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裸替”是一場誤會
采訪周顯欣,她正在東北拍攝新戲《小興安嶺深處》。隔著長途電話線,她的聲音溫和謙遜。
最初,周顯欣因長相酷似鞏俐,加之在第一部非正式作品《周漁的火車里》出演鞏俐替身,圈內圈外的人就順理成章地稱她“小鞏俐”。而說起這番遭際,周顯欣有些無奈。
在電影《周漁的火車里》,鞏俐一人分飾周漁和秀兩個角色。因為需要兩個人物同時出現在鏡頭里,劇組開始在藝術院校替鞏俐尋找一個“文替”。
當時,正在中戲讀大一的周顯欣,在暑假接到老師的電話,老師希望她能夠去劇組實地鍛煉,就推薦她去接演鞏俐的替身。緣于對表演更高遠的理想,周顯欣最初對接演替身有些抵觸。但老師告訴她,這是一次實地向前輩學習演戲的機會。
在鞏俐演戲的時候,周顯欣坐在她的對面或側旁,幫助她本人搭演劇中臺詞,以分擔她一個人分飾兩角而無法在畫面中分身的技術困難。之后,她回到學校繼續學業,這時卻傳出她做鞏俐“裸替”的新聞。
周顯欣說,這種無中生有對她傷害很大,也讓她覺得憤怒。在她的演藝生涯中,唯一一次“替身”生涯被某些媒體如此誤導,這是對公眾的不負責任。她說,一個職業演員在藝術創作的過程中,要盡到演員的職責,更要為角色需要奉獻一切。以她的職業操守,她不僅不會去做他人的“裸替”,也不會讓任何人代她做“裸替”。
醫學院放飛銀色夢想
與很多漂亮的女孩一樣,周顯欣從小就極有文藝天賦。但出身在家教甚嚴的知識分子家庭,父母并不希望她走這條路。成績優秀的顯欣,在父母的期望中考進華西醫科大學。五年的醫學院生涯,遠離了父母的庇佑,周顯欣心中壓抑的藝術夢想一點點釋放出來。畢業后她跑去參加日本富士電視臺在廣州舉行的選美比賽,并捧到了冠軍獎杯。
從那時起,她做了全新的人生規劃,對文藝的熱愛使她放棄了醫生職業,全力向演藝方向發展:接拍廣告,做電視臺主持人……但是,她深知要想在演藝舞臺上拓展更廣闊的空間,僅有一張漂亮的臉和曼妙的身材是不夠的。于是,周顯欣北上京城,以醫學學士身份考取了中戲大專班。
專科畢業后,她一邊細心挑選劇本,一邊準備考研。《誓言無聲2》是她在校期間的第一部正式作品,央視的播出,為她打開一定的知名度,同時她以全校第二名的成績考取了中戲表演系的研究生,繼續念書。
2007年底,周顯欣迎來了她演藝生涯最重要的兩部作品。一部是電視劇《霧柳鎮》,一部是電影《高考1977》。說起接演這兩部戲的過程,她笑說,一部順利得讓人想不到,一部曲折得讓人不敢想,但命運始終會眷顧有準備的人。
當時研究生畢業的周顯欣已經考取了煤礦文工團,準備朝話劇舞臺發展,卻意外接到了《霧柳鎮》的導演黃建中的電話。她與黃導三年前在《風滿樓》中有過合作,她當時出演的女二號給黃導留下深刻印象。
而《高考1977》卻是屢次換角,歷經波折。直到她進組拍了三天戲,女主角人選還沒能落定。制片方考慮到周顯欣作為新人,知名度并不高,隨時都讓她做好走人的心理準備。而她卻沒有因此懈怠,反而把自己對人物的理解和想法,寫了足足七八千字的人物小傳交給導演。在開拍第四天,經過十幾位女演員競逐的女主角,終于確定由她來出演。
“如果有一天我演不動了,還可以當老師。”周顯欣這樣對本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