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初,北京某公司在沈陽招聘員工,我有幸被錄用參加培訓,在培訓負責人的強烈引薦下,我獲得了到北京總部工作的機會。然而,心中的向往與大城市的繁華,并沒有帶給我好運。一段時間后,我開始頻繁換工作,每天從早晨6點到晚上11點,都在匆匆的趕路。那段日子,住過城北郊區的集體宿舍,住過市中心的地下室,也住過城南的合租樓。1500元,是我從沈陽帶到北京的所有積蓄。
零存整取 第一桶金
功夫不負有心人,手里的資金開始盤活,工作也逐漸穩定下來。2005年,我開始一邊上班,一邊在行業論壇里招募合作伙伴——速錄師,一邊還要迅速開發客戶。自己的業務逐漸做起來的同時,我的主業也近乎荒廢。老板終于找我談話,也帶來了我的第N次失業。這一年,我開始創業,同時開始零存整取計劃,每月存2500元,1年之后的這3萬元,給我帶來了莫大的安慰,我喜極而泣,發誓一定要在北京打下一片天地。創業起步苦中作樂
創業的艱辛令我難以堅持,每天的工作都在出租房里完成,單調到只是從臥室到客廳(辦公室)的兩點一線。晚上熬夜是常有的事,泡面幾乎是我唯一的夜宵。幸運的是,很快便有了成效。2006年,我迎來了第一次事業高峰期,手上經常有萬元以上的現金入賬,也曾管理30多人網絡同步工作。同時,我持有的銀行卡也開始急劇增加至十幾張,方便各家合作單位匯款的同時,也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我開始盤算企業化運作自己的項目,以便做大做強。當時,對于理財幾乎一無所知,還是繼續每月的零存整取,后來換為整存整取。現在回想起來,覺得非常有意思,每存一筆錢都要求開一個存折,以致積攢的存折比現金還要厚。不過,年輕的心開始飛翔,有了從未有過的暢快與輕松,開始享受所謂的充實與成就感。小試牛刀公司成形
手里的錢多了起來,我開始有意關注理財。2006年12月,在父親的推薦下,我在招行購買了1萬元的嘉實基金(封閉期申購),至2007年6月買房贖回時,小賺了一筆。2007年初,我又買了幾萬元的中郵核心,最開心的是,沒幾天便分紅4000元(后來才知分紅并未增加投資收益,但總歸是落袋為安了)。
2007年初,我開始籌備注冊自己的公司。北京城的若干小型辦公室都留下過我的腳印,找辦公樓的房子比找租住房難得多,要考慮的內容也太多,最后終于敲定,主要是看好所處地段比較適合開展業務。之后,開始忙著辦理注冊手續,工商、稅務、銀行一個都不能少。同期,還要采購辦公用具,招聘內勤和會計,資金開始緊張起來,但好在沒有負債,基本開支足以應付。只是內心的壓力陡然增加,支出的增加是一方砸,對未來不可控的恐慌應該是最重要的。
關注房市 果斷出擊
人的精力真是潛力無窮,時間也真像海綿里的水。2007年,我開始關注房市,不得不承認,看房子也絕對是個力氣活,軍博、國貿的房交會上,我拿到的宣傳單足夠讓收垃圾的阿姨羨慕。另外,差不多每天都在網羅信息,有空便去現場看房,北至天通苑,南至新發地,東至酒仙橋(西邊基本沒去),都留下了我的足跡。資金有限,但還是果斷出手了。2007年6月,我贖回了所有基金,加上所有存款,勉強湊夠了首付。去售樓中心結款時,火爆的期房還是讓我大吃一驚,本來預定好的面積是88平方米,結果卻變成了95平方米,而且被告知是24層,我的心一下子隨著樓層懸上了高空。28歲的我,成了名副其實的百萬負婆(欠銀行60萬元本金,等額本息方式還款利息為40萬元)。
房子的事情告一段落,我開始定投基金,每月300元,計劃存30年,用于養老。當時市場形勢很好,可是眼光和膽子確實很不到位,只想保證本金安全,象征性地做了一點定投,忽略了錢生錢的價值。
公司轉讓 消極度日
房貸不是問題,因為自己還年輕,有夢想和闖勁,有對未來的信念。可是真的是禍不單行。先是和股東分手,隨后的法律糾紛和賠償事宜搞得我筋疲力盡。轉讓了公司,又重新回到2006年的工作模式,看著“多難興邦”(祖國多災多難的2008年)的大字,我卻無法振奮精神。無心工作,更無心理財,內心的煎熬只能靠旅游和購物來釋放,這段時間玩遍了北京的大街小巷,吃遍了胡同的各色小吃。面對朝霞與落日,我也會思索怎樣的人生才算完美,怎樣的心態才算平和。好在之前積累的很多客戶一直有單做,房貸和基本生活還能維持,只是很少去銀行,而且使用信用卡的次數開始增多。不敢多想,人生有很多事情不可預見,這也讓我有了被磨平棱角的感覺。
接觸保險 迎來轉機
很偶然的機會,從父親口中得知平安有個招牌的萬能險產品,希望我能了解一下,覺得合適可以買一份。當時的房東大姐答應帶我去參加保險公司的活動,這是我第一次接觸保險公司,對萬能險也有了一定了解。雖然和業務員商討未果,但結合自己的經歷,我覺得保險事業大有可為。合理的分配時間精力,我開始兼做保險代理,以前積累的客戶資源起到了莫大的作用,這項事業竟然做得風生水起,人生也迎來第二次重大轉折。
2008年四季度,房子交付并開始裝修,借助信用卡和父親的部分資助,終于打造好了屬于自己的溫馨的小窩。然而,金融危機開始作用于我的客戶,進而影響到我的接單與收入,同時,保險代理工作也面臨調整。整個2009年上半年都在為籌備房貸而發愁,沒有固定收入,卻有大筆支出,也讓我認識到了理財規劃的重要性。這期間,甚至動過賣掉房子的念頭(房子賣掉至少可凈賺100萬元),最終還是咬牙堅持了下來。
2009年下半年終于迎來轉機,出于興趣以及看好理財市場的前景,我開始進入綜合金融理財規劃行業。積極學習,認真工作,努力拓展人際圈子的同時,手里的資金也開始寬裕,我也開始琢磨怎么讓它升值。平時學到的理財知識派上了用場,我將萬能險的壽險保額由12萬元調整理到40萬元,加上父母以前為我買的壽險保額,剛好是60萬元(和房貸相同),減少了我內心對未來不確定以及轉嫁負債給父母的恐懼。同時,我又挑選了幾只貨幣型和股票型基金,逐步加大了定投金額,并且開始逐步累積養老資金,購買重疾險和養老險。
步入正軌 揚帆起航
2010年,生活終于有了一帆風順的兆頭,添置了一些電器與家具,又將廚房修葺一新,我也學著做飯,開始享受柴米油鹽的生活。之前的努力也開始有了回報,我被公司評為績優,得到了去韓國和中國香港地區旅游的機會,更為榮幸的是,可以到我一直向往的金融管理學院培訓進修。一帆風順不是目的,揚帆起航才是目標,經營好這份事業和自己的家庭才是最重要的。
在北京生活的幾年,讓我懂得了有付出才有回報,懂得了理財規劃的重要性,更是懂得了珍惜并享受坎坷的經歷。未來希望我的家庭能夠幸福,并實現財務自由,也希望能夠盡自己所能,幫助更多的人學會理財,學會規劃自己的財產、事業,甚至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