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編研工作是檔案業務建設中的一個重要部分。檔案工作要從傳統的檔案實體管理方式向全面的檔案信息管理和檔案信息服務方向轉變,堅持“以利用為中心”的檔案工作指導方針,拓展檔案工作的思路,加大編研工作的力度,已成為關系到檔案事業發展的重大課題。
一、檔案編研工作理論要發展,要進一步提高對檔案編研工作的認識
檔案事業作為時代文獻信息事業的有機組成部分,其發展至今已進入檔案信息管理和檔案信息服務的新階段。所以,無論是檔案學理論的研究,還是檔案工作的實踐,都必須將注意力轉移到大力開發檔案信息資源,為社會利用服務上來,這是檔案工作的根本宗旨在新時期的集中體現,也是檔案學理論發展的現實基礎。而就目前檔案編研的現實狀況看都不盡如人意,這里既有理論方面的問題,也有認識上的不足,因此,編研工作的理論應在指導業務的基礎上,展示更新更高的研究成果,現實呼喚理論、理論推動實踐,才能使編研充滿活力,體現檔案事業發展的編研工作應在整個檔案工作中占有更為顯著的位置,這應該成為大家的共識。
二、檔案編研工作的思路要拓展,要加大編研工作的力度
(一)編研工作要從單一型的低層次開發逐步向多元化的高水平發展
要改善編研工作的條件,運用計算機等現代化設備和先進手段,及時、有效地實施開發,縮短加工時間與傳遞時差,提高利用的時效性。與此同時,還要充分運用現代化通信技術,加強館(室)與館(室)之間編研信息的交流,編制編研工作成果,互相提供編研工作思路,徹底改變“關門編研”的工作局面,走出一條檔案信息資源共享、銳意拓展編研工作的新路。
(二)編研工作的對象要擴展
要一改以往“封閉自守”的局面,走出檔案室,面向整個社會各個領域,依靠系統網絡,豐富編研工作的選題擇材,使之編有素材、研有對象,特別是檔案室的編研工作應該是檔案系統編研工作的補充和延伸,以整體效應來反映部門編研工作的水準。
(三)編研工作要打破單一利用文書檔案的狀況
要善于從各種門類的檔案、各種載體形式的檔案以及相關資料中提取開展編研工作的信息材料,要努力實行檔案資料一體化管理,為檔案信息資源的開發探索新途徑。當前還特別要通過科技檔案中隱含的新技術、新方法、新成果的信息開發,編研出具有較高利用價值的技術資料匯編,直接為經濟建設服務。
(四)編研工作應該堅持以地方特色為主
要通過廣泛的、經常性的調研活動來確定編研工作的思路,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編研工作總體規劃。
(五)編研工作的主體應該是一個群體
所謂群體,就是指檔案館(室)從事開發檔案信息資源,承擔編研工作任務的部門和人員,乃至非檔案部門的各種知識層面的編研人員。盡管編研工作需要具備一定的業務知識,但客觀現實卻需要造就一大批編研人員,以此來適應編研工作的發展要求。
三、檔案編研工作規劃要超前,編研工作的管理要科學
隨著社會各項事業的迅速發展,檔案工作的領域在拓寬,業務建設中的各個環節要面對各種各樣的新情況新問題,并作出相應的反映和調整。所以,我們在研究編研工作的同時,務必要求對編研工作作出統籌規劃,實行科學管理。編研工作要規劃,實施管理要科學,這是我們制定編研工作規劃的基本思路。各級檔案館(室)編研工作一定要有長規劃、短安排,要立足本館(室)所藏檔案資料,密切注視檔案需要的新動向,面向工作重心及時有針對性進行編研,使編研工作真正有的放矢,方便利用者,提高編研成果的使用價值。
四、提高檔案編研人員的素質,編研人才要專業化
從檔案館(室)編研工作的性質和特點來看。編研人員本身的思想、政治素質、知識結構、業務水平、工作能力是決定檔案館(室)編研工作的水平和質量的關鍵。
檔案編研人員的素質直接影響檔案編研工作。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檔案編研工作的科技含量也在進一步加大。這給我們的檔案編研工作帶來了便利。如何有效地將這些先進的科學技術運用到編研的過程中,發揮科技的巨大作用,這對我們檔案編研人員的自身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檔案編研人員的素質應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思想素質,即熱愛自己的工作,有強烈的服務意識和正確的檔案觀念,能正確處理檔案“藏”與“用”的關系;另一方面要有過硬的業務素質,善于學習,勤于研究,是本職工作的行家里手,又能不斷接受新信息、新觀念,掌握現代化技術。另外,還必須建立高素質、專業化、復合型的檔案編研隊伍,這種高素質、專業化、復合型主要體現在專業配置多元化上,檔案、歷史人才是必需的,計算機、編輯、出版、策劃等專業人才也是核心力量,應形成一個編研群體。一個團結勤奮高效的團隊,才能打造出編研精品。
綜上所述,加強檔案編研工作,確立檔案編研工作的地位,是檔案事業發展的必然要求。如果我們能真正把握好高層次的檔案信息資源開發,那么檔案編研工作將展示更廣闊的新天地和發展前景,編研工作人員也將大有可為。
(作者單位:河南省科學技術干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