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互聯網站、手機網站及網絡公司數量呈幾何級爆炸式增長。網絡企業不可避免遭遇網絡知識產權的風險管理問題
今年3月15日,賈平凹、劉心武、韓寒、郭敬明、李承鵬等近50名中國知名作家聯名發出了討百度書,聲討身為中國網絡企業領頭羊的百度,使其遭受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公關危機。
風控得當但仍侵權
李承鵬、韓寒等先后發文討伐百度快速吸引社會眼球,引發社會大討論。網友使用百度文庫也并不妨礙他們認為文庫中充斥盜版文本的判斷。隨著事件的發展,輿論風向對百度明顯不利。此次事件以百度刪除侵權文學作品并推出系列整改措施而暫時告一段落。但其過程頗值得玩味,從百度事中風險管理的角度來說,其表現可圈可點。
在這次維權事件中,百度官方并未就侵害了作家權益而道歉,而只是通過發新聞稿的方式對傷害了作家的感情而表示“抱歉”。作家提出的要求——百度就侵權向作家道歉的條件從法律角度上來說并不苛刻,然而一旦百度公開承認侵權,按版權方所提的平均每次下載支付2.5元費用的話,文庫中版權作品總計上百億次的點擊量可能意味著百億計人民幣的賠償,百度無論如何是不會干的。
司法判斷也將向不利于百度的方向發展,筆者認為在法律上認定文庫侵權是沒有問題的。百度文庫和前兩年針對優酷、土豆等視頻分享網站的侵權訴訟中對視頻分享網站責任的認定可以類比。法院認為此類案件應適用“紅旗理論”,即視頻分享網站中的影視類視頻是一座座顯眼的“紅旗”,視頻網站沒有理由采取“鴕鳥政策”,對這些“紅旗”視而不見,因此視頻分享網站應承擔侵權責任。同理,文庫中的文學等作品也是一座座“紅旗”,百度文庫所稱僅提供分享平臺是對避風港原則的錯誤理解。作為通過訴訟向百度主張權利的先頭部隊,筆者代理作家朱金泰,與盛大文學一道提起了訴訟。但訴訟風險在于百度廣泛的社會影響力可能會影響判決的最終結果。現在風向陡轉,經此一役,百度也預見到訴訟判決百度敗訴的風險將大大增加,索賠案將以幾何級倍數上升。為免被天價索賠,刪除所有文學作品是最好也是唯一選擇。事實上,朱金泰就其作品《老爺子》、《趕尸筆記》與百度的侵權訴訟案件也已經達成賠償和解。
百度對刪除文檔時間點的選擇也很微妙,3月26日,百度發出承諾:在三天之內刪除所有未經授權的文學類作品。此時眾多本在觀察局勢隨時準備就手中所掌握權利的作品進行證據保全的權利人敏銳嗅到其中信息與機會,卻發現聲明時間點選擇在周六而無法聯系公證處在作品被刪除之前進行證據保全。刪除文檔后,百度僅需面臨少量已采取證據保全措施的侵權作品的賠償壓力即可。
接著百度宣布將上線“版權作品DNA比對識別”系統。現有網聯網技術足夠辨別用戶上傳的某部文檔與版權庫中的某部版權作品一致或有大量相似之處,而被認定為侵權而拒絕該部文檔的上傳。目前,Myspace.com已經采用技術手段防止用戶未經許可上傳版權音樂。YouTube采用過濾技術防止侵犯版權的視頻上傳。如拒絕采取過濾技術防止用戶上傳侵權內容也應被認定具有放縱用戶侵權的故意。顯然百度也應采用過濾技術來防止侵權內容被上傳到百度文庫,好在百度將考慮采取類似技術措施。
隔靴搔癢?
沒有作家們這一次的集體發聲,百度文庫改型之路,仍遙遙無期。改型能否取得權利方的的滿意,并達到版權方、百度、網友的多贏還有觀后效,但是畢竟開始了。然而,百度的這一系列風險控制的舉措并不徹底。
第一,百度刪除作品力度遠遠不夠,版權作品不僅僅包括文學作品,百度不應因此次是文學作品權利方主導的維權行為就僅僅刪除此類作品。此次維權已經明確了一個標桿:即文本分享網站的長文字作品,網站都不適用避風港原則,網站有版權注意義務,否則將至少承擔“幫助(上傳者)侵權”的責任。如果百度不及時刪除其他有版權的長文本文件,那針對此類作品的訴訟潮將使百度疲于應付,損失慘重。
第二,百度如仍堅持網友上傳文檔的模式,則應推出實名注冊。依據中國法律,網絡服務提供者如無正當理由拒絕提供或者拖延提供涉嫌侵權的服務對象資料的,行政管理部門可據此進行行政處罰。如無法提供侵權人的信息也將因此承擔不利后果,將冒承擔直接侵權的責任的風險。當用戶上傳的文件有可能侵犯第三方的權利時,網站有義務對用戶進行實名注冊,并在必要時向權利人提供用戶的信息,從而充分保護權利人的合法權益。
好在百度計劃推出的“版權作品DNA比對識別”系統與版權方合作計劃將削弱未執行實名注冊所帶來的負面作用。版權方提供作品的效果和實名注冊有類似效果。同時,如果百度推出收入分享計劃,則百度因直接享有銷售收益而應承擔絕對的版權審核義務,百度將沒有任何借口推脫侵權法律責任。但是基于與內容提供方的合作關系,百度足可將版權風險轉嫁至內容提供方。
第三,百度推出的“版權作品DNA比對識別”系統的效果還有待觀察。筆者曾撰文要求百度至少做到在接到權利人侵權通知后就通知所涉文檔進行技術比對,以防止被再次上傳。此次百度計劃推出的“版權作品DNA比對識別”系統可以即時審核上傳內容是否有版權問題。雖然更優化,但其效果還有待觀察,如不能有效阻止版權文本被非法上傳,則或許還有更多的麻煩在等待百度文庫。
網絡正版化將是主流
原定于3月底結束的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行動將延至6月底,國家對于知識產權保護更趨于更嚴格。對于百度文庫這個產品隱藏的法律風險,百度公司不可能不清楚。近年來針對百度侵權的訴訟,都是輸多勝少,這使得他們運營百度文庫有足夠的信心,但此次維權事件的社會影響出乎了他們的意料。而情況又并不是很糟糕,百度文庫維權事件發展至今似乎對企業總體經營沒有任何影響,股價甚至創出了新高。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互聯網站、手機網站及網絡公司數量呈幾何級爆炸式增長,網絡世界具有信息傳遞速度快的特點,也帶來網絡版權保護的新課題。全國各地法院審理的網絡知識產權案件所占知識產權案件的比重急劇上升。網絡企業不可避免遭遇網絡知識產權的風險管理問題,很多網絡企業在生長初期為占領更多的市場份額,往往甘冒巨大的法律風險,以待茁壯成長以后再逐步改善,優酷、土豆初創之時網站上存在大量未經許可而被上傳的影視劇,直至上市前夕才逐步清除。而他們還是市場的幸運兒,不幸如天線視頻等網站經營者甚至被刑事調查。
另外,筆者注意到,與開發者分享收益的蘋果APP STORE上也充斥著大量盜版內容,蘋果在中國“入鄉隨俗”,懶于審核開發者上傳圖書應用的權利證明,放任侵權。筆者相信,針對蘋果的維權也無需等待太久了。
(作者系上海匯錦律師事務所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