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辛金磊是一家外企職員。2009年底,他所在公司想舉辦元旦年會,辛金磊和王江波按計劃采購了禮品返回單位,在商場門口的主路上準備打車回公司。二人打開車門后把禮品擱在了后車座,但司機李剛讓其擱到后備箱。此時,路邊另一欲乘車者張蕾以為辛金磊、王江波要下車,于是便坐到了副駕駛的位置。李剛在辛金磊未完全下車時將車輛啟動,將辛金磊刮倒。而辛金磊又將王江波帶倒,造成王江波胳膊摩擦損傷。
事故發生后,經調解辛金磊、王江波與李剛達成約定,李剛為其支付醫藥費后不承擔任何責任,并且無交警部門責任認定。
辛金磊自行去醫院治療,醫院診斷左腕軟組織損傷、腿部膝蓋軟組織損傷、左手皮擦傷,建議休息3周。但辛金磊自此之后聯系不上出租車司機李剛,李剛杳無音信。
辛金磊無奈之下,將李剛、出租車所在的汽車有限公司及保險公司起訴至法院,認為李剛是該汽車公司員工,屬于職務行為。汽車公司已投保了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和第三者責任險,并處于保險責任期間。李剛造成了辛金磊的傷害,依法應當承擔賠償責任。要求三被告其支付醫藥費3000元,誤工費6000元,交通費200元,財產損失200元。
保險公司辯稱:此事故沒有經過交警部門認定,請求法院認定是否屬于交通事故;即便認定為交通事故,由于傷者與車主同為車上人員,所出的保險事故應當屬于車上責任險的理賠范圍,而不屬于交強險和第三者責任險。但該汽車公司并未為李剛駕駛的出租車投保車上人員責任險,保險公司不予賠付。
法院受理后認定,本案屬于交通事故,由于李剛的原因導致了車外辛金磊的受傷,辛金磊受傷屬于保險公司理賠范圍且在保險期間,保險公司應予理賠醫藥費3000元,誤工費6000元,交通費200元,財產損失200元。
關鍵看是否在車上
本案中的關鍵就是對傷者第三者身份的認定。對于辛金磊來說,雖然在發生事故之前乘坐李剛駕駛的車輛,但這并不影響其第三者的身份。當他在李剛車上時,是屬于車上人員,下車之后,就應當是第三者,而不屬于本車人員。因此,法院判決保險公司應當給予賠付。
在機動車三責險中,原則上把肇事車輛看成第二者,這把被保險人、其雇傭的司機、其允許的駕駛人員,以及車上的人員財產、車輛行駛中或車輛未停穩時非正常下車的人員,吊車正在吊裝的財產等都包括在內。除此之外的人和物才是第三者理賠的范圍。
按照各保險公司現行的車險條款規定,第三者責任險的保險責任是指車主或其允許的合格駕駛員在使用過程中發生意外事故,致使“被保險人及其財產和保險車輛上所有人員與財產以外的他人、他物”遭受人身傷亡或財產的直接損毀,依法應當由車主承擔經濟賠償責任,并由保險公司依照《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和保險合同規定給予第三人經濟賠償。
第三者責任險是指被保險人及其財產和保險車輛上所有人員與財產以外的他人、他物。所謂“所有人員”,即指車上的駕駛員、售票員、裝卸工、乘客、搭客等,這些人不屬于第三者,但下車后除駕駛員外,均可視為第三者。私車的被保險人及其家屬成員都不屬于第三者。至于保險車輛上的財產,是指被保險人及其駕駛員所有或其代管的財產,這些財產均不屬于第三者責任。
認清投保理賠誤區
車險理賠工作的基本流程包括:報案、查勘定損、簽收審核索賠單證、理算復核、審批、賠付結案等步驟。盡管保險合同上明確規定了保險公司的職責和車主的權利,發生交通事故后,依然有大量糾紛發生。發生糾紛后,成功理賠關鍵在于車主能否正確理解條款,避免因誤解而進入理賠誤區。
報案必須及時
按照車險合同,事故發生后,應及時向公安交管部門報案,并在48小時內向保險公司報案。因未及時報案導致對事故的保險責任或損失無法認定的,保險公司有權拒絕賠償事故損失。
第三者責任險不保自家人
第三者責任險中的第三者,一般指因被保險機動車意外事故遭受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對方的人。不包括保險人、被保險人、本車發生事故時的駕駛員及其家庭成員、被保險人的家庭成員。家人與車主具有連帶經濟賠付責任,并不在承保范圍之內。自家人的保障只能由意外險、壽險來進行賠付。
車上人員意外險不能少
車險的兩個主險車損險和第三者責任險,都沒有涵蓋駕駛員本身在內,有車族應注意投保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或車上人員責任險。車上人員責任險規定:保險期間內,被保險人或其允許的合法駕駛人在使用被保險機動車過程中發生意外事故,致使車上人員傷亡,可以獲賠。
發動機進水獲賠難
暴雨對車輛造成損失,如果屬于暴雨淹及車身,導致車輛的坐墊、電路、內飾部件損失,可以通過報車損險獲得理賠。為了對發動機受損進行保障,車主可以為車輛單獨投保另一款涉水損失險加以保障。這一保險并不在所謂全險之列。
事故發生后停止使用
車險條款規定,當汽車發生事故后,駕駛員未經必要的修理就繼續使用汽車,致使汽車損失擴大部分,保險公司也不理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