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發潤發是指改善頭發干枯無澤、發黃灰白的狀況,使之烏黑有光澤。在正常的生理情況下,人到四五十歲后,頭發會逐漸開始斑白,但如果在剛剛進入中年,甚至是在青少年時期就出現白發,或者頭發萎黃、干枯、灰白,則不正常。現代醫學認為,頭發的早白、枯黃多與營養不良、過度疲勞、貧血、糖尿病、胃腸病以及遺傳等因素有關。
方法一:局部的松筋
全頭刮法
頭頂刮法以松筋棒的鈍面在頭頂部進行刮拭,力度適中,刮5~7次,以頭部有微熱感為度。
后頭部刮法以松筋棒的鈍面在后頭部進行刮拭,力度適中,刮5~7次,以頭部有微熱感為度。
操作原理
祖國醫學認為毛發早白、枯黃是由于氣血虧虛,不能上榮,而致毛發失養;或者由于脾失健運、氣血化生不足,毛發失于濡養,或者后天精氣過度虧耗,而致須發不榮。烏發潤發的松筋以頭部的松筋操作為主,并配合健運脾胃、補益腎氣、調和氣血的穴位進行松筋,以起到補脾益腎、黑發潤發的目的。
方法二:反射區松筋
耳部反射區松筋
選取耳穴中的神門、內分泌、腦、胃、腎。頭發脫落明顯者可加心、脾,益心志,除思慮,減少脫發并營養頭發。
足底反射區松筋
選取足底反射區中的失眠、大腦、腎上腺、腎。諸穴同用,滋陰補腎,烏發潤發。
方法三:相關穴位松筋
側頭部刮法以松筋棒的鈍面在側頭部進行刮拭,力度適中,刮5~7次,以頭部有微熱感為度。
頭部穴位松筋
風府穴、風池穴、頭維穴、百會穴、神庭穴、率谷穴做重點的開穴操作。
操作原理
上述頭部腧穴的運用,可疏通整個頭部的經絡,運行頭部的氣血,使發得氣血而滋養,從而使頭發潤澤有光。
四肢部相關配穴
中脘穴、足三里穴、脾俞穴、腎俞穴、涌泉穴做重點的開穴操作。
操作原理
中脘穴、足三里穴與脾俞穴可補脾胃、益氣血,血生則發榮;腎俞穴與涌泉穴可補益腎氣、滋補腎之陰陽,以治療由腎虛而導致的頭發干枯、脫落,起到烏發潤發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