自己,總是靜靜地融合在同伴們中間,但只要注意到他的表情或者與他交談,就會很容易發現,這是一個喜歡思索的人。不茍言笑的女人被人們戲稱“冰美人”,喜歡思索的男人卻自有一種驚人的魅力,任何時候都讓人覺得不可低估。果然,斗峰默默咀嚼豐富的情感和思考,像一棵蓄勢待發的果樹,一旦條件成熟,就掛起耀眼誘人的果實。
這本《輝煌一刻》便是果實中的一部分。
斗峰把他對人、對生活的思考,與他創作的小說結合起來,于是有了非同一般的收獲。他的小說有好看的故事,有精彩的風情,但他沒有一廂情愿地講述一些漏洞百出的情節,他的筆墨集中在展示他的人物、表現他的思考上,沒有多少多余的糾葛,也沒有什么游離在外的渲染與炫耀。像一個好射手射出的子彈,彈道清晰,目標準確,在有限的空間里,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讓情節和敘述為人物為思考服務,是幾乎每個寫小說的人都知道的道理,看起來非常簡單的東西,真正能夠做好的卻不多。這大約便是作家多而好小說少的原因之一。
斗峰嚴格注意到了這一點,他沒有白思考。
這本小說集中,除了少數幾篇早些年創作的作品,絕大部分篇目,斗峰都在致力于一個共同的思考:挖掘人性中的善良與正直。
斗峰把表現普通人的善良與正直作為一個亮點,照亮他的小說。我們從斗峰的小說中,“認識”了一個個善良正直的普通人,這些人各自身世不同,生活條件不同,生存環境不同,所經歷的人際關系也各不一樣,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亮點,那就是:無論他們正在或已經遭受坎坷與磨難,始終能在關鍵時刻保持人性中輝煌的品質之一——善良與正直。人的善良正直,正是人類之所以是人類的一大標志,也正是人類能夠越來越興旺地繁衍的一大原因,同時,也是文學作品特別需要關注的角度。斗峰很清醒。
斗峰注重表現人特有的本性,而且特別注重表現的是普通人。這些人生活在鄉村、城鎮、河邊、山里,生活在我們周圍,任何時候,只要我們打開門就會遇到他們,閉上眼就能“看到”他們,但他們的作為,我們雖然有所感受,卻沒能認真去想一想,去掂量掂量。斗峰把這些亮點發掘出來了,斗峰的小說因此讓讀者多了一份驚喜,原來我們身邊,這些極其平常的“鄰居”,還有這么豐富的、這么值得關注值得崇敬的精神世界!
石叔(《丟失的村莊》)是個到處可以見到的農村大叔,是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鄉下人。石叔老婆患了重病,二旦拒不借錢,石叔老婆病死了。二旦的富裕是由于獨占全村帶著祖宗靈氣的老墳地,二旦破壞了村里的福地開磚瓦窯廠,二旦修新房,寧可讓外村人修也不讓村里人掙錢。二旦惡,村干部都不敢管二旦,石叔帶頭為全村人申討正義,結果遭到二旦毒打。人人切齒唾棄的二旦突患重病,全村人都不理睬,包括石叔在內的村人都認為,對二旦這號人見死不救不算罪過。但看到二旦老婆一個婦道人家一臉凄惶六神無主,最恨二旦的石叔卻首先出面幫忙救助二旦。不為錢更不為色,就是“見不得不幸的事情,見了心就會軟,就會酸酸澀澀”。
村長康力文(《寂寞山村》)舊時的戀人秀琴,求康力文安排她的殘疾女兒擔任不需要體力便可掙錢的團書記。秀琴不是看上那個職務,是想給女兒找條謀生的路。多年來康力文一直想幫老戀人,但村里文化落后,多次發生悲劇,令人痛心,秀琴女兒只讀過五年小學,肯定沒能力擔起這份工作??盗ξ牟蝗绦拇謇锏膽偃嗽傺城樵俜蛛x,便將團書記的職務給了李小可。李小可的哥哥曾發酒瘋把康力文八歲的女兒活活打死,兇手雖被懲辦,失去愛女的痛卻還在心中。但李小可是村里唯一的高中生,剛從部隊復員回來,有能力把文明帶進村。當然康力文也不忍心秀琴的女兒生存艱難,但康力文寧可用其他方法幫助老戀人,也不愿再看到村人繼續遭遇悲情。
如果說石叔和康力文是有幾分豪情,做的事不是直接觸及自己眼前的痛,有幾分玩世不恭的大學生鄧堅(《青春夢痕》),就有一點兒撕裂自己保全別人的感覺了。同學的嫂子紫莎因丈夫出國,耐不住寂寞,喜歡上了鄧堅,兩人好到了難舍難分的程度。鄧堅為了紫莎生活的安寧,不想紫莎以后無法做人,硬是忍受情感折磨,中斷學業,去了沿海打工。鄧堅與紫莎相好,在全世界的擇偶標準中都不是一件可以得到贊揚的事,不過,這類故事又是作家和讀者都很看重的題材。斗峰明白這一點,獨具慧眼地從人物有爭議的現象中挖掘出人物尚未泯滅的善良,由此給一個一般化的故事注入了不一般的內涵。
