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觀察玉屏風散加味治療免疫性不孕的臨床療效。方法 72例確診為免疫性不孕患者按就診先后順序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6例。對照組予以口服強的松龍治療,觀察組予以口服玉屏風散加味中藥治療。結果 觀察組各種抗體轉陰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有效率及抗體轉陰后妊娠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玉屏風散加味對AsAb、AEmAb、AOVAb、AbCGAb等所致的免疫性不孕有顯著療效。
[關鍵詞] 不孕癥;免疫性;玉屏風散/中藥;抗精子抗體;療效
[中圖分類號] R271.1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0)12-140-02
免疫性不孕是人類生育的常見病、多發病,特別是隨著生殖免疫學研究的不斷深入及檢測手段的不斷更新,使由免疫因素所致不孕的檢出率呈逐年升高趨勢[1]。現代研究證實,與免疫性不孕有關的抗體主要包括精子抗體(AsAb)、抗子宮內膜抗體(AEmAb)、抗卵巢抗體(AOVAb)、抗心磷脂抗體(ACAAB)等[2,3]。現代醫學治療該病主要采用免疫抑制療法、隔絕療法、宮腔內人工受精和體外受精等方法,療效不十分理想。本病屬中醫學的“不孕癥”疾病范疇,近年來,筆者采用玉屏風散加味治療免疫性不孕,取得了較為滿意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00年9月~2009年3月在我院婦科門診就診的72例免疫性不孕患者為觀察對象。納入標準:符合全國高等醫藥院校教材《婦產科學》第5版中有關“不孕癥”診斷標準:婚后同居2年以上,有正常性生活,未經避孕未孕;臨床可排除排卵功能障礙、先天性生殖器官發育異常、輸卵管阻塞、生殖器官腫瘤、內分泌及男方生殖功能異常等原因所致不孕;且經檢查血清抗精子抗體(AsAb)、抗子宮內膜抗體(AEmAb)、抗心磷脂抗體(ACAAB)中有一項或以上陽性。符合納入的有72例,年齡24~38歲,平均(29.64±7.53)歲;不孕時間2~10年,平均(3.72±6.11)年;原發性不孕者26例,繼發性不孕者46例。按患者就診先后順序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6例,兩組患者在年齡、病史、病程及不孕診斷分類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均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對照組予以口服強的松龍,5mg/次,3次/d。觀察組予以玉屏風散加味口服。藥物組成:防風20g、黃芪30g、白術25g、靈芝15g、當歸20g、生地15g、巴戟天15g、山藥20g、女貞子15g、紫河車12g。兩組從患者均從月經第7天開始服藥,連續服用14d為1個療程。每個療程結束后復查血清,轉陰后停藥觀察,停藥3個月未孕者復查血清。對于未轉陰或轉陰后復發者進行下1個療程,依此類推,共3個療程。口服中藥期間禁酒,忌辛、辣食物,同時要注意休息,避免受涼、過勞、精神刺激等。
1.3主要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每個療程后各種抗體的轉陰情況;隨訪1年,觀察兩組抗體轉陰后的臨床妊娠情況。
1.4療效判定標準
參照文獻[4]擬定:①痊愈:治療1至3個療程后,抗體轉陰或滴度下降,1年內妊娠;好轉:治療1至3個療程后,抗體轉陰或滴度下降,1年未妊娠;無效:治療1至3個療程后,抗體未轉陰或滴度未下降,1年未妊娠。
1.5統計學處理
采用χ2檢驗。
2結果
2.1兩組免疫性不孕患者血清抗體轉陰情況比較
72例患者血清中共檢出各種抗體145次,均以AsAb陽性例數最多。各種抗體轉陰情況比較見表1。
2.2兩組免疫性不孕患者治療后有效率比較
見表2。
2.3兩組免疫性不孕患者治療后妊娠率比較
見表3。
3討論
免疫性不孕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約占不孕癥患者的10%~30%[5],多是由生殖系統抗原引起自身免疫或同種免疫的一類不孕癥。
現代醫學認為,抗體與抗原結合進一步激活免疫應答,進而導致免疫性病理損傷,進而引起相關組織器官的生理功能紊亂,干擾破壞內分泌、排卵、受精及著床等各個環節而致不孕[6]。
本病的病名在中醫藥學古籍中并無直接記載,尚屬“不孕癥”范疇,本病與全身臟腑氣血功能、沖任二脈及胞宮關系密切,其中五臟之中又以肝、腎、脾三臟為主,肝藏血,沖任隸屬于肝,司血海,是調節氣血的樞紐;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胞胎,主生殖,任脈系于腎;脾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主中氣,主運化;肝腎同源、肝陰不足常與腎陰虧虛并見,陰虛則沖任失養、氣血不和、沖任不能相資而不孕。筆者從整體觀念出發,標本兼治,在玉屏風散基礎上加味治療免疫性不孕,方中黃芪對免疫系統具有雙向調節作用;防風、白術可以益氣扶正;生地清熱,可以調節生殖軸活動,并能抑制抗體;靈芝可促進和調整免疫功能;當歸補血、活血,能改善生殖系統循環;巴戟天、山藥、女貞子、紫河車可以補益肝腎;甘草有類激素樣作用,既可抑制免疫反應,又可消除或減輕免疫反應所引起的病理損傷。
本研究顯示,在免疫性不孕患者血清抗體轉陰方面比較,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1或P<0.05);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總有效率為83.33%,明顯優于對照組58.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妊娠率為36.11%,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33%(P<0.05)。表明玉屏風散加味能夠從本病治本出發,發揮整體調理功能,標本兼治,不僅臨床效果優于對照組,還可消除長期應用激素所出現的副反應。可見玉屏風散加味治療單純免疫性不孕療效明顯,值得進一步臨床觀察及應用。
[參考文獻]
[1] 毛瑞敏,田寧. 固本活血湯治療免疫性不孕的臨床研究[J]. 中華中醫藥學刊,2009,27(1):165-167.
[2] 鐘曉玲,張忠,鄭慶元,等. 補腎祛瘀法治療免疫性不孕70例[J]. 河北中醫,2009,29(4):355-356.
[3] 龍天,劉磊. 免疫性不孕中醫治療進展[J]. 山東中醫雜志,2008,27(5):356.
[4] 鐘曉玲,張忠,鄭慶元,等. 補腎祛瘀法治療免疫性不孕70例[J]. 河北中醫,2009,29(4):355-356.
[5] 李金鳳,胡宗艷. 中西醫結合分期治療免疫性不孕的研究[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9,18(20):2372-2373.
[6] 杜耀武,許國強,趙粵萍,等. 中西醫結合治療免疫性不孕癥2062例臨床觀察[J]. 中醫雜志,2004,45(4):277.
(收稿日期:2010-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