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婁底市“雙聯”和困難職工幫扶工作有機整合、同步推進的第二年,各級各部門按照“深化認識、整合資源、突出重點、提高實效”的工作思路,堅持突出服務企業謀發展,突出困難職工幫扶保穩定,突出促進職工就業保民生,突出創新工作機制爭先進,為推進婁底新型工業化進程、構建和諧婁底作出了積極努力。全市127個市直機關事業單位、243個縣(市區)直機關,55名市級領導、270余名縣市區領導,8600余名機關干部結對幫扶各類企業238家,聯系困難職工6500余戶,今年“兩節”期間,全市各級領導干部廣泛參與“送溫暖”活動,送去慰問款1800余萬元。走訪慰問困難職工和農民工12000余名。據統計,2010年以來,全市各“雙聯”和困難職工幫扶工作領導小組和參聯單位為企業解決問題280件次,幫扶22000余人(次)困難職工和農民工,2700余名幫扶家庭初步脫貧,3000余名下崗失業人員重新實現再就業,為農民工維權討回工資250余萬元,為農民工跨區域維權1000余人次。全市“雙聯”和困難職工幫扶工作已形成黨委高度重視、部門廣泛參與、社會合力幫扶、著眼開拓發展、講究工作實效的良好格局。
全面掌握企業和困難職工基本狀況。近兩年,特別是今年上半年,婁底市“雙聯”和困難職工幫扶領導小組辦公室對全市被聯企業以及困難職工和農民工進行全面調查摸底統計,到目前為止錄入中華全國總工會幫扶網的困難職工25000余人,全國總工會幫扶網站升級后,市幫扶辦組織全市各級工會干部對困難職工檔案進行升級。雙峰縣為11萬農民工建立了幫扶臺帳。通過調查建檔,掌握了被聯企業的基本情況和困難職工和農民工基本狀況,為扎實有效地開展“雙聯”和幫扶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礎。
幫助企業改革改制重組。市級領導分別掛點聯系市屬以上企業指導改革改制工作,全市各級參聯單位都派出一名單位負責人和一至兩名干部,駐點有改制任務的企業,幫助被聯企業改制。到目前為止,全市650余家縣屬以上企業已經基本改制完畢。市政府副市長、市“雙聯”和困難職工幫扶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鄧建和親自帶領參聯單位市人力資源和勞動保障局、市國資委、市經信委、市總工會等單位有關人員組成的工作組,進駐省屬下劃大型軍工企業湖南華達機械總廠指導實施政策性破產改制,目前已順利完成破產清算、職工安置任務,絕大部分職工比較滿意。
著眼解決企業實際困難。市級領導和參聯單位的一把手經常深入企業現場辦公,對企業提出的困難和問題盡職盡責地幫助協調解決。市委書記林武為了幫助漣鋼實施“十一五”規劃,及時召集有關職能部門現場辦公落實解決問題,并督查落實到位。據初步統計,今年參聯機關深入被聯企業調研解決問題200余次。
幫助企業應對金融危機。由于世界經濟衰退沒有走出低谷,我市不少企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漣鋼、冷鋼、金竹山電廠等大中型企業,一段時間部分車間、分廠停產。面對這一形勢,我們組織全市參聯單位、被聯企業和廣大干部、職工群眾,廣泛開展了共同約定行動,千方百計“保穩定、促增長、擴內需、求發展”,保證了不減員和職工基本工資的發放,較好地維護了職工經濟權益。同時,市總工會在資金比較緊張的情況下,拿出20萬元為企業排擾解難,對困難職工進行扶助。
切實推進農民工“雙百雙十萬”工程。為切實做好農民工就業再就業工作,最大限度地促進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我們制定了2009年到2010年援助農民工方案。全市到目前為止,已經建立了農民工就業創業培訓基地12家,上報省總備案7家;扶持培育了10名農民工自主創業帶頭人,爭取勞動部門的支持免費培訓農民工1500人,免費提供5000余條就業信息和3000余個就業崗位,配合市有關單位聯合舉辦了招聘會4場,通過招聘會1600余人順利就業;為13500余人進行了就業指導、職業介紹、政策法規咨詢等服務;為32名農民工免費提供了法律援助;為4000名農民工贈送了《農民工維權手冊》;全市發展農民工工會會員6000余名。
