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絕沒有想到,當你進入某個品牌服飾專賣店的時候,你就已經掉入了一個“陷阱”,組成“陷阱”的元素包括當季的流行趨勢、服飾搭配、色彩調和,以及你身邊所生活的千千萬萬的人群的喜好,而這些就是讓你慷慨解囊的所有理由。精心打造這個“陷阱”的人,叫視覺陳列師,你的喜好、氣質、意圖,甚至你可能出的價錢,全都逃不過他的眼睛。但他卻往往被忽略成一個普通的店員、導購甚至是搬運工#8943;#8943;
“即使是水果蔬菜,也要像一幅靜物寫生畫那樣藝術地排列,因為商品的美感能撩起顧客的購買欲望。”這是法國人的經商諺語,同時,也點出了“陳列”這一行業的“含金量”。
在國外,陳列師擁有豐厚的收入,站在時尚的最前沿,可以說,每年每季的最新時尚都是通過陳列師最終呈現在消費者面前。不僅如此,在西方發達國家的百貨業,商品的陳列技術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涌現出許多著名的賣場陳列師,他們運用先進的色彩搭配技術,結合款式風格特征,利用陳列獨有的裝飾技巧,將商品優勢最大程度展示出來,以促進銷售。
什么樣的人才能躋身陳列行業?實際上,專業的陳列師要具備一定的審美能力,具有對時尚敏感的觸角,善于觀察生活,勤于動腦動手。他們不一定要畫得一手好畫,但一定要懂得商業運作,能很快把握企業文化、迅速理解產品設計的內涵,具備專業的櫥窗和賣場相關陳列知識、較好的實踐動手能力。而這都需要通過專業化的訓練和實踐操作的積累。
推陳出新
意大利著名服裝設計師喬治#8226;阿瑪尼,早期在意大利的一家百貨公司里從事櫥窗陳列工作,陳列師出身的他對賣場的陳列有著更深刻的理解:“我們要為顧客創造一種激動人心而且出乎意料的體驗,同時又在整體上維持清晰一致的識別。商店的每一個部分都在表達我的美學理念,我希望能在一個空間和一種氛圍中展示我的設計,為顧客提供一種深刻的體驗。”
也就是說,阿瑪尼的服裝是在阿瑪尼專賣店特定的環境、特定的燈光、陳列方式以及營業員的服務,這樣一種特定的品牌文化的氛圍下銷售出去的。設想,如果把阿瑪尼的服裝放到一個雜亂無章的低檔批發市場中銷售,還能賣出專賣店那樣的價格嗎?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陳列方式和服裝同樣是有價值的,陳列可以促進銷售,可以創造價值。
著名的休閑裝品牌佐丹奴幾十年來一直不遺余力在終端推廣陳列。佐丹奴是這樣看待陳列的作用:貨品陳列所起的推銷作用,比任何媒介更為有力,貨品給予消費者的第一印象是持久的印象。視覺化的貨品推銷立足于銷售第一線,它是一個無聲的推銷員。
無獨有偶,作為國際級品牌新偶像的ZARA對陳列也有獨到的觀點:盡管每個系列商品的數量是有限的,但通過每周兩次更新庫存,商品的輪換擺放,專賣店還是每天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這就是預先制定展示計劃的良好效果。顧客們在店內不由得四顧環盼,他們感到商店好像永遠都在更新。
無論阿瑪尼、佐丹奴還是ZARA ,他們不單對賣場進行科學的規劃,并且還制定預先的陳列方案。對陳列的重視,已成為許多國際品牌的共識。
歐洲消費者有看櫥窗消費的習慣,瑞士和德國風格尤其獨特,相對細膩,更加注重細節,很多服裝陳列體現出動態美。隨著時尚的推陳出新,在美國和澳洲,陳列也煥發出新的光彩,用更多的時尚元素,更多的氛圍營造,吸引了更多的消費者。在中國,百貨業整體缺乏時尚元素和適宜的氛圍,很多賣場也在模仿國外風格,但做出來的效果不夠理想,因為專業的陳列師要具備陳列意識、陳列思維和專業的陳列技巧。
傳遞夢想的人
商品陳列起源于歐洲,近年在歐洲的發展更趨職業化。現在時裝已經超越了簡單的遮體避寒、體現社會地位的功能,更多的是體現一種生活方式。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載體,時裝的本質之一就是創造夢想。服裝設計師希望通過服裝設計表達自己的夢想,消費者希望通過著裝體驗一種夢想中的生活狀態。時裝是夢想的載體,如果把賣場比作舞臺,時裝就是演員,陳列師就是導演,通過其完美的賣場陳列使產品代表的夢想得以準確地詮釋并傳達給顧客,所以,陳列師是一個傳遞夢想的人。
