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高壓氧治療突發性耳聾的療效及耳鳴的改善效果。方法 64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均給予耳科常規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輔以高壓氧治療。結果 治療組(高壓氧組)32例中治愈17例,顯效5例,有效7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0.625%;對照組32例中治愈11例,顯效6例,有效4例,無效11例,總有效率65.625%,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治療組患者伴耳鳴共42耳,總有效率為85.7%,對照組患者伴耳鳴共21耳,總有效率為47.6%,兩組有效率比較有顯著性差異(χ2=5.623,P<0.05)。結論 高壓氧治療突發性耳聾有效率高,改善耳鳴效果好,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突發性耳聾;高壓氧;療效
[中圖分類號] R764.4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3-9701(2010)10-37-02
突發性耳聾是突然發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的疾病,目前認為可能與內耳微循環障礙、病毒感染、病毒—血管綜合因素等因素有關[1]。患者聽力一般在數分鐘或數小時內下降至最低點,可伴有耳鳴及眩暈。目前尚無特異的治療方法。高壓氧可以改善內耳毛細血管內皮的通透性,以及內耳因缺氧而致的水腫,促進聽力功能恢復,改善伴有耳鳴的情況[2]。我科自2006年12月~2009年12月共收治64例突發性耳聾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32例,其中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輔以高壓氧治療,取得較好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64例突發性耳聾患者符合2005年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分會制定的突發性耳聾的診斷標準,其中男35例,女29例,年齡最小16歲,最大74歲,平均54.5歲。均為單側發病,經純音測聽均提示為中重度感音神經性耳聾或全聾,其中重度聾(71~90dB)30例,中重度聾(56~70dB)16例,中度聾(41~55dB)18例;病程1~7天不等;伴有低調耳鳴19例,混合性耳鳴14例,高調耳鳴36例;伴有眩暈38例,伴有耳悶塞感42例;凝血功能正常,內聽道CT及聲導抗均示正常。64例突發性耳聾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32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方面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診斷依據
(1)突然發生的非波動性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常為中或重度;(2)病因不明;(3)可伴眩暈、惡心、嘔吐,但不反復發作;(4)除第Ⅷ對顱神經外,無其他顱神經受損癥狀[1]。
1.3 治療方法
治療組和對照組入院后均行耳鏡、音叉、純音氣骨導聽閾檢查,均給予耳科常規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輔以高壓氧治療。高壓氧治療采用兩艙四門一體式多人高壓氧艙。壓力 0.25mPa,加壓時間20min,戴面罩吸純氧30min,休息10min,再戴面罩吸純氧30min,分階段緩慢減壓至正常出艙,歷時約2h。每天1次,10次為1個療程。連續2~3個療程。
1.4 療效評定標準
依據1997年中華耳鼻喉科學會、《中華耳鼻喉科雜志》編委會制定的突發性耳聾療效分級標準進行評定[2]。治愈:0.25~4kHz各頻率聽閾恢復正常或達健耳水平;顯效:上述頻率平均聽力提高30dB以上;有效:上述頻率平均聽力提高15~30dB,耳鳴癥狀明顯減輕;無效:上述頻率平均聽力改善不足5dB或無改善。
1.5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1.0軟件進行分析,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組(高壓氧組)32例中治愈17例,顯效5例,有效7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0.625%;對照組32例中治愈11例,顯效6例,有效4例,無效11例,總有效率65.625%,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伴耳鳴的療效比較
治療組患者伴耳鳴共42耳,總有效率為85.7%;對照組患者伴耳鳴共21耳,總有效率為52.3%,兩組有效率比較有顯著性差異(χ2=5.623,P<0.05)。見表1。
3討論
突發性耳聾是五官科常見疾病之一,現認為病因學假說主要包括微循環病變、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迷路膜結構破裂和心理因素等[1]。
目前其治療方案比較多,包括擴血管劑、抗凝劑、抗病毒藥、激素以及高壓氧等治療,臨床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有研究報道,高壓氧治療可以迅速提高人體的動脈血氧分壓、血氧含量,增加內耳的內外淋巴液氧分壓,改善螺旋器內外毛細胞和壺腹脊、囊斑的毛細胞獲的缺氧狀態,產生較多能量增多,改善內耳毛細血管內皮的通透性及內耳因缺氧而致的水腫;充分的氧供可促進聽力功能恢復,改善耳鳴的情況[2]。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高壓氧組)32例中治愈17例,顯效5例,有效7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0.625%;對照組32例中治愈11例,顯效6例,有效4例,無效11例,總有效率65.625%,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治療組患者伴耳鳴共42耳,總有效率為85.7%,對照組患者伴耳鳴共21耳,總有效率為47.6%,兩組有效率比較有顯著性差異(χ2=5.623,P<0.05)。
以上說明高壓氧既治療可以改善局部缺氧狀態,收縮局部血管,降低毛細胞血管壁的通透性,促進細胞代謝和功能恢復,有利于局部血管灌注和供氧。高壓氧治療還可改善血液流變學,使血小板聚集率下降,增加紅細胞的變形能力,降低血液黏稠度,有利于內耳微血管淤塞的解除和血栓的溶解,進而改善和恢復內耳的組織代謝,使聽覺功能損害得到修復[3]。
綜上所述,高壓氧治療突發性耳聾有效率高,改善耳鳴效果好,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姜泗長,顧瑞,王正敏. 耳科學[M]. 第2版. 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836.
[2] 中華醫學會耳鼻喉科分會,《中華耳鼻喉科雜志》編輯委員會. 突發性耳聾診斷依據和療效分級[J]. 中華耳鼻喉科雜志,1997,32(2):72.
[3] 李澤蓉. 高壓氧加壓階段吸氧氣操艙法治療突聾療效觀察[J]. 醫學臨床研究,2005,22(11):1504.
(收稿日期:2010-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