扎實開展“金秋助學”活動。通過廣泛宣傳、層層發動,共同參與、籌集資金,深入基層、調查摸底,認真核實,找準對象等四項措施,在全市廣泛掀起“金秋助學”熱潮。一是市直機關行動迅速。市總工會對20名今年考上大學的貧困學子進行扶助,資助金額每人2000至3000元;市工商局的八個黨小組,每個小組資助一名被聯企業今年考上大學的貧困學子,共送去扶助款11200元,同時為企業的5名困難黨員送去慰問金2500元;市審計局與被聯企業洪山殿實業有限公司在助學活動中開展結對幫扶,除了對以前考上大學四名貧困學生進行繼續扶助外,今年又對兩名新生進行扶助,每人不少于2000元。市人大機關、市政府辦、市財政局等各參聯機關紛紛到被聯企業開展助學活動。二是縣市區全面開展活動。如漣源市在全市機關干部職工中進行募捐活動,共籌集資金19.56萬元,資助今年考上大學的困難職工和農民工子女166人。三是被聯企業積極籌措資金,為困難學子解難。漣鋼通過層層發動,共募集助學金30余萬元,對358名貧困學子進行扶助。今年全市各參聯單位和各級工會共籌集助學資金522萬元,資助困難職工和農民工子女3250人。近五年來,全市各級“雙聯”和困難職工領導小組、參聯單位、工會共發放助學金1863萬元,共資助貧困學生15020人。
認真做好法律援助,勞動爭議仲裁和來信來訪工作。2006年,我市制訂了《婁底市法律援助中心困難職工法律援助中心(站)管理辦法》,指導全市各級“雙聯”和困難職工幫扶中心領導小組辦公室,對困難職工和農民工廣泛開展法律援助。今年以來與社會保障、司法等部門聯手處理勞動爭議案例63起,有效地維護了職工的合法權益。全市各級困難職工幫扶中心按信訪工作要求,認真辦理,及時給予信訪、上訪人答復,說明和解釋,確因涉及面廣,政策性強的問題不能當時辦結外,經過調查、研究、協調后,在信訪規定時限內回復。今年各級困難職工幫扶中心共受理職工群眾來信562件,其中聯名信8件;來訪678批898人次,其中初訪638批783人次,重訪62批68人次,集體上訪12批156人次;來電1471次,信訪工作辦結率為100%,深受職工群眾及農民工的好評。
加大了為農民工維權的力度。近年來,農民工流動呈現出頻率加快,數量增加的趨勢,農民工在遇到拖欠工資、工傷賠償的糾紛呈請法律援助時,由于法律援助異地協作機制尚未建立,使農民工的維權成本增加,維權難度增大,對農民工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產生了不利影響。針對這個特點,年初對農民工分布情況進行了詳細摸底,在農民工分布較為集中的深圳、珠海、浙江、上海等地建立法律援助站點,還與婁底市農民工分布較為集中地的勞動、司法、工會等部門建立了多方調處機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維權成本。今年共調處工傷事故、欠繳養老保險、勞動合同等各類侵權糾紛案件166起,為農民工索賠200余萬元,切實維護我市農民工的合法權益,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應。今年4月市委常委、組織部長、市總工會主席李江南在信訪接待日接訪冷水江市的“劉志平等17名四川籍農民工反映工資拖欠”一案,指示市總工會作為責任單位負責調查落實。市總工會黨組高度重視,組織專人進行調查,與冷水江市有關部門進行協調處理,將所拖欠的110萬元農民工工資如數補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