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保健品市場中,糖尿病保健品算得上是宣傳得最火、銷售得最熱的了,這其中的原因很簡單,因為目前的醫學還不能徹底根治糖尿病,所以很多糖尿病患者將希望寄托到了被“吹”得神乎其神的保健品身上。其使用效果如何,我們很難說得清楚,但身邊被騙的例子卻有很多。
糖尿病患者王老太太介紹,她在吃糖××膠囊之前,餐后血糖是7.2,吃了它這個糖XX膠囊之后三天,空腹血糖就降到3.3了。雖然療效不錯,但之后幾天王女士感覺眼睛有點異常,里面有時“飛蚊子”。藥店說“這藥是排毒的,現在正在排毒”。就在王女士感到疑惑之際,她看到了報紙上的報道,衛生部門公布的攙假降糖類保健品中就有糖XX膠囊。這種保健品里添加了違禁藥物格列美脲和苯乙雙胍,這兩種藥物都有副作用,必須在醫囑下服用,尤其是苯乙雙胍現在已經很少使用了。老人在服用糖XX膠囊的同時,還服用了降糖的西藥,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老人服用了過量的降糖藥物,危害是非常大的,所以出現了血糖的大起大落,如不是及時停藥,還會出現更加嚴重的并發癥。
任何保健品都沒藥物好使
糖尿病保健品之所以暢銷,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目前的西醫還無法根治糖尿病,于是有些患者將希望寄托到了中醫身上。商家正是抓住了消費者的這一心理,打著“中醫根治”,甚至是“祖傳秘方”的旗號,蒙騙消費者。二是,有不少糖尿病人擔心,治療糖尿病不是吃西藥就是注射胰島素,西藥吃多吃久了會有副作用。他們認為吃中藥或保健品沒有副作用,因此,對醫生開的藥自作主張減量服用或是不吃,私自去購買一些號稱“中藥成分,具有明顯降糖作用”的保健品來代替藥品治療。
其實,保健品絕對不能代替藥物的治療作用。即使是國家批準的糖尿病保健品,也只能是僅對血糖有一定的調節作用。因此,患者必須在服用降糖藥或注射胰島素的基礎上酌情使用,不能隨便停藥而以保健品為主進行治療,否則會引起嚴重后果。
降糖保健品不是正規的降糖藥。糖尿病患者如果輕信了這樣的宣傳,到頭來只會加重病情。
“植物降糖”也是降糖保健品常打著的旗號,最常用的就是植物胰島素。這種所謂“植物胰島素”的主要成分來自苦瓜,這方面研究我國早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就進行過。糖尿病患者在口服苦瓜的提取物后,對血糖有輕微的作用,但其中具有降糖作用的植物成分最終沒找到。
現在市場上出現了很多糖尿病保健品,如糖尿病主食、糖果、飲料、沖劑以及各種膠囊、口服液等。不能排除其中部分保健品或食品在一定程度上有降低血糖、血壓、血黏指數以及調節血脂的作用。但需要提醒患者注意的是,保健品再好也只是食品,不是藥。目前,還沒有任何正式的研究成果和文獻能證明這些保健品具有降糖作用。
因此,保健食品在糖尿病治療中的正確定位應該是輔助治療,只能在堅持服用降糖藥或注射胰島素的基礎上酌情服用。如果患了糖尿病,就要老老實實地吃降糖藥、打胰島素,千萬別寄希望于社會上五花八門的降糖保健品。否則不但貽誤治療時機,而且會加重經濟負擔。
保健品能迅速降糖只因添了西藥
目前市場上的降糖保健食品大多以純中藥成分為賣點,并宣稱能起到迅速降糖的作用。有的甚至稱其是祖傳密方。這類保健食品標出的主要成分包括枸杞子、烏梅、葛根、山藥、玉竹、蜂膠、茯苓、肉桂、蓮子、西洋參、玉米花粉、雞內金、澤瀉、桑葚等。
以上中藥成分只是補肝腎的常用中藥配方,并沒有明顯的降糖作用。到目前為止,中藥還沒有降糖特效藥,如果降糖效果明顯,一定是添加了西藥。降糖根本不是中藥的優勢,中藥的優勢在于預防并發癥。
不少患者因為沒有識別能力,聽信一些保健食品的夸大宣傳,買來服用后引起低血糖、酮癥酸中毒等不良反應。事實上,現在糖尿病保健品往往選擇一些低價的降糖西藥添加,如優降糖、降糖靈,這些藥100粒才2.5元,這兩種藥由于有明顯的副作用,在臨床上已基本被淘汰,但不少不良廠商為牟取暴利非法添加這些西藥。這樣造成的后果是,患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服用保健品的同時又服用同類西藥,造成降糖過量引起低血糖及損傷腎功能,引起急性并發癥。
