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全球引發強勁觀影狂潮的美國大片《阿凡達》,以其精美絕倫的3D畫面,開創了電影史上的一個新時代。毫不夸張地說,電影中有關潘多拉星球的每一個畫面都美得讓人屏住了呼吸,那種直逼心靈的視覺震撼是超乎想象的,《阿凡達》讓觀眾走進了一個全新的世界,任夢想在天空和大地之間飛翔。
經典緣自十年磨一劍
這種效果當然離不開影片本身高達3億美元的創紀錄制作成本,還有無數電腦特技的加工合成演繹。在為影片中特效鏡頭的逼真而驚嘆時,別忘了鏡頭背后導演卡梅隆一絲不茍追求最佳特效的可敬精神。你恐怕想不到他的拍攝態度精益求精到了何等地步,整個制作過程居然長達12年之久,其中經歷的艱辛忍耐和痛苦煎熬自不待言。
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同樣也是這個卡梅隆,由他執導的《泰坦尼克號》20世紀末也刮起了一股異常驚人的觀影旋風。熒幕上美輪美奐的豪華客輪,壯觀無比的宏大場面,華麗鋪陳的海上風情,巨輪沉沒的驚天動地,再加上激情澎湃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想必讓你我現在回憶起來都仍然唏噓不已,而這部影片耗費的制作過程長達整整5年。
優秀基金背后付出多
在國人熱衷的投資理財領域,也要牢記沒有天上掉下來的餡餅,世上也不會有免費的午餐。以基金為例,不說2006~2007年收益翻番的大牛市,單是2009反彈行情中不少優秀基金的良好表現,就讓基民再度分享了一場華麗盛宴,但有道是“成如容易卻艱辛”,獲得可觀收益的背后,又何嘗不是隱藏著嚴謹慎重的投資決策過程呢?
普通股民都喜歡技術分析,對各種炒股軟件很是上心。要知道,如果只要電腦軟件就能搞定投資,那么拍電影只要電腦特技就行了,還用得著對導演的人選如此挑剔嗎?很明顯,基金經理乃至基金公司整個投資團隊的正確判斷和決策,才是獲取穩健回報的關鍵。
優秀基金經理為準確投資所付出的努力,正如大片導演一樣很難為人所知曉。他們并非像人們認為的,整天坐在電腦前面看盤盯盤和看上一大堆的研究報告而已。實際上,為了考證和預測出企業未來真正的持續盈利能力,需要經常奔波于各個上市公司之間,周末出差更是家常便飯。沒有經過認真細致的企業實地考察,并在此基礎上經過嚴縝細密的投資邏輯分析,僅僅依靠炒股軟件和小道消息就做出有關股票投資價值的判斷,投資結果很難預料。
選基金看長期業績
一只優秀基金的誕生,絕不可能一蹴而就,無論是彼得·林奇還是約翰·聶夫這樣的超級明星基金經理所管理的王牌基金,都是歷經10年以上辛勞才能造就出來的。投資基金一定要選擇長期業績表現持續出色的為佳,那些偶爾曇花一現驚爆眼球然后長久表現平平的基金還是敬而遠之好。
頻繁拍片又想部部都屬精品無異于不可能的任務,投資基金如屢屢換將也難有好的回報。從歷史數據來看,市場的短期波動雖然在所難免,但長期投資不僅可以降低短期波動影響,還有助于提高總體的收益回報。反之,如果投資者過于頻繁地買進賣出,不僅需要支付不低的申購和贖回費用,更有可能因為踏空行情而不斷錯過機會。
《阿凡達》幕后的故事,正如基金長期投資背后的故事一樣,低調而踏實,漫長而辛勞。成功投資猶如優秀影片,每一個細節都需要一絲不茍地執行,如此才會有最后的驚艷登場與完美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