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干部是黨組織的一塊塊基石,其素質和能力直接影響黨的建設和發展。國家的興旺發達,離不開干部綜合實力的提高,怎樣當好黨的干部,是每個干部都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提到干部,人們馬上聯想到當官,的確,現在人人都想做官,甚至想著做大官。但怎樣做官?怎樣做一名好官?往往很少有人考慮。那么做官與做人哪個更難?按理說應該是做官更難,做人,人人都可做,做官就不一樣了。做個好人很容易,可做個好官卻不容易。潔身自好的人是好人,潔身自好的官未必是好官,因為當官不僅僅是管好自己;兢兢業業的人是好人,但兢兢業業的官也未必是好官,因為形勢變了,如果沒有新思路,新舉措,一切按部就班,思想守舊、不求進取,再兢兢業業也是有苦無功,難以開創新局面。那么怎么樣才能當好黨的干部?筆者認為至少要具備以下幾種素養。
一是要有較好的黨性修養。什么是黨性,劉少奇同志在《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中講得非常好,他說:“共產黨員要能夠為黨的事業毫不猶豫地犧牲個人利益,甚至犧牲生命。”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黨性,或叫黨的觀念、組織觀念。作為一名黨的干部,其自身修養非常重要,重要就在于他們身份的特殊性,特殊在他有多重身份,也就是多種角色。從社會角度來看,他是一般公民,公民就要守法,遵守國家憲法、法律、法規,履行公民義務。再大的官,也要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人大監督、輿論監督。自古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近幾年犯錯誤的干部,從高層領導崗位上下來的也不乏其人,不能當好官,就有可能當壞人或罪人;從組織角度看,他是一名普通黨員,是黨員,就要遵守黨規黨法,遵守黨章規定,用黨規黨法和黨章規定規范言行,否則就要受到黨紀處罰,輕則“警告”、“留黨察看”,重則開除黨籍,一般開除黨籍離法辦就不遠了;從工作角度看,是干部就要肩負一定的責任,有了成績說你領導有方,班子光榮,群眾光榮。可一旦出了問題,你要首先承擔領導責任。輕則作自我批評,重則被追究法律責任。黨對領導干部,要求是相當高的,人民給你權力,組織給你權力是讓你為人民做事,為人民服務,為人民擔起更重的擔子,不是讓你撈取個人好處。自古有句俗話,“難耐清貧莫從政”。要說當一名共產黨的干部難不難,筆者認為,只要加強修養,一切照章辦事,一點不難,難就難在不能戰勝自己,管不住自己,要想管住自己,就要加強黨性修養和黨性鍛煉,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二是要有較高的道德修養。孔子說:“天子以至庶人,皆以修身為本。”這里的修身,就是指道德修養,我們黨在評價選舉干部方面有一套完整體系,怎么用人,用什么樣的人,自古以來都是統治階級非常重視的一個環節。俗話說:萬事德為首,用人要重德——道德。有德無才,要貽誤事業,有才無德,要毀掉事業,德才兼備則開創事業。還有個說法,“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遠不能填補道德的缺陷”。因此,立志先立德,德是做人之本,為政之本。回想無數英雄模范人物,在他們大量的先進事跡中,總要伴隨著不少感人的道德修養方面的典型事例。他們這些可貴的道德品質鼓舞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成為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因此,黨的干部,要有良好的道德修養。
筆者認為,人生只要能做到四遠離(黃、賭、毒、黑),三不貪(財、杯、色),在人生的道路上就不會栽大跟頭。作為黨的干部,這些更是必須記住的道德準則。
三是要有良好的知識修養。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在科學技術發展的今天,要適應形勢,要有所作為,就必須加強知識修養,接受符合時代潮流的新的正確觀念。作為一個領導干部,很多事情需要我們去出主意,好多工作需要我們作出正確的決策,如果我們自己都弄不明的事,怎會拿出好辦法和好主意?毛主席說過:“領導,一是出主意,二是用干部。”出主意不是簡單的一句話,要靠動腦筋,靠智慧。孔子還有句話:“不患無位,患所以立。”意思是說,不擔心沒有職位,就擔心沒有任職的本領。在發達國家,要求政府官員至少懂一門外語,而我們政府部門不懂外語的大有人在,別說外語,有的連漢語都說不好。但有的在搞邪門歪道上卻無師自通。這樣何談黨的先進性?因此,作為共產黨的一名干部,要提高領導藝術、領導水平,就必須盡可能多地學一些知識,這樣才不至于被歷史所淘汰,才有可能趕上時代的步伐,才有可能在復雜多變的形勢面前勝任自己的本職工作。
總之,黨的干部要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要嚴格按照黨章和黨員標準要求自己,始終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工作作風,堅持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堅持個人利益服從黨和人民的利益。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加強學習,勇于探索,勇于實踐,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只有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為黨和國家作出最大貢獻,真正做一名無愧于黨、無愧于人民的優秀的黨的干部。
(作者單位:河南省體育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