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盛產“房奴”“卡奴”的“奴時代”,在流行“窮忙族”“飛特族”的現如今,每個人都在快節奏重壓力的社會中拼命掙扎。一個不同于以往的新鮮族群又誕生于網絡,風靡于生活,他們就是“零帕族”。
零帕族
零帕族始現于名為《零帕族聯盟語錄征集令》的帖子,一出現就受到眾多網友的追捧。
“零”即為“0”,“帕”則是壓力的衡量單位,所謂“零帕”就是沒有壓力。零帕族也就是指棲身于現代社會各種角色,承載于來自生活及工作中的各種壓力,仍能保持積極樂觀心態來面對的人群。
零帕先鋒
蘇蘇,女,25歲,公司職員。蝸居在都市合租房里,每日擠公交地鐵上下班,獨自一人的漂泊生活卻讓這個女孩樂呵呵地宣稱自己是個名副其實的“零帕人”。
因為父母都有工作,蘇蘇沒有養家的負擔,畢業后在父母的支持下只身來到大城市。給自己三到五年的時間鍛煉自己,希望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斷學習,并且尋找可以為之奮斗的目標。
沒有男友,不考慮婚姻,于是在房價飛漲的今天,只關注其發展形勢,不強求自己現在就買。蘇蘇也想有個屬于自己的小房子,但她希望是在時機成熟時,有了能力后,不讓房子成為負擔的情況下再出手。而此時對于剛進入社會不久的她老說,開心地在租來的小屋里過著簡單快樂的小生活才是更有價值的。堅持學習,堅持做義工,堅持在閑暇時間與朋友穿梭于大街小巷,尋找美食美景,發現生活的美好。
不怕被質疑
有人說,“零帕族”這個族群是比較理想化的人,家庭環境應該都很不錯,在成長過程中也沒有受到過什么壓力。成年后也不需要承擔養家的重任,因此活得自我,活得隨意。
也有人說,“零帕族”忽視了現實生活的種種艱辛,否認壓力,逃避壓力,是種鴕鳥心態。
“零帕人”對此并不同意。因為在這個社會上,完全沒有壓力是不可能的,而化壓力為無形,化壓力為動力正是“零帕族”保持陽光心態的秘訣。而“零帕族”也不局限于某一年齡階層的人群,所有不畏工作、家庭、社會之壓力,保持豁然心態的人都可以加入這個隊伍。
工作生活不要“帕”
據《中國白領健康調查研究報告》顯示,國內近九成白領存在不同程度的亞健康問題,超過九成的白領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壓力,近八成白領6個月內發生過抑郁的狀況,而6%白領的壓力已經達到了極限。
某報社工作的小新和同事正在“零帕”的道路上快樂前行著。每當寫稿等工作遭遇壓力困難的時候,一個人發了牢騷,辦公室眾人皆安慰、鼓勵之。報社領導也非常關注員工健康,購置了羽毛球、毽子、五子棋等娛樂休閑用品,讓大家閑暇時間離開電腦,活動活動筋骨,抖擻抖擻精神。此舉深受員工喜愛。下班后,獨自一人無聊時,小新便會約上兩三好友逛商場,看電影,彼此嘮叨些輕松有趣的話題,相互鼓勵,一起憧憬美好的生活。
誰說“零帕族”沒有壓力?但是這種同事朋友間相互減壓,彼此鼓勵的感覺會讓壓力慢慢淡去,留在心底的是一份小小的溫暖與感動,正是這些生活的點滴構成了美好。
零帕減壓受肯定
零帕族的流行引起了各界廣泛的關注,眾多社會學家和心理學家也紛紛表示,能以“零帕”的心態應對各種壓力和挑戰,這種價值取向是值得肯定的。
人們常說,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我們面對的困難有時候是我們暫時沒有能力所解決的,一味地消極對待或是急切地想找一個辦法都是不可取的,長期背負壓力,大腦高度緊張會引發各種身體、心理疾病,也會給周圍的人帶來不好的影響。
記得鄧亞萍說過,一切從現在開始都不晚。零帕族們正是抱著這種隨時“從零開始”的心態,不拒絕壓力,不推卸責任,而是積極快樂地去做每一件事情,不怕失敗,大不了重新來過。
如何成為零帕族
培養良好的心態
永遠保持一顆平常心,不攀比,不嫉妒,只做自己。
制定現實可行的小目標與大目標,根據需要隨時調整,一直努力。
客觀評價事情,評價別人,清楚地認識自己,堅持自省。
學習排解壓力
適當通過聊天、運動等宣泄壓力,進行自我調節。
當被工作壓得喘不過氣時,最好先放一放,休息娛樂一下,回來可能會做得更好。
當與人產生要發生爭吵時,最好先離開,找一個安靜的地方,想想是不是自己太沖動了。
當感覺悲傷難過的時候,最好先不要想,轉移注意力去做另外的事情,過后會感覺其實也沒有什么大不了。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保證足夠的睡眠,保證好的睡眠質量。
堅持閱讀,堅持運動。
小鏈接
零帕族經典語錄
我的生活我做主。
快樂工作,享受生活。
生活要新鮮,快樂要保鮮。
沒房沒車,享受財務自由。
不怕奚落,我什么奴都不是。
壓力走開,擋不住我快樂的路。
不在乎走得更快,而在乎走得更遠。
即使當不了主角,我也是最鮮亮的綠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