維生素和礦物質有益降血糖缺乏科學依據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糖尿病人額外補充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已變得十分時髦,也是糖尿病保健品的另一大賣點。有些商家的宣傳材料中指出:鉻離子、鋅離子、鎂離子、釩離子以及硒離子對維持糖尿病人身體健康發揮重要作用。所以現在可以看到市場上有大量含有這些離子的糖尿病人專用藥物和保健食物出售。
鉻這種元素對維持身體健康而言是需要的,但是不是我們的身體必須額外補充一些鉻呢?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講沒有這種必要。自來水中天然的含有鉻這種礦物質,而在我們的機體內也含有少量的鉻。目前已做了大量研究,試圖能證明補充鉻元素是否有益于健康。
對于大多數糖尿病患者而言,如果所進膳食中含有豐富的鉻,就無需額外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合理的飲食意味著從不同的食物中獲取了所需的熱量和其他物質。
飲食偏嗜對多數人是有害的,也不能為了保持體重而顯著減少熱量的攝入。所以,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既不能暴飲暴食,也不能偏食、忌食,鉻在綠色植物和蔬菜葉子里面含量豐富,不必另補。
葉酸在機體的多種生化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今天許多醫學專家推薦人們要增加葉酸的攝入量,因為葉酸可以降低我們身體內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同型半胱氨酸是半胱氨酸的代謝產物,而半胱氨酸是合成人體蛋白質的一種特殊氨基酸。
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如果血中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高,人們容易發生心肌梗塞和腦卒中。雖然有些問題尚有待于進一步闡明,但有資料顯示,糖尿病患者體內的半胱氨酸水平比正常人高,而這種異常很可能與糖尿病病人心肌梗塞和腦卒中高發有內在聯系,因此,糖尿病患者在膳食中補充葉酸無疑是有益的。
根據目前流行的日攝入量推薦標準,患糖尿病的男性和女性每天葉酸的補充量是1g0-200毫克,孕婦是每天400毫克,這個劑量足以滿足日常多種維生素代謝的需要。不必夸大葉酸的作用,盲目大量進補。
小貼士
“不含糖”保健食品僅是不含葡萄糖或蔗糖
“無糖”是糖尿病保健食品的一大賣點。其實,“不含糖”僅僅是不含葡萄糖或蔗糖,其代用糖有糖精、果糖、果膠、木糖醇、甜菊糖、阿斯巴糖、舒卡糖、乳糖、山梨醇、麥芽糖醇等10余種。
其實木糖醇、果糖等代用糖和葡萄糖一樣,都是由碳、氫、氧元素組成的碳水化合物,在體內氧化燃燒后可產生熱能,但在某一代謝過程中卻不需要胰島素的參加。
據觀察,食后對正常人或控制較好的糖尿病病人血糖升高的速度和水平低于葡萄糖或蔗糖。不過果糖與木糖醇的吸收率卻低于葡萄糖,若以葡萄糖的吸收率為100,果糖則為43,木糖醇就更低了,約15,所以吃多了易引起腹瀉。
這兩種糖用于控制較好的糖尿病病人,用量不宜多,食用時要計算熱能。糖尿病控制不好的不能用。關于其他不提供熱能,不含營養素的甜味劑,目前國內只有糖精與甜葉菊。它們的甜度大約是蔗糖的300~500倍,不宜多食,尤其妊娠期的糖尿病患者禁用糖精。再者,“無糖”食品的主要成分是淀粉,不加限制對血糖控制不利。
糖尿病保健酒千萬不能喝
國人逢年過節、喜慶時刻有飲酒慶祝的習慣。不法商人開發的保健品中,也不會丟下糖尿病人這塊廣闊的市場,開發一些“糖尿病人保健酒”,往往夸大其壯陽、維持或恢復性功能作用、溫通血管作用和活血通絡止痛作用等。
不管怎樣偽裝,其實還是酒制品,糖尿病人不宜輕信。雖然酒精代謝不需胰島素,但是為了病人的安全,不飲為佳。如果逢年過節,欲少量飲酒,則應選擇含酒精低的酒類,如啤酒(含酒精約4%),葡萄酒(含14%左右)等。
切記飲用時要計算熱能,適當減少主食量。以啤酒為例,400毫升約供熱能469千焦(112千卡),相當于30克主食的量,而且不宜空腹飲用。此外,酒精可干擾機體產生血糖的能力從而使血糖下降,糖尿病患者千萬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