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競爭過程殘忍,但是一旦競爭出勝利者,其他競爭者從不會放冷槍、暗箭,或從背后捅刀子。
幾次南下非洲,給我留下的印象和啟示最深刻的是非洲大象。
人常說,百獸之王是獅子。在非洲,我卻體會到,大象才是百獸之王。為什么這么說呢?獅子要活下去,每天要吃大量的鮮肉,它的生存以其他動物的死亡為代價,所以生存的成本很高。而大象不同。
大象不爭,它吃的是草,草的成本極低,所以它的生存成本低得多。這就像做企業。
壟斷型企業,它的存在是建立在別的企業無利而死的基礎上的,如同森林中的獅子。原來世界上是最不競爭的東西活得最好,賣飲料是比較簡單的事,但做得好了也能做得很大,就像大象。比如開餐館,跟吃草一樣,但是它也可以像麥當勞那樣做得那么大。
大象從來不主動傷害別人,與人無爭,從不惹事,但如果獅子要惹怒了它,它就會用自己的方式對付獅子:用長鼻卷起來摔,用象牙挑或用腳踩!大象的生命是靠大量的、最簡單的東西延續的,用量大和簡單來養活自己。而獅子是兇狠的掠食者,只有別人死,它才能活。
除此之外,大象的自我防衛機能很強——象皮不但糙,而且厚!獅子一兩口根本咬不透。2002年我跟王石一起去非洲,沿途暴風雨要來的時候,大象悠閑自得地吃著草,獅子卻像犯了錯誤一樣,灰溜溜地從大象腳邊溜過,可見大象的抗風險能力比獅子強很多。
大象的生存哲學給我四個啟示:第一是做企業不靠爭,不靠吃掉別人來發展自己。我們自己的企業就是這樣做的,不去尋求壟斷的機會,不把自己的存在建立在別人痛苦的基礎上,而是力求讓所有的消費者、股東、員工及社會各界都喜歡我們,認可我們,需要我們。老子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就是這個道理。
第二是保護機制要好。不要讓別人輕易傷害自己,像大象的厚皮。
第三是,不去惹事,但有事絕不能怕事——大象在獅子面前絕不是弱勢。
第四,如果要出手,要夠狠。
動物身上可以折射出很多人的智慧和生存方式。在南非有一個特別有趣的事情,大家都想去看獅子和老虎之類的猛獸時,向導告訴我們一個邂逅動物的常識,就是遇到猛獸,你只要原地不動就行了。因為動物的視網膜與人的不一樣,它們的視網膜分辨率不高。
另外,動物不撒謊,人才會撒謊。比如變色龍,它變色的目的是保護自己而不是傷人。人類跟動物相比,謊言太多太多了。
動物非常守規則,特別按規矩辦事。比如在性的交配競爭上,動物都是按規則辦事。雖然競爭過程殘忍,但是一旦競爭出勝利者,其他競爭者從不會放冷槍、暗箭,或從背后捅刀子。所以從這三個方面來看,人是禽獸不如的。
我們也走訪了當地的原始部落。我們發現一個酋長竟然有四個太太。后來,我又去過不丹,不丹是一夫多妻和一妻多夫并存的國家,他們的幸福指數很高。我們就會反問自己,我們的社會就是文明的嗎?
在南非,我覺得在自然界它的文明程度應該叫做非人類的制度性文明,而我們的社會是所謂的制度文明。我們應該去制訂那些屬于人比動物強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