陳列的作用通常被概括為:陳列可以促進銷售,同時提升品牌形象。但對于這兩句話的具體含義,一直比較模糊。無論是企業,還是陳列師自己,都很難用一個標準去衡量。在這種情況下,陳列師要通過怎樣的途徑去達到這個抽象的目標?也許我們可以從位于意大利米蘭街頭的一家糖果店的陳列中得到啟發。
世界各地糖果的分類都差不多,無非是奶糖、巧克力糖、水果糖、薄荷糖之類的區別。剝開外面的包裝,糖果本身并沒有任何個性傾向,也沒有特定的受眾,人們對于口味的選擇,完全憑借個人喜好。位于意大利米蘭街頭的一家糖果店,其陳列師憑借高超的陳列技巧,演繹、傳遞著一個個令人怦然心動的夢想,使顧客情不自禁地愛上這些糖果,并大大增加了糖果的附加值。店鋪的經營理念、推行的生活方式一覽無遺地展現在櫥窗里。
幾個櫥窗已將店鋪的客戶群完全囊括,很容易讓人想像出是什么樣的人,在什么樣的環境,懷著什么樣的心情,享受著他們的糖果,客人也能很容易從櫥窗中找到自己需要的糖果。服裝的陳列與糖果的陳列一樣,如果僅僅是將服裝放在櫥窗里,不用任何方法去表現和襯托它,就無法把服裝所要表達的夢想傳遞給顧客,無法真正為企業創造價值。把企業的夢想、設計師的夢想、顧客的夢想結合起來,用最簡單、直接的方法準確地表現在陳列中,促進銷售和提升品牌形象這兩個目標便很容易實現。
陳列師是一個極具商業敏感度和管理才能的藝術工作者。優秀的陳列師要有藝術家的素養,要有人員及貨品的調配管理能力,更要有高超的營銷策略和手段,能夠極好地把握夢想與現實的分寸,既能引領消費者追尋夢想,又要讓消費者覺得夢想并非不切實際、遙不可及。只有夢想與現實高度契合才能使消費者心甘情愿地購買產品,這才是陳列設計師的成功。
藝術與商業的融合
研究國際品牌的案例可以發現,陳列師在做陳列設計的時候,不是把自己當成一個藝術家,而是把自己放到商業運作的氛圍和環節中,在整體營銷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這不僅需要陳列師具有扎實的美術知識和藝術修養,還要對品牌風格、服裝設計、顧客心理及公司營銷戰略有足夠的認識。
很多陳列師常常抱怨,認為品牌的管理者、企業的相關部門,甚至店鋪的銷售人員、顧客都不理解自己的設計作品,讀不懂自己“非凡”的創意;為什么與他們溝通如此困難,設計方案常常遭到懷疑甚至是無情地扼殺。最后得出的結論常常是:這些非“藝術工作者”在藝術方面缺乏修養,審美品位低下。也正是出于這樣的觀點,陳列師更加堅定地推銷自己的創意,從而陷入一種惡性循環。
其實,造成這一局面多是由于陳列師對自身在企業發展及品牌運營中的角色、地位沒有正確的認識。當陳列師忘記自己是整個品牌商業運作中的一環時,他的所有創作便成為孤芳自賞的個人陶醉。任何時候,陳列師都不能忘記自己是商業運作中的一環。
陳列師本身就是藝術與商業緊密結合的職業。商業運作是企業整體的行為,而不是個人的想法和表現,應時刻牢記陳列師是企業中的一員。國外的陳列師都會站在企業的角度開展工作,他們首先會問品牌的夢想是什么,品牌要表達什么理念。而在國內,很多陳列師都把自己定位為一個藝術工作者,忘了應該為品牌服務。
此外,對于國內的陳列師而言,長時間地服務于一個品牌對陳列師的職業發展同樣重要。中國的服裝品牌發展歷史較短,長的也不過20年,陳列師是近兩年才出現的新興職業,所以隊伍非常年輕。正是由于兩者都不成熟,決定了陳列師與服裝企業之間需要一段時間磨合。這個道理很簡單,歷史悠久的企業具有成熟的品牌文化和管理模式,當迎來一名新的陳列師時,他只要去感受、學習就很容易掌握。如果企業沒有穩定的發展軌跡,還處于摸索階段,新的陳列師此時加入就增加了不穩定因素,兩者先天的不足只能靠后天努力來彌補。因此,陳列師只有盡可能長期服務于一個品牌,跟隨品牌共同成長、共同發展,真正讀懂品牌文化,延續品牌風格,才能真正為品牌錦上添花,才能創造出準確體現品牌文化精髓的上乘之作。
陳列師是一個極具商業敏感度和管理才能的藝術工作者。優秀的陳列師要有藝術家的素養,要有人員及貨品的調配管理能力,更要有高超的營銷策略和手段。
專業的陳列師要具備一定的審美能力,具有對時尚敏感的觸角,勤于動腦動手。
陳列師在整體營銷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陳列師的作品最終是為了迎合市場、迎合顧客,為品牌贏得生存的機會,提高品牌的競爭力,這才是陳列師真正的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