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
本刊記者組深入方太集團采訪的系列報道,截止到本期,就要暫告一段落了。幾個月來,記者與方太集團總裁、企業各管理部門的高管、分公司的總經理、企業一線員工進行了廣泛接觸和交流,在了解和感受這個充滿創新活力的企業的同時,對方太集團總裁茅忠群的經營理念,有了更多的認知。
民營經濟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的重要力量,尤其是在一些充分競爭領域,民營企業的創始人們,已經走出了單純追求財富的草莽創業階段,而將目光投向未來。做百年企業——這是許多中國民營企業家的夢想,也是茅忠群心中的夢想,但要實現這個宏大目標,對心懷這個夢想的人來說,是個不小的考驗。
一個企業能否延續百年,既有其先天因素,如企業所進入的領域,是否有足夠寬的產業拓展空間;也有著許多后天的決定因素,如企業創新能力的持續、生態環境的建設,等等。
中國式的百年企業如何煉成?照搬西方模式依葫蘆畫瓢,顯然不成,這是茅忠群創建方太十四年,一路走來的切身感受。所以,他一直在思考和探尋。他把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髓,引入到方太的企業管理,就是想讓方太健康成長,成為一個中國式的百年企業。
中國傳統文化能指導中國企業的未來發展嗎?專家們曾討論過這個命題,但沒有得出結論。這樣的結論,其實是討論不出來的,而只能以企業家的實踐來實現或完成。幾年來,茅忠群通過不斷學習和探索,把國學中的精華成分全面導入方太的管理實踐,使方太集團從內到外洋溢著一股和諧向上的生機與活力,也使企業呈現出一種跨越式的發展勢頭。
茅忠群把“國學精粹”應用于企業管理,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企業家的決策意識,已經跳出了“在商言商”的傳統思維,而賦予企業以更多的人文精神和理性精神,這在中國企業界是難能可貴的。
“方太現象”的出現,其最大的價值,是豐富和擴展了決策者的管理智慧和經營視野。
生態營造
茅忠群在企業里大力推崇儒家文化中的“仁義禮智信”,并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其睿智之處在于,他搞懂了做企業的最高境界,是在做人和樹人。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逼髽I如同人的肌體,這個肌體不正常,遲早會出事,不論這個企業的規模有多大。這樣的例子我們已經見得太多。雷曼為什么轟然倒塌?豐田為什么因一些看似不起眼的質量事故,引爆全球性的召回危機?這些曾廣受贊譽的企業突然倒掉或身陷危機,皆因在這些企業里,商業利益已經高于一切。
企業是由人組合而成的,即使是每天拿著低微薪水的生產線裝配工,他們也是一個個有著自己理想和追求的活生生的人。一個企業家,如果一味忽視這個卑微人群的價值和意義,很難說“富士康魔咒”明天不會降臨在自己身上。
茅忠群把“仁義禮智信”的人文內涵引入方太,其價值點或許今天、明天不能在企業的規模擴張、銷售業績和利潤增長上體現出來,但他通過這樣的思想導入,改造和完善了方太的人文環境,使企業擁有了一個更健康的運營肌體和內在凝聚力。這樣的企業,才能在未來的日子里走得更遠。
茅忠群對方太生態環境的營造,似乎在不經意間,卻可圈可點。其最大的亮點,是充分體現人性化,對員工給予高度信任和關注,尊重并采納他們提出的建議。
在采訪中,記者聽到不少這樣的故事:方太投資6000多萬元建設的廚電研發中心,建設之初向員工廣泛征集意見,讓員工對自己未來的工作環境進行設計;在方太總部辦公樓旁,特意修建了一座可容納600多人的企業報告廳,現已成為開展業余文化活動和表彰優秀員工的場所;北京分公司辦公樓層,是方太出資1000多萬元購買的,分公司總經理嚴劍輝當時覺得價位合適,向茅總提出購買建議,茅忠群沒有實地查看就批準了。這樣的授權和尊重,使員工在企業里感受到了自己的存在價值,所思所為也為企業處處著想。
企業生態營造,關乎企業百年。茅忠群把經營企業的著眼點,放在方太人文環境的建設上,投入的不僅是時間和精力,還有巨額資金,這對以追求商業利益為最大目標的企業來說,是一件不太容易做到的事。
為了百年方太,茅忠群踐言力行,誰能說不是一著妙棋?
