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廣西,婀娜多姿,素有“綠城”之美稱,令人神往!
廣西全稱廣西壯族自治區,簡稱“桂”。地處祖國南疆,是西南地區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也是中國西部資源型經濟與東南開放型經濟的結合部,在中國與東南亞的經濟交往中占有重要地位。整個自治區聚居壯、漢、瑤、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民族。
如今在上海世博會這個大舞臺上,去領略她的風采,擁抱你的將是更加盎然的生機與風情。和其他各省的國內場館一樣,廣西館在同樣是600平方米的展示空間里將“綠色家園,藍色夢想”演繹的淋漓盡致。場館的每一個角落,都濃縮了廣西的悠久歷史、豐富文化和美麗風景。彰顯出精致,但不乏精彩。
從遠處看,廣西館以藍、綠兩色為主。“綠色”象征著生命與生機,突出了廣西的生態環境,凸顯出廣西的生態文明。可以說,“綠色家園”是廣西理想城市的綜合概括,是在告訴游客,廣西的城市建設重在以人為本,綠色建筑環保、節能,人人都有環保意識,共同建設和諧美好的綠色家園。“藍色”象征著開放與寬廣,表明了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區位優勢,開創出繁榮的海上發展之路。
在館內,游客們會驚異的發現,自己仿佛置身一顆碩大的桂樹下,被桂花所包圍,桂花的香氣也似乎撲鼻而來。這正是廣西館“八桂飄香”設計方案的獨特效果。“八桂飄香”源自桂樹送遞祝福的美麗傳說。設計人員在館外立面設計中抽取了桂樹的形象概念,以“桂樹桂花”為視覺架構,桂葉造型的整體輪廓上金色桂花朵朵盛開,傳達出對生命之源、自然之美的珍惜。
去過廣西、或者了解廣西的人都會對廣西“銅鼓、繡球、壯錦、壯歌海洋、漓江風景、龍脊梯田、陽朔西街、紅樹林、北部灣、海上絲綢之路”的風情和魅力所打動。在廣西館內游覽的游客同樣有這種感覺。
走進廣西館的“綠色家園”展區,最先映入眼簾的是融入大屏幕的漓江和用仿真材質建造的象鼻山,江水緩緩流動,繞山而行,給身處熱鬧展館中的游客帶去了清涼、寧靜的感覺和強烈的視覺震撼。
不少游客都說,廣西館特別好認,這是因為館內有廣西山水的標志——“象鼻山”。據廣西館館長宋繼東介紹,為了充分刻畫廣西山水特色,自治區黨委政府在確定場館方案時,就特別重視對桂林山水的運用,為此專門請人用仿真材料搭建了象鼻山造型。不僅如此,在廣西館的外觀設計上,也充分采用了桂林市市花桂花及桂樹模型,如門口的“廣西館”字樣,就被設計成了一朵桂花。在視屏周圍,工作人員布置有栩栩如生的象鼻山造型,山體上部與后部滿覆綠色植被,山體下部用視頻技術“融”入大屏幕上的漓江,與巨型LED視屏形成互動,將給人們造成身臨其境的錯覺。
在廣西館內,最搶眼的應該算是壯族銅鼓。堪稱古代銅鼓經典之作的變形羽人紋累蹲蛙飾銅鼓。據了解,該銅鼓直徑有10米,高7米,其實這還是一個主要的展示空間,其內部分為上下兩層,參觀者可以進入銅鼓內部參觀。在銅鼓內一層,是一個光影互動的展示空間,又被稱為“鉆石空間”。參觀者進入“鉆石空間”后,可以看到墻面和高科技營造的內側霧幕上有海洋世界的影像投影。人流進出霧幕瞬間,局部影像會消失,即刻又恢復原狀。在這一層,主要展示的其實是一個直徑約3米的幻影矩陣沙盤,底座為南寧國際會展中心模型,周邊14塊視屏分別代表廣西14個地級市,展示一些描述廣西發展變化的影像。銅鼓內二層是VIP休息區,大廳中央的朱槿花造型落地通天,在這個休息區內,還可以從高處概覽展區全貌。由于室內墻面像是鑲嵌著一個個繡球,各類家具的造型也都由繡球的模樣巧妙變形而成,這一層又被稱為“繡球空間”。這是展示大廳內一個必看的亮點,是在大廳中心懸墜著的直徑在60~80厘米之間的幻影繡球。繡球外觀時尚,通體為透明材質,內嵌4塊顯示屏,并通過照片傳輸技術完成即時成像,參觀者走過幻影繡球底下時,繡球上便會映出相應影像。
