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盡管尚未正式運行,二代系統及其網銀互聯互通等功能,已經影響到包括銀行與其他支付結算組織在內的整個業界
“這個系統可能給銀行帶來洗牌性質的影響。”多家銀行的電子銀行部負責人如此評價央行發起的第二代支付系統變革將會給銀行業務帶來的影響。
第二代支付清算系統,是目前支付體系的一次重大升級,未來該系統將實現網上銀行跨行支付清算、支持新興支付服務組織接入、跨境人民幣結算等諸多功能。
2009年12月,央行正式啟動第二代支付系統建設。央行支付結算司人士表示,央行的第二代支付系統建設和推進工作正按計劃進行,作為第二代支付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網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統將先期建成,并將于8月份上線首期試運營,整體二代支付系統預計在2011年建成。
網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統的意義在于,將可實現各商業銀行網銀系統的互聯互通,即用戶只需開通一家銀行的網銀,通過該行網銀賬戶可接入該用戶在其他銀行開立的賬戶,并能進行跨行轉賬等操作。
該系統將為網上簽約、跨行網銀支付、跨行賬戶查詢等提供基礎設施支持,支持商業銀行以及經人民銀行批準獲得支付業務許可證的非金融支付服務組織的接入,并且支持用戶實時查詢交易處理結果。
盡管尚未運行,第二代支付清算系統及其網銀互聯互通等功能,已經影響到包括銀行與其他支付結算組織在內的整個業界。
波及電子銀行
5月25日,華夏銀行首席信息官惲銘慶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2010年華夏銀行電子銀行業務將快速增長,其收入占傳統柜臺渠道的客戶結算手續費等收入的比重將達到30%。光大銀行電子銀行部張曉紅處長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其電子銀行結算收入比重大致在30%左右,“未來電子銀行業務還將保持快速增長。”
華夏銀行與光大銀行均為央行二代系統首批試點銀行之一。
電子銀行業務正成為商業銀行未來的一個高成長性的利潤增長點。一家股份制銀行電子銀行部人士向《財經國家周刊》記者表示,銀行很多業務已經非常成熟,但“電子銀行業務處在成長期,發展空間很大”。
電子銀行業務的快速增長及其未來幾可預見的發展潛力,讓電子銀行發展的基礎設施——支付系統建設意義更加凸顯。
商業銀行的電子銀行業務一般有幾個組成部分:網上銀行、電話銀行、手機銀行等,其中網上銀行占據主導地位。二代系統的網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統,將直接對網上銀行產生影響。
按照央行給出的解釋,網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統能夠實現商業銀行網銀的互聯互通,這意味著商業銀行的電子銀行業務將有更大的互通性。一旦該功能實現,用戶將可以通過任意一家接入二代系統的商業銀行網銀,將資金在各銀行之間自由快捷地轉入轉出,真正實現資金自由流通。
好處顯而易見。一方面,用戶的使用會更加方便,并降低資金流動成本;另一方面,商業銀行將因此“站在同一起跑線上進行競爭”,因為系統不再是半封閉式的。
“網銀的互聯互通將會帶來商業銀行營銷模式的變革。”華夏銀行電子銀行部總經理劉琇臣說,因為資金的流轉成本更低,商業銀行將更加致力于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來贏取客戶,而小銀行也將因此獲得更多的機會。
通過網上銀行爭奪客戶的戰爭已硝煙初起。
5月12日,光大銀行發布業內建成的首個開放式網絡繳費業務平臺,該平臺是面向第三方合作伙伴推出的開放式金融服務平臺,涵蓋120項繳費服務。用戶只需一張網上支付的銀行卡,即可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繳納各項公共事業費用,并經由光大銀行完成扣款。
劉琇臣認為,這意味著一旦某用戶更喜歡使用哪家銀行網銀,未來實現網銀互聯互通之后,該用戶就將成為這家銀行的潛在客戶,甚至準客戶。
銀行態度迥異
“從某個角度講,錢存在哪個銀行已經無所謂,因為它可以通過銀行網銀自由流動。今天錢可以在建設銀行,明天可以在招商銀行。”一位銀行業人士樂觀地表示。
但要實現這個目標尚需時日。
央行支付結算司司長歐陽衛民表示,網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統的試運營,暫不包含商業銀行網銀之間的互聯互通。
根據央行發給商業銀行征求意見的《網銀跨行清算系統業務需求書》披露,客戶通過商業銀行的網銀系統辦理跨行轉賬匯款業務,可以實時在線了解支付業務的資金到賬情況;為支持業務創新,改進客戶體驗,商業銀行或非金融支付服務組織接收客戶發起的業務指令后,應立即通過網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統轉發其他參與機構,網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統實時向客戶反饋業務最終處理結果。
這是對網銀互聯互通功能的直接解釋。但對于一些具體的執行細節,還沒有明確。如客戶資金在不同銀行間流動的認證問題,在不同終端(網銀、手機銀行、電話銀行、ATM等)上的互通流動問題,客戶是自動一次性接入還是申請接入的方式等。
此外,商業銀行是否愿意接入,需要何種條件接入,是真正實現互聯互通的關鍵所在。記者接觸的多位商業銀行人士均表示,各家銀行對接入該系統態度不一。
據《財經國家周刊》記者了解,規模相對較小的銀行更愿意接入該系統,希望以此作為一個發展契機,而部分大行則相對謹慎,擔心可能帶來“存款轉移”。上述“將對銀行產生洗牌性的影響”的看法,部分原因正基于此。
支付國際化起步
除了國內支付發展升級換代的需求外,與國際接軌也是央行本次推進支付系統建設的另一重要背景。
在美國,類似于央行二代支付系統的商業銀行支付體系已相對成熟。美國商業銀行資金清算系統十分發達,具有多樣化的特點。目前美國存在的主要清算系統有ACH(自動清算中心)系統、CHIPS系統等,以及第三方獨立清算機構,如美國運通等,以滿足不同客戶金融業務的差異化需求。
在長期的發展之中,它們的支付清算系統在外部接口、系統格式等方面已經逐步趨于統一,以適應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需求。
“支付體系全球化的趨勢不可避免,我們也必然要實現全球化的發展,歐美國家也正是這樣一種趨勢。”歐陽衛民說。
支付標準的國際化是實現支付體系全球化的基礎。5月19日,在央行主辦的ISO20022國際金融標準論壇上,央行行長助理李東榮在會上表示,人民銀行將以ISO20022標準的實踐應用為契機,實現金融業信息系統“直通式”流程處理,促進信息系統互聯互通與信息共享的標準化。
ISO20022是目前國際通用的報文標準,盡管中國2005年已經開始在國內推廣該標準,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相當的距離。
“現在的全球化影響越來越大,很多客戶是跨國的金融機構,需要更低的成本,更簡單有效的金融服務,發展一種通用的支付結算方式非常必要。”美國國家自動交換中心協會主席埃斯特普向記者表示,他們正著力推動國內及國外機構共用支付網絡,雖然目前在推廣上還面臨著不同地區使用習慣差異等方面的障礙。
對人民幣支付的區域化與國際化,央行第二代支付系統也將發揮作用。按照計劃,央行的第二代支付系統將更好地支持人民幣跨境支付業務、外行交易市場結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