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今年的能源消費量將超過美國,成為全球能源消費第一的世界大國,這一趨勢下,兩國如何維持、保證兩個國家的能源供應和能源合作,將是頭等大事
未 來20年,能源將是中美兩國戰略合作的基本點之一。
6月中旬,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中,所簽署的7項合作協議已經進入執行階段,其中能源領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
業內預計,中國今年的能源消費量將超過美國,成為全球能源消費第一的世界大國。能源消費總量與能源增長量是判定經濟總量與增長量的最重要的指標之一。
從兩國能源消費的絕對總量而言,在當今這種特殊的全球能源供應格局下,兩國如何維持、保證兩個國家的能源供應既是兩個國家的大事甚至是頭等大事,也是事關全球能源大格局的頭等大事。
中美之間的能源消費總量的增長趨勢,已經出現了分化。美國的能源消費量具有相當的下行空間。目前,美國能源消費量比最高峰的2007年有3%左右的下降。而中國與之相反,目前還處在一個能源消費高速增長期。近年中國的能源消費增長量已占全球能源消費增長量的72%。就增長量而言,中國在全球能源格局中起著重要甚至關鍵作用。
此次金融危機,能源問題是一個關鍵的因素。從“9.11”開始,全球石油價格經歷了一個不斷上漲的過程,并且達到一個空前的價格與漲幅。同時,所有的經濟要素價格幾乎同步按等能量、等價值、等價格的規律上漲。5年左右的油價上漲與帶動的所有經濟要素價格上漲,是推動經濟危機形成的根本原因之一。未來的世界面臨同樣的問題,危機沒有消除,還可能反復出現。
穩定全球秩序需要從能源做起,從根上解決問題。這應該說是中美兩國長期戰略合作的重要基礎。就此而言,許多問題都可以在這個問題的高度上得到協調與解決。
從表面上講,中國是僅次于美國的能源進口大國,但中國是事實上全球最大的能源與資源輸出國家。中國能源與資源產量的近40%用于出口,并且是以超低價的方式實現能源與資源的輸出。
中國出口體系是以三低——能源與資源價格低、稅收低(出口退稅)、勞動力價格低(出口企業的廉價勞工)實現的低價能源輸出,甚至可以說超低價。近年來中國每年以廉價產品的方式輸出了大量能源,是平衡全球高油價條件下還保持經濟增長的關鍵。按過去高油價的能源危機狀況,全球經濟危機應該很快就爆發。但事實上拖了很多年,中國的超低價產品的間接能源輸出對沖了全球高油價的作用,極大程度延緩了危機爆發的時間,減小了危機的沖擊力。
上述因素,是近年來中國對全球發展與穩定作出的最大貢獻,應該說,這是全球任何國家不得不尊重中國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對全球能源貢獻作用上中國應有發言權,在中美能源合作問題,以及全面合作問題上,中國均可以占據主動位置。
美國是全球最大的能源輸入國家,對全球能源穩定問題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在全球能源新格局下,美國需要強化對兩個根本問題的解決:其一,有效降低美國人均能源消費,特別是石油消費,有效降低石油進口量,這既是穩定全球能源供應的大局,更是提高美國經濟活力與競爭力的關鍵。
其二,美國應該在能源技術合作問題上與全球各國有一個全新的合作方式,應該全力促進降低能耗,在發展可再生能源方面推動全球能源新格局的發展。
中美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應該在新能源發展方面建立一個真正面向21世紀的大格局,有效、快速推進新能源發展,找到解決石化能源不可持續問題的根本解決之道,為兩國未來以及全球發展建立一個戰略基礎。
可以肯定,只有中美兩個大國的新能源戰略合作的徹底實施,一個新能源的全球發展格局才能真正奠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