市場優化
方太快速成長為我國廚電行業老大,一路走得順風順水,得益于茅忠群對這個行業的前瞻性把握——市場細分和優化。這樣的決策智慧,從方太第一代吸油煙機上市,就已露出端倪,并在方太十四年的發展歷程中,形成企業的強大競爭優勢。這樣的決策,讓方太進入了一個有著巨大成長空間的“定量市場”,也就是專家們所說的“藍?!薄?/p>
如今的企業,基本上是在兩個市場形態中生存,一個是“定量市場”,一個是“變量市場”。在“定量市場”中生存的企業,時時都會面臨價格戰的競爭,而這樣競爭的結果,是以價格打掉行業利潤為代價,以獲取更大的市場份額。令人嘆惜的是,幾乎所有熱衷于價格戰的企業,在獲得所希冀的市場份額的同時,也快速縮短了這個產業的生命周期,使企業失去了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利潤。這樣的例證,在我國彩電行業表現尤為突出。
真正優秀的企業,往往是“變量市場”中的強者,如通用電氣、西門子、三星、微軟、英特爾等。這些企業,都是市場優化的佼佼者,也成為相關產業里競爭對手難以撼動的巨無霸。在“變量市場”中生存的企業,一般來說都具有強大的科技研發能力,以創新技術引爆市場需求,通過創新產品覆蓋市場,并通過原創技術產品獲取高額的利潤回報。
回過頭來再看方太,應該說這個企業已經具備了在“變量市場”中生存的能力和潛質。十四年來,方太每一款新品上市,都會引發一輪行業的產品淘汰和更新,帶動一輪新的消費熱潮,這在習慣于在價格戰中拼殺的國內企業來說,實為難得。
市場優化不但讓方太找到了發展方向,也為方太積聚了競爭實力,方太以“為顧客提供價值”為研發導向,讓自己的產品成為全行業發展的風向標。產品可以模仿,但市場感覺、創新能力、決策智慧是模仿不來的。市場優化戰略,如今已成為方太決勝廚電市場的獨門利器。
記者在本系列報道第一篇文章中曾評價說,在企業初創期,茅忠群是一個“智識”創業者,在方太成為行業小巨人后,茅忠群已悄然轉身,成為一個“智識”決策者。從方太、柏廚、米博三大品牌的并駕齊驅,到方太“嵌入式廚房電器”的全面上市,茅忠群的市場優化戰略,給方太注入了更多發展動力。
消費引導
珍惜消費者消費感受的產品,一定會是好產品,這種感受,不是來自企業的廣告宣傳或營銷推動,而是來自消費者的真實感受。這一點,從方太的品牌傳播策略上,就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讓家的感覺更好”,是消費者的心理訴求;誰來實現呢——方太。
這個傳播策略的妙處在于,強化了廣告傳播的柔性,弱化了產品銷售的功利性,實現了最大的傳播心理到達率。一個廣告,帶動幾百萬臺的產品銷量,還讓消費者瞬間記住一個品牌,這樣的傳播策略,在我國廣告傳播史上已經成為經典。
在采訪方太研發副總裁諸永定時,他說:“我們的研發人員在開發新產品時,不是關在辦公室里悶著頭設計,他們首先要深入賣場,要去和消費者交流,從消費者那里獲取設計和創意的靈感?!?/p>
這種研發設計機制上的倒推,讓產品設計找到了立足點,也讓新產品在未上市前就“心中有數”,知道產品上市后的營銷推動點在哪里。比如“米博”高端熱水器的推出,就是諸總他們在細分和找到市場消費節點后,針對日益增多的國內高端消費人群而推出的。
