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回顧性調查研究闌尾切除與結直腸癌的相關聯系。方法 隨機調查上海市閔行區1994~2009年疾控中心登記在冊的資料完整的710例結直腸癌患者基本情況和患者手術前闌尾發病史及手術情況;對照組為隨機抽取同期、同區確診過的胃癌患者100例,調查腫瘤手術前闌尾發病史及手術情況。結果 結直腸癌闌尾切除后結直腸癌發生率升高,發病高峰約術后11~15年。結論 闌尾切除與結直腸癌的發生有一定的聯系。
[關鍵詞] 闌尾切除;結直腸癌;回顧調查
[中圖分類號] R656.8;R735.3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3-9701(2010)10-149-02
1964年McVay在229例結腸癌尸解中發現42例曾行闌尾切除術,占總數18.3%,這一比例明顯高于對照組,因此提出闌尾切除有可能增加今后惡性腫瘤的發生。然而1966年Howie報道在292例結腸癌患者中僅有21例有闌尾切除史,占總數的7.2%,并不比對照組高,因而不同意McVay的觀點。以后陸續有相關文獻對該方面進行過報道,但無定論。我們隨機調查了上海市閔行區710例結直腸惡性腫瘤患者的闌尾切除率,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調查上海市閔行區1994年~2009年疾控中心登記在冊的資料完整的結直腸惡性腫瘤患者的基本情況和患者手術前闌尾發病史及手術情況。結直腸癌組:總病例710例,失訪82例,可用628例。對照組:隨機抽取同期、同區確診過的胃癌患者100例,調查腫瘤手術前闌尾發病史及手術情況。
1.2 方法
1.2.1基線調查 隨訪開始前,對所有參加篩檢的病例進行基線調查,內容包括:(1)年齡、性別、職業、民族、婚姻狀況等一般情況;(2)結直腸癌相關的一些癥狀及醫療疾病史,包括大小便的性狀改變、人工肛門、術后放、化療、復發及轉移等基本情況;(3)闌尾病史者的住院天數以及病理類型。
1.2.2調查方法及質量控制調查由經過專門培訓的醫生負責,調查詢問除了因特殊原因而造成聯系地址、號碼均無法聯系者,其余人員均無拒檢。調查資料由專門人員經兩次計算機錄入,經核對無誤后進行分析。
1.2.3腫瘤發病資料來源于上海市閔行區腫瘤疾控防治中心的腫瘤登記系統,該系統針對大腸癌建立了專門的腫瘤報卡制度,通過三級防癌網,對每年新發的腫瘤病例的基本情況和診斷情況進行詳細的登記。
2結果
2.1 闌尾發病率
見表1。
結直腸癌組:628例中有122例曾施行闌尾切除術,占總數比例19.43%;對照組100例中有9例有闌尾炎手術史,占總數比例9%。經χ2檢驗,兩者之間差異顯著(P<0.05),結直腸癌組的闌尾切除史發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2.2結直腸癌組性別及年齡結構
628例結直腸患者中男性337例,女性291例,男、女人數比例為1.15∶1;平均年齡56(23~89)歲,其中20~29歲6例(0.96%),30~39歲17例(2.71%),40~49歲58例(9.24%),50~59歲148例(23.57%),60~69歲172例(27.39%),70~79歲191例(30.42%),80~89歲36例(5.73%);好發年齡段為60~69歲172例(27.39%)。
2.3結直腸癌發病部位及與闌尾切除的時間間隔
右半結腸癌37例(30.32%),橫結腸癌27例(22.13%),降乙結腸25例(20.49%),直腸癌33例(27.05%)。高發部位為右半結腸37例(30.32%)。闌尾切除史確診日期距結直腸癌確診日期的間隔為2個月~25年,其中2個月~5年12例,6~10年24例,11~15年46例,16~20年20例,20年以上18例,高峰日期間隔為11~15年。
3討論
闌尾有著豐富的淋巴組織,正常人闌尾的淋巴組織主要位于固有層并延伸入黏膜下層。黏膜下層含有豐富的淋巴小結和彌散組織,淋巴小結和小結旁區分別含有B淋巴細胞和T淋巴細胞,上皮細胞之間也可見淋巴細胞群,有些可分化為漿細胞。免疫學者認為闌尾在人體內屬于中樞免疫器官,能產生和培養B細胞,闌尾內的淋巴樣組織可分泌合成儲存釋放具有免疫調節能力的抗體,對于維持腸道局部的免疫平衡有一定作用[1-2]。
我們的調查表明闌尾炎術后患者結直腸腫瘤患病率與對照組相比明顯增高,我們認為當闌尾功能降低或者消失(被切除或者退化解剖無效)時,腸道局部免疫功能或者環境改變導致機體抗腫瘤體系平衡紊亂,右半結腸腫瘤發生率升高。結直腸癌患者在60~69歲172例(27.39%)區間發病率較高;闌尾切除患者結直腸癌確診時間段高峰在11~15年,共46例,較高發病部位在右半結腸37例(30.32%)。本組調查提示,在人體闌尾功能減低時(55歲以后)或者闌尾切除后11~15年為人體誘發結直腸癌的高峰期。
由于闌尾的流行病學調查未能提出近期的前瞻性數據,對于50歲后闌尾炎患者,我們認為臨床醫生應該更加規律掌握闌尾切除術時手術探查指征及其相關實驗室檢查,加強對其腸管特別是右半結腸的探查,不能只求手術切除闌尾而忽略有些早期腫瘤病變。因此,對于老年病人盡量選擇右側探腹切口來增加腹腔探查機會[3]。
總之,通過國內外學者和我們的回顧性調查,我們認為闌尾切除和結直腸癌的發生有一定關系,臨床上對于較為復雜的闌尾炎我們應首先考慮早期結腸癌的可能以減少誤診、誤治,增加早期腫瘤檢出率,延長患者生存時間。
[參考文獻]
[1] Zahid A. The vermiform appendix:Not a useless organ[J]. Journal of the College of Physicians and Surgeons Pakistan,2004,14(4):256-258.
[2] Hassan S,Chavda SK,Magoha GA. Appendicectomy for recurrent and chronic appendicitis[J]. Global Health Tropical Doctor,2007,37(1):56- 57.
[3] 文濤,孫博. 升結腸癌伴發急性闌尾炎29例診治分析[J]. 現代腫瘤醫學,2009,17(10):1935-1936.
(收稿日期:201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