此外,廣西館還通過緊緊抓住特色元素,營造出“千年古榕”、“電子水簾”、“幻影繡球”、“機器美女”、“展演中心”、“銅鼓觸屏”、“鉆石空間”等展示區。展館內將進行仿真歌舞視頻情境互動,參觀者還能與仿真硅膠人偶現場共舞。不僅如此,當走入展廳內部時,留意腳下,當參觀者俯視地面時,會看到腳下是一塊巨大的壯族銅鼓鼓面紋飾。徜徉其上,參觀者可以一邊欣賞銅鼓的特殊紋理,一邊觀看南珠、奇石等實物展出。沿著鼓面圓周游覽,還可以點擊多個青蛙造型的觸摸屏,瀏覽廣西各地美景。另外,參觀者不能錯過的是,展廳內人工置景與視頻互動,給人以身臨桂林山水其境的感受。原來展廳內左側有一塊長寬約是8米×6.5米的大型LED視屏,將播放桂林山水的宣傳片。
在廣西館展區的藍色夢幻世界里,不僅展現了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區位優勢,還有就是那條綿長富余的海域及繁榮的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更有誘惑力的是,‘鎮館之寶’——‘珍珠仙女’也在這個區域與游客見面。據了解,今年5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參觀廣西館時,對北海的“珍珠仙女”青睞有加。
在幽藍的燈光下,“珍珠仙女”顯得尤為奪目:由石膏制作的“她”,頭戴由228顆南珠、1880枚鉆石鑲嵌而成的耀眼皇冠,總價值近400萬元;右手心捧著直徑25毫米、世界上最大的海水野生珍珠,價值近200萬元。加上脖子上戴著的項鏈,和腳下用珍珠堆起的“海浪”,“她“被近10公斤的北海南珠簇擁著。每一批進來的客人,都會被“她”深深地吸引,或送上欽羨的目光,或拍照合影留念。
廣西人都清楚,“綠色”、“生態”理念的倡導不能只停留在口號上!在“綠色世博”理念的倡導下,環保節能科技始終貫穿著世博園區規劃、建設和運行的各個階段,目的就是倡導人們過一種低碳節能環保的城市生活,而廣西館在這方面也有很多亮點。到過廣西館的人都會發現展館的外墻涂料以及造型獨特的桂樹、桂花不僅可以拆分,還可以重復利用。
廣西館技術保障部部長、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城市規劃園林處處長吳錫熹告訴媒體,整個展館中,不論是呈現在外觀、展品上的裝飾效果燈,還是大廳中展示的令人炫目的光影技術,使用的都是目前節能效果最好的照明系統。廣西館整個展館裝的50多盞彩色射燈以及超大幅的顯示屏,都是使用節能的LED燈,比普通彩燈和普通顯示屏節能30%以上。另外,廣西館的外墻裝飾沒有使用油漆涂料,而是刮了一層薄薄的膩子,這種涂料對人體是無毒無害的。
除了外墻的涂料環保外,廣西館的部分展品還可以回收再利用。吳錫熹表示,平常我們說的節能環保,其實就是長久使用,最大限度發揮其使用價值,這就是環保。廣西館從開始設計到建設,都是本著重復使用的原則。如何體現重復使用呢?就是要把這個館搬回廣西去。展館在設計到搭建過程中,都是分塊來進行的,都是可以拆分運回去的。據了解,世博會結束后,廣西館將進行分拆裝運,回到廣西后再按原模原樣組裝好,讓沒能到世博會來的人們繼續參觀。
廣西,一個充滿神奇與魅力的地方。如果把廣西比作一首交響樂,那么,綠色、藍色將是最活躍的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