方太的“嵌入式廚房電器”,則是從廚房環境學的角度,根據現代人家居生活條件的改善,把一個功能齊備的現代化廚房,通過技術創新和設計集成,完整地呈現給消費者。這樣的集成產品,大大降低了消費者的采購和使用成本,與環境專家倡導的綠色消費理念,更是不謀而合。
方太很多新產品的推出,都會贏得消費者的熱烈回饋,在采訪中,方太人并不掩飾為此而自豪。通過創新產品引導消費需求,方太獲得了掌控市場消費節奏的主動權,企業的營銷系統,也從被動的“賣產品”,變為主動的“引導消費”。
方太通過新產品研發引導消費需求,從市場角度來看,一是避開了與競爭對手的正面沖突,二是給自己開創了一個全新的市場,三是規避了惡性價格戰。這個研發策略“一箭三雕”,不可謂不精明。
需求永遠存在,看誰最先發現。在一個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里,誰能率先發現隱藏在需求里的商業價值,就等于誰提前占有了商機。在本系列報道之三《茅忠群的“經營辭典”》一文中,記者對茅忠群獨特的發現能力,做了這樣的評價:“消費需求永遠存在,這是一個必然。但要發現這種存在,并進行具有商業價值的開拓,很多時候卻產生于偶然之間?!?/p>
這個“偶然”,就是對消費需求的及時發現和精準把握。要讓這個“偶然”轉化為商業價值,一是需要企業決策者具備不同于常人的商業靈感,二是需要企業的研發團隊能對這個“偶然”迅速進行商業價值轉換。在這二者之間的拿捏上,茅忠群和他的決策團隊,顯露出了這樣的功力。
產業培育
企業的產業形態,決定企業的未來。缺少強有力核心產業的企業,不會在市場中走得很遠,即使是年銷售額上千億元的大企業也是如此。聯想、海爾等進入世界500強的中國企業,在銷售收入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后,為什么連續多年徘徊不前?是這些企業的產業架構出了問題。之所以徘徊不前,是他們的決策者,還沒有找到企業產業架構建立或突破的方向。
很多成功的企業,基本上是生存在兩種產業形態里:一種形態是,以單一產品,占有巨大的市場份額,以高市場占有率筑起產業進入門檻,將競爭對手拒絕于產業之外,占有全球微波爐市場60%左右份額的格蘭仕,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另一種形態是,企業產業架構多足鼎立,每一產業在全國或全球都處于行業前兩位,前兩位的市場占有率的總和,超過全行業的60%,這樣的企業國內還不多,目前只有美的電器具備了這樣的雛形。
方太是一家生產廚用電器的專業廠商,生存在一個細分市場里,幾乎所有產品都是耐用消費品,在一般人看來,輾轉騰挪的空間并不大,茅忠群又是怎樣來構建方太的產業架構的呢?
研發先導。茅忠群談及企業,總會興致盎然地說起方太的研發實力,并把這個實力譽之為方太的立身之本。靠研發能力驅動市場,以研發能力締造產業,成就了今天的方太,也奠定了方太在行業里的地位。多年來,方太研發生產的系列吸油煙機,已成為行業出貨量最多的產品,并成為方太的主導產業之一。
定位高端。把產品定位于高端,其實是一著險棋。高端,就意味著“小眾”,相對于購買人群更多的“大眾”市場,空間肯定會狹窄許多。茅忠群為什么要把方太定位在“小眾”市場呢?
