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山寨機之父”的聯發科,正試圖通過創新打破低端形象,并寄望在3G市場中,復制其在2G時代的成功
直到今天,聯發科生產的手機芯片,仍占據著中國四分之三以上的山寨手機芯片市場。但“山寨機之父”的稱謂,在給聯發科帶來光環的同時,也引發了長久的爭議。
1997年成立于臺灣地區的聯發科公司,素有臺灣地區“股王”之稱。2009年,聯發科銷售收入達35億美元,增長率為22%,是全球芯片設計公司中增長最快的。面對3G時代的市場變化,曾以新技術架構顛覆整個手機產業的聯發科,面臨一次徹底的轉型。
崛起“山寨化”
“外界對聯發科的印象一直都存在誤解,我們一直在做創新,并不是因為山寨機而轉型。”在接受《財經國家周刊》記者專訪時,聯發科全球副總裁喻銘鐸強調。
“不能說(聯發科)以前是一個山寨江洋大盜,現在要改邪歸正。”喻銘鐸說,“只是我們過去比較低調,沒有主動站出來對外說明。”
這并不是他第一次對外如此表態。最近一兩年來,在所有聯發科高管的對外口徑中,都能找到這樣的表述。從中,外界亦能看到聯發科漸進的自我變革軌跡。
聯發科的成功,源自于一個名為“Total Solution”的業務模式創新。
簡單來說,這個模式類似于其他行業的“一站式服務”——在芯片和解決方案環節,就將手機的基本功能高度集成并模塊化,手機廠商只需要進行簡單的后端設計“搭方塊”,就可以迅速推出自己的產品。
“Total Solution”的推出,令手機廠商可以將不少于9個月的產品研發周期縮短到2~3個月,并大幅降低設計和制造成本。所以,雖然被部分業內人士視作“有礙手機廠商研發創新能力”,也不被重視自我研發的大廠商接受,但這個被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稱為“破壞性創新”的模式依然迅速走向了繁榮。
以光存儲和DVD起家的聯發科就此以近乎“野蠻”的方式地闖入手機產業腹地。站在聯發科的肩膀上,大批“山寨手機”也借勢而起,中國乃至全球手機市場格局由此重新洗牌。短短3年后,聯發科就成長為僅次于德州儀器及高通的世界第三大IC手機設計廠商。
這一勢頭至今仍未歇止。2010年4月,聯發科的營業收入達120.56億新臺幣,同比增長23.1%,為歷史第三高紀錄;前4月總收入達447.3億元新臺幣,同比增長33.4%。
蔡明介曾在年初表示,2010年聯發科芯片組計劃預估出貨超過4.5億套,而到了5月,在一些業內人士的預測中,這一數字已經變成了5億套。
雙重壓力
“Total Solution”業務模式的成功,使聯發科名噪一時。但盛名之下,聯發科的變革之心卻越發急迫。
頗為戲劇性的是,當很多依靠聯發科芯片的公司成長起來之后,卻開始投入“他人懷抱”,比如天宇朗通。
2006年,天宇朗通開始與聯發科合作,次年便在聯發科支持下推出近80款手機,全年銷量達1500萬臺,2008年出貨2400萬部,成為國產手機老大,并獲得華平5.3億元投資。此后,雖然天宇朗通仍是聯發科最大的客戶之一,但自2009年開始,天宇朗通開始聯手高通和英特爾,轉向3G和智能手機,今年甚至與更多的低價手機芯片解決方案商展開接觸。
“聯發科面臨上下雙重壓力。”一位業內人士表示,聯發科模式成功后,大陸和臺灣出現了大量的小芯片廠商和設計公司,沿襲聯發科的模式并以更低的利潤率搶奪市場。與此同時,聯發科也在有意調整自身形象,更傾向于與主要合作廠商搭檔,不太理會小公司甚至是“黑手機”的市場份額。這樣造成了其一些低價手機市場份額被逐漸蠶食。
另一方面,在高端手機市場,聯發科也落于下風。在3G和智能機領域,聯發科起步較晚,與競爭對手德州儀器、高通等廠商差距明顯。
2009年底,高通搶先推出的集成芯片令智能手機成本大幅下降。業內人士預計,到2010年下半年,智能手機價格有望降至人民幣千元以內,從而引發市場井噴。
這意味著,在表面的興盛景象之下,聯發科必須出擊高端市場,才能在數年之后,確保自身的業績持續增長。
去“山寨化”
“除了在3G有領先世界的技術外,未來的4G聯發科也一定不會缺席。”喻銘鐸表示,聯發科的產品中,智能手機產品的份額目前還不到10%,但在更長遠的時間內,公司必然將觸角擴展到智能型手機、3G或4G以上的產品中去。
3月,聯發科與聯芯科技共同發布新的TD-SCDMA手機芯片,同時宣布推出世界首款后3G技術TD-HSPA+芯片。4月份以來,由于中國TD-SCDMA用戶放量增長,聯發科不得不在原有生產線的基礎上,緊急調度了新的產能用于應對暴增的TD-SCDMA產品定單。
在智能手機領域,5月下旬,聯發科開始向客戶提供最新的Android智能手機芯片樣品,預計將在今年第四季度開始量產。
不過,即使聯發科已加快速度,仍難以在短時間內拉平與高通的差距。在智能手機領域,聯發科雖然早在2006年就開始與微軟協商授權,但直到2009年才推出了Windows Mobile平臺產品,Andriod芯片也需要年底才能投入量產。這也是很多手機公司不得不將合作轉向其他廠商的原因之一。
“就目前來說,時機仍不算晚。”喻銘鐸認為,中國內地的3G和智能手機需求才剛剛開始,對聯發科來說,現在最重要的是盡快推出Andriod平臺產品,進行大規模推廣,再加速從3G到3.5G的發展速度。
“產品的規劃已經很清楚,進度也符合預期,現在主要是加大力度去做好它。”他說,當聯發科還沒有成熟的3G解決方案出臺時,手機廠商需要找其他方案擴充產品線,“但當我們的方案成熟推出后,相信它們還是會選擇性價比更高的方案。”
為加強新技術和智能手機的研發,聯發科的人員和資金投入也在不斷增長,聯發科目前在內地員工約為1600人,但僅在2010年,就預計要新招聘近1000名員工。
與此同時,聯發科也在進行更深層面的變革。在內部的計劃中,聯發科為自己確定的新的品牌形象只有兩個詞:“科技”和“創新”。
“聯發科是一家科技創新的公司,所以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標準還是產業,聯發科都會爭取更大的話語權。”喻銘鐸說,聯發科更希望由中低端向高端產品擴張,并占據較大的市場份額,以改變外界對聯發科的形象觀感。
5月初,聯發科與聯想、海爾、TCL、康佳等手機廠商以及IDH手機設計公司等合作伙伴簽訂協議,要求合作廠商不得通過手機預置任何惡意吸費的非法軟件。聯發科“去山寨化”的意圖不言自明。
“從目前來看,未來手機的競爭趨勢是硬件和軟件的結合。”喻銘鐸說,所以聯發科正在考慮如何在供應芯片同時,提供更多的應用和服務。他透露說,聯發科內部已經成立相關的工作小組,研究未來的融合商業模式,“我們在2.5G方面比較單純,就是賣芯片,現在開始在提供一些功能服務,未來還會提供更多的應用。”
在此之前,聯發科已于去年9月收購了上海應用服務提供商沃勤科技的75%股權。
此外,喻銘鐸透露,在臺海合作的大背景下,聯發科已經與泰爾實驗室等內地機構展開合作,積極參與行業標準的制定,并在努力爭取直接參與到內地產業振興的一些重大專項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