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家以糧食貿易起家的央企正不斷督促旗下的B2B公司推出快消品牌,并以此挑戰恩格爾系數定律
恩格爾系數讓消費者對以下說法深信不疑:一個家庭“吃”的開支越低,越是證明其生活水準高。但有人對此提出了質疑——中糧集團董事長寧高寧認為,這一過時的觀念阻礙了人們積極地提升生活品質,消費者要節省開支時,習慣了先削減“吃”的開支。
寧高寧希望人們可以意識到,為高品質的食品更多的支出,是生活質量的提升,而非降低。寧正通過“全產業鏈”的戰略布局,讓中糧集團成為一家提供高品質食品(品牌)的公司。
自2009年兩會前寧高寧提出了“全產業鏈”構想后,一年來不斷有新成員加入到“產業鏈、好產品”的大家庭中。最近的一個加入者,來自中糧旗下六大上市公司之一、全球最大番茄制品供應商中糧屯河于2010年春節前推出“屯河”品牌的果汁系列。此時,距推出悅活品牌果汁還不到一年。
在發力果汁市場之前,中糧在商業地產上以大悅城這種創新的商業模式,顯示出其在俘獲年輕消費者方面的嫻熟技巧(詳情請于www.gemag.corn.on查閱《解構太悅城》一文);同時,中糧還開設了一家專門銷售高品質食品的B2C網站我買網。這家曾經的中國糧食進出口窗口公司,正成為央企中具有市場化品牌鍛造能力的稀有物種。在食品領域,中糧將不斷推出的新品牌統統納入到“全產業鏈”的體系中。
不過,在中糧推出越來越多的獨立消費品品牌的同時,也開始面臨一些挑戰。在屯河新品推介會上,代理屯河果汁的經銷商有很多是代理過悅活果汁的“熟面孔”。加之悅活果汁中的番茄汁原料即來自中糧屯河,不禁讓人心存疑問:同時運作兩個果汁品牌,中糧如何協調這兩者的關系?
事實上,二者除了在定位上有所差別——悅活果汁主要是針對都市年輕白領—族,而番茄汁更多適用于有—定經濟基礎、更看重自身健康的人群——最根本的一點區別在于;屯河果汁是寧高寧“田間到餐桌”這一全產業鏈概念在果汁市場的第一次體現。于一年前推出的悅活果汁更像是中糧檢驗自己品牌運作能力的一個試金石,其原料供應商除了屯河還有其它中糧體系外企業。而中糧屯河自己推出的果汛“原料供應商”就是中糧屯河。
在系列品牌廣告中,中糧宣稱,要保證終端產品的品質,就要保證原料的自主種植,才能做到食品安全的可控和可追溯。2009年9月,總投資3億元,占地410畝的中糧屯河寧夏番茄加工項目竣工,使得中糧屯河的自主種植面積達到20萬畝,中糧屯河總經理覃業龍還計劃在未來兩年將中糧屯河的自主種植面積撇提升到50%。
事實上,中糧正有意將屯河這樣在上游資源上具有優勢的公司直接推向消費者。兩年前,當中糧屯河正朝全球最大番茄汁制造商邁進時,曾被媒體問及,是否會在未來推出名叫“屯河牌”的產品,比如番茄小包裝產品?覃表示“暫時不會”。時過境遷,中糧屯河不僅推出了自有品牌產品,且并非順理成章的出現在番茄小包裝領域,而是在有一定行業跨度的飲料市場。
這一出人意料的變化背后,是中糧集團自去年以來的戰略轉型。中糧屯河和中糧集團旗下許多業務單元一樣,正面臨兩個轉變。其一,由主要面向國際市場轉向開拓國內市場。由于早年做農產品出口貿易起家,中糧集團下很多業務都是“重在外”,國外市場成為業務單元的主要市場。“但國際市場的上升空間已經越來越小了。”覃業龍說。中糧必須著手研究開發內需。其二,由傳統的原料供應商轉變為擁有自主品牌產品、能夠直接面向終端消費者的食品加工制造商。
某種程度上,這是中糧在挑戰自己既往的習慣。中糧旗下那些擅長組織農民抓生產,或深耕糧食貿易的公司突然要面對市場瞬息萬變的激烈競爭,存在轉型風險乃是正常。中糧屯河針對番茄汁品組建了自己的研發和銷售團隊。銷售團隊的陳磊表示團隊還處在“邊學邊干中”。中糧屯河的一位行政員工說,她在購買其它公司飲料時,也已經養成了先看產地和成分的習慣,“以前只關注價格。”
現在,中糧屯河的果汁搭上了中糧品牌這趟持續加速的列車。自2009年以來,“產業鏈、好產品”的廣告開始遍布北京、廣州等大中城市的各個角落。出行的人們很難忽略地鐵里、公交車亭里那頗具視覺沖擊力的大幅中糧品牌宣傳廣告。“這是個很好的機遇,我們適時推出的一些產品,既宣傳了中糧的全產業鏈,也對我們自身的食品是一個很大的幫助。”覃業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