他自有自己的謀略,并給出了三個理由:“一、中國經濟快速發展,讓人們改變家居環境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小眾’市場的消費人群在快速放大,強烈的消費需求,為方太提供了產業拓展空間。二、高端消費者在選擇產品時,更看重產品的質量和服務,對價格反而不敏感,方太產品恰好滿足了高端人群的這種需求。三、差異化定位,避開了競爭對手。”
當記者問他方太的主要競爭對手是誰,茅忠群說:“我們的競爭對手只有西門子,我們的產品價格比西門子高,但賣得比它好。為什么?我們更了解中國人的飲食習慣和消費心理,產品的研發和設計,滿足和適應了這樣的需求?!?/p>
方太通過對消費需求的挖掘,制定了一系列產品研發策略,在不斷拓展市場空間的同時,把主導產業越做越強。方太相繼推出的“柏廚”和“米博”品牌,也在這樣的戰略指導下,將目光鎖定高端消費人群,形成了方太集團的廚電、廚柜、熱水器三大主導產業。
和諧文化
茅忠群注重企業文化建設,可以溯源到他的父親——方太集團董事長茅理翔。董事長把方太交給兒子全權打理后,辦了一個“家業長青學院”,把精力投入到研究和推廣企業文化的研究上,對國內外企業文化的傳承、發展、規律和運行模式的研究頗有心得,并經常到大學和企業里去演講。
記者在參觀公司文化展廳時,看到展柜里陳列著許多老照片,這些照片真實記錄了方太的成長歷程,公司把這些老照片當成了寶貝,特意陳放在玻璃展柜里精心保存下來。在展板上,可以看到很多新拍的員工在表演歌舞、參加運動比賽的照片。市場部的小余告訴我們:“公司每年春節都搞聯歡會,每兩年舉辦一次運動會,這兩個公司的大型活動,是在茅董事長提倡下搞起來的,已經連續搞了十多年?!睆膯T工們參加公司活動時洋溢在臉上的歡笑,記者感受到了這個企業里濃濃的家的氛圍。
構建和諧的方太企業文化氛圍,茅忠群在公司搬入位于杭州灣新區之前,就做了精心規劃和安排。在這個新園區里,他不但為公司高管修建了四星級的公寓,還為員工建起了俱樂部、歌舞廳、臺球室、健身房、籃球場、圖書館和電教室等,極大地豐富了員工的工余生活。
方太的新產業園區,規劃得井井有條,寬闊的馬路和巨大的廠房之間,植滿各種花木和碧綠的草坪。員工從宿舍到食堂,從車間到辦公室的路上,都建有玻璃頂走廊,方太人親切地稱之為“無雨走廊”。這是在建設園區時就設計好的,南方多雨,是為了讓員工上下班和業余活動時不淋雨而特意設計的。記者留意觀察了一下,發現雨廊兩側是方太的文化宣傳園地,更細微的是,在雨廊邊上還設置了吸煙處。在工廠里做這樣細致的環境設計,記者采訪過許多企業還是第一次見到。茅忠群對企業員工的人性關懷,通過這些細節給記者留下了很深印象。
茅忠群把“國學精粹”引入方太的管理后,給總部員工立下了一個新規矩:每天上班前,全體員工站在辦公室一起誦讀《弟子規》。這樣做不是很刻板嗎?茅忠群不這樣認為:“一開始大家可能不適應,但時間長了,每天讀的東西就記住了,會對人的行為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p>
當記者問制造系統副總劉志培,讀《弟子規》有什么收獲時,他說:“有時我晚上回家也讀,慢慢我的兒子也讀上了,有些段落甚至記得比我還清楚。讀了《弟子規》,我兒子過去的一些行為,現在也發生了很多變化?!笨磥?,潛移默化的作用還是蠻大的。
茅忠群帶領公司員工天天誦讀《弟子規》,并沒有把它當成一個簡單的形式,他是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自己的員工在方太這個企業里,成為知仁義、識廉恥、懂報恩的人。建設企業文化,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做法,茅忠群要用中國傳統文化,構建方太的和諧氛圍和人文精神,這樣的實踐,是企業員工之福,這樣的愿景,也是未來的方太之福。
茅忠群之所以對“國學精粹”情有獨鐘,是他想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個有生命力的企業,一定是一個和諧的企業,對內是這樣,對外也是這樣。在這個充滿和諧的企業生態系統中,方太收獲的將是一個穩定、安全、長遠的發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