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6月大市的跌勢相對5月稍緩,但當月的晨星中國,華潤信托中國對沖基金指數卻下跣了4.19%,表現遜于5月3.09%的跌幅水平,這其中部分原因是一些倉位較重的私募都集中在中小盤和醫藥板塊,從而導致投資蒙受了部分損失。此外,據晨星調研,私募在6月倉位的控制上出現了較大的分歧,相信倉位變動導致的損失也是6月對沖基金指數下跌的另一個因素。
短期(6月)表現評價
從整體表現來看,在當月納入統計的348只私募基金中,最近一個月的平均回報率為-1.71%(上月為-4.94%)。數據公開方面,截止到7月18日,仍有16只私募基金未能公布數據(其中2只是因為每三個月才更新一次凈值),極少數產品已經連續數月未能提供數據,值得擔憂。從絕對收益分布上,我們可以看到大多數私募的月收益率在-5%至0%之間。
中短期(上半年)表現評價

今年上半年晨星中國·華潤信托中國對沖基金指數下跌了近10%,這比起滬深300接近三成的跌幅來說雖然不錯,但和較低風險較低收益的晨星債券型基金指數相比還是有較大的一段距離。須知投資者在下跌的市場中對收益的預期固然會降低,但負收益還是他們所不希望見到的。
據晨星了解,大部分私募機構對股指期貨這一有效的對沖工具都持歡迎的態度;除極少數成立較早的產品外,多數產品在信托合約中已為股指期貨留下了相應的條款。
從絕對收益看,在322只具有半年以上歷史的產品中,共有96只基金取得正收益,占比29.8%,而收益在-10%至0%之間的占了多數。
中期(最近一年)表現評價
具有一年以上歷史數據的基金共有269只,統計范圍內私募基金平均回報率為8.49%,其中有229只跑贏了同期的滬深300指數,占比85.1%,繼續呈上升態勢;另有182只私募優于同期的晨星股票型基金指數,占比67.7%;從比例來看均好過上個月的中期表現統計。
目前,投資標的含債券的私募基金并不多,不少私募甚至對持有債券持否定態度。但從市場來看,適當的配置債券有時可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從絕對收益的角度來看,最近一年共有175只基金取得正收益,占比65.1%,從絕對收益分布來看,主要分布在-10%至30%之間(圖1)。
長期(最近兩年)表現評價
關注私募基金的中長期表現一直是我們報告的核心思想,因為大市的波動對私募的短期業績影響較大,
任何人都不可能一直跑贏大市。素羅斯在其著名的《金融煉金術》中曾說過,“問題不在于你是對是錯,關鍵是在于你對的時候賺了多少錢,錯的時候又損失了多少錢。”我們也希望投資者更多的關注共中長期的綜合表現。
從絕對收益的角度來看,最近兩年共有108只基金取得正收益,占比72.0%。從絕對收益分布圖(圖2)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多數產品的兩年年化收益率在10%至20%之間,須知這樣的收益率如果能一直持續,回報也是非常驚人的。以15%的年化收益率為例,如果能維持10年便可獲得300%的回報,如果能持續20年,回報將達到1540%。
本期報告開始,我們增加了另一個風險調整后收益指標——素提諾比率,供投資者參考。
這里給出陽光私募基金按照上述素提諾比率排序后的詳細收益情況和基金的基本信息,以供投資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