還有葉香和她的婆婆(《漫長的日子》)。葉香的丈夫死了,婆婆怕葉香改嫁,離開這個家。婆婆沒有了丈夫,又失去了兒子,不愿意再失去媳婦葉香。葉香心里永遠想著死去的丈夫,但把身子留給自己,要繼續生活(這一點倒是當代女性的氣魄),婆媳間為此鬧起“捉奸”。后來婆婆放棄,葉香又擔心年老的婆婆孤單,毅然拒絕了一個喜歡她卻不愿上門的好男人,與婆婆一道重新改善漫長的日子。斗峰沒有去替葉香和婆婆設計解決的辦法,斗峰就是遵循好小說的要訣,突出地抒寫人物善良與正直的心靈。
四個畫家的故事也讓人感慨不已(《小城畫癡》)。一段離奇的人物命運故事,沒有落入固有的情節套子,除了兩個年輕畫家多年的情感波折,尤其讓人動情的是趙德明身患絕癥去世,葉曉夢放棄了條件很好的追求她的人,替趙德明撫養留下的兩個兒子,還將趙德明頗有個性的遺作裝裱好,舉辦趙德明個人畫展,讓全國美術家知道了畢生默默無聞的趙德明。這已經突破普通情感和普通友誼,有了一種升華靈魂的氣韻。
斗峰并不因為要挖掘和突出人物的亮點,就刻意將人物概念化,把人物寫得高大完美,寫得像神不像人,沒有。斗峰始終注意的是,將筆墨重心用于塑造鮮活立體的人。
楊山(《漂泊的小船》) 20歲時救過一落水女人,救女人時楊山是第一次碰女人,“他身上越來越熱,像被火燒一般,只一會兒的功夫他就再也坐不住了,呼呼喘著粗氣站起來……有股強烈的發泄欲望”。這不奇怪,楊山畢竟是個年輕的活人,但楊山沒有做欲望中的事,只是冒險隱藏了女人,后來將她放走。幾十年后,女人回來找恩人,楊山不承認,他不希望別人報答。
毛旦娘(《毛旦》)不到20歲守寡,獨自拖著毛旦過日子。算命的說毛旦命太硬,頭一個本命年前有磨難,誰接近毛旦就克誰。毛旦娘于是一個人苦苦拉扯著毛旦。毛旦娘愚昧,后來還干了一件又一件的蠢事,只是,讀者并沒有因為毛旦娘的愚昧,而忽略了毛旦娘的善良。
郭寶(《趙家灣軼事》)幫史玉英養家,幫她為丈夫治病,史玉英擠上了郭寶的床,但郭寶不趁人之危。直到史玉英的丈夫去世,郭寶幫她安葬了丈夫,史玉英要嫁給他,郭寶還要史玉英按規矩守滿100天,不辱沒她的面子,也對得起她死去的丈夫。郭寶不是不想女人,郭寶活了這么多年,從來沒和女人單獨待過,郭寶十分想。也不是史玉英不迷人,“史玉英撩人的眼睛,高高的胸脯,滾圓的屁股老在郭寶眼前晃,郭寶常夢見和史玉英在一起”。只是,郭寶自叮:“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萬萬莫亂想!”郭寶不做虧心事。
包括《丟失的村莊》中的石叔,他也不是“高大完美”,他也有常人的嫉妒心,心里很不平衡——“狗日的二旦會享福,住小洋房子,還有一個結了婚生了娃還水蔥兒樣白嫩的女人”。但寫了這并不影響石叔的善良與正直,反而讓讀者讀到了更真實的石叔。
還有好賭的六爺(《往事》),戒賭多年,為老相好報仇前,又最后賭了一次,目的是幫漢子們贏回輸給大個子的錢。還有宣傳部干事伍友(《失策或者落空》),因不滿意保險公司的某人與他女友親密,伍友砸爛公雞頭詛咒那人,看到那人出車禍,又頓時后悔……
斗峰挖掘善良,但對善良的分寸也有他自己的看法。周仁(《憤怒的山鷹》)的妻子遭日本鬼子強奸、殺害,后來周仁在河里救起一人,發現是個日本女人,周仁幾經動搖,最終放棄了以惡報惡。周仁打下山雞給日本女人補身子,然后把基本康復的日本女人送到離炮樓不遠的地方。但善良的周仁仍然被日本鬼子追出來打死了,善良在魔鬼面前的無助,不僅更加顯示出善良的光輝,也讓人更明白斗爭的必要。
《輝煌一刻》是斗峰的第三本書、第一本小說集(斗峰還另有一本散文集和一本詩集),斗峰是個勤奮的作家。我在這篇短文的最后除了想贊揚斗峰的勤奮外,還想提出一點不同的祝愿。
天下事都有得有失,多產也依然是柄雙刃劍,有了一定的作品數量后,重要的就不是一年寫出多少字的作品,而是盡量寫出一篇兩篇分量沉甸甸的作品。有了作品數量積累的作家,作品的分量遠比數量重要,這是我個人的看法。我不在意這個看法是否正確,我只這么認定,因此,我祝愿斗峰寫出更加優秀更有分量的小說。
我相信斗峰的思考能力和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