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人大代表,不僅要做好本職工作,還要盡心盡責當好代表,敢于為民鼓與呼,善于為民辦實事……”談起這些年的履職心得,杭州市上城區十一、十二、十三屆人大代表,上城區紫陽市容環衛所所長曹天云侃侃而談。
“低調做人,高調做事”是曹天云的座右銘,也是筆者采訪時他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可他留給筆者印象最深的,還是他敢啃“硬骨頭”的精神。為了推動杭州市政府建造環衛停車場、搬遷垃圾中轉站,他連續10年鍥而不舍地提建議、找部門,直至問題最終徹底解決。而在當地選民心目中,他則是一個“不論大事小事,都能叫得應”的好代表。
十年磨一劍,垃圾運輸車停車難終解決
每天凌晨4點左右,杭州固廢直運有限公司的一輛輛清潔直運車,就會從半山天子嶺駛向杭州主城區各個垃圾收集點,將一車車的垃圾運走。這種簡單、快捷、方便的垃圾清潔直運方式,不僅提高了作業效率,還縮短了垃圾存放時間,避免二次污染。而這一創新舉措的推出,也使曹天云關注了10年的垃圾運輸車停放難問題得到了徹底解決。
早在1999年曹天云第一次當選人大代表時,為了拉近與選民的距離,他挨家挨戶上門向選民分發精心制作的便民服務卡,上面印有“有困難 請找我”和他的聯系方式。沒想到這一招還真管用,之后便不斷有選民上門或通過電話向他反映問題。
“反映比較集中和突出的,也是最棘手和令人頭痛的,就是有關垃圾運輸車的停放問題。”時任上城區湖濱市容環衛所所長的曹天云,對此也有一肚子苦水。
原來,由于沒有專門的環衛車停車場,數十輛大大小小的垃圾運輸車每天作業結束后,都只能見縫插針地停放在馬路邊、弄堂里、小區里,不僅給周圍居民造成了噪音、環境的雙重污染,還嚴重影響了市容市貌。對此,很多群眾意見很大,時常發生扎破垃圾運輸車輪胎、敲碎運輸車反光鏡等情況。
在2000年初的上城區人代會上,曹天云向大會提交了《關于要求解決環衛作業車輛停放難問題的建議》。
領辦該建議后,上城區政府立即責成相關職能部門予以協調解決。可由于上城區區域面積小,湖濱地區又毗臨西湖,寸土寸金,要造一個環衛停車場談何容易。
2001年,在上城區十一屆人大四次會議上,曹天云再次提出該建議,要求政府早日解決環衛作業車輛停放難問題。上城區人大常委會也將此作為當年議案建議辦理“回頭看”的跟蹤督辦件進行重點督辦。可由于經費、土地審批等問題,該建議最后仍以無果告終。
隨著時間的推移,環衛車輛無“落腳之地”的矛盾,也波及到了上城區的其他市容環衛所。截至2001年底,整個上城區已有百余輛環衛車因無處停放而“露宿”街頭。為此,在2002年的上城區人代會上,曹天云提出了《關于建造環衛立體停車庫的建議》,要求區政府加快進度,早日破解環衛作業車輛停放難問題。后來,該建議又由于政策、總體規劃等原因,再次被擱置。
“問題不解決,決不撒手。”在接下來的7年時間里,曹天云除了繼續在人代會上就此提建議外,還充分利用各種機會向杭州市人大常委會、政府部門強烈要求早日建造環衛停車場和搬遷垃圾中轉站。
隨著各方面條件的日益成熟,2009年9月,杭州市政府終于決定啟動垃圾“清潔直運”新模式,規定所有的垃圾由垃圾壓縮車直接運送到城郊的垃圾處理場。根據計劃,2011年9月前,杭州市區的6個主城區將全部實現垃圾“清潔直運”。
這樣一來,昔日臭氣熏天、惡臭難聞的垃圾中轉站,將逐步改造成垃圾直運電動車的充電站和停車場;當初又臟又臭、隨意停放的垃圾運輸車,也將全部由外觀漂亮、干凈整潔的全密封壓縮車取而代之。而且,由于這些車輛夜間將全部停放在主城區外,垃圾作業車停放難問題也隨之得到徹底解決。
三年解一難,污水管道“腸梗阻”終通暢
2006年,曹天云被調至上城區紫陽市容環衛所擔任所長。相比湖濱地區而言,紫陽地區地處城郊接合部,不僅老小區多、外來人口多,而且基礎設施差、市政設施老化,居民對市容環境衛生方面的意見比較多。
上任伊始,在參加上城區人大常委會組織的“代表進社區”活動時,多位選民向曹天云反映了一個困擾他們多年的“老大難”問題——望江路75號時常污水滿溢。
“望江路75號一帶的地下污水管網因未與主管網連接,導致位于江城路與望江路交叉口的化糞池時常發生污水滿溢現象,嚴重時污水還會直接倒灌進底層居民家中。”提起這件事,時任紫陽街道辦事處副主任的陳學友仍記憶猶新。他說,每到夏天,這一帶常常奇臭難聞,過往行人紛紛繞道而行,附近商家、居民更是怨聲載道,上訪、投訴不斷。
為此,杭州市、上城區和紫陽街道都曾專門組織有關部門開過協調會,環衛工人也曾用吸糞車抽過,可治標不治本,這個問題始終沒有得到徹底解決。
得知這一情況后,曹天云一邊安排環衛工人繼續每天不停地抽污水,一邊積極深入社區、物業公司和相關職能部門開展調研。2006年下半年,他以閉會期間建議的形式,要求有關職能部門積極回應群眾訴求,早日根治望江路75號的污水管道“腸梗阻”問題。
在2007年初召開的上城區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上,曹天云再次就此問題提出建議,要求政府部門加快道路整治步伐,盡快破解這一民生難題。
然而,由于該建議涉及部門多,職能交叉,該建議辦理始終停留在“文來文往”狀態。
功夫不負有心人。2008年,當曹天云第三次提出《關于要求徹底改造望江路75號至中河南路口污水管道的建議》時,上城區城管辦終于答復:杭州市建委已同意將建國路納入當年的道路整治工程項目,這一帶的市政污水管網將一并考慮實施。
2008年8月,望江路75號的地下污水管網正式接通主管網,“腸梗阻”問題得到了徹底解決,當地群眾也終于去除了這塊心病。
就這樣,在10多年的履職生涯里,曹天云以自己的執著和努力,為選民解決了一個又一個“老大難”問題。說起自己連續三屆當選區人大代表的履職經驗時,曹天云笑著說:“首先要自信,既要相信自己有為民代言的能力,也要相信政府有解決問題的決心和實力;其次,只要是跟選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就沒有大事小事之分,一定要全力以赴為他們代言,直至問題得到解決。”
這就是曹天云,敢啃“硬骨頭”的曹天云,選民眼中“不論大事小事,都能叫得應”的曹天云。
曹天云小檔案
被譽為“城市美容師”的曹天云,在環衛工作崗位上一干就是30年。一直以來,他始終以打造“最清潔城區”為目標,奮戰在保潔一線。
在曹天云擔任杭州湖濱市容環衛所所長期間,湖濱市容環衛所在全市范圍內率先啟動了垃圾收集機械化、垃圾容器密閉化、住戶個體戶垃圾袋裝化的“三化工作”,并先后被評為“杭州市三星級環衛所”(最高星級環衛所)、“杭州市文明單位”、“浙江省城市市容環境衛生工作先進集體”。在他擔任紫陽市容環衛所所長期間,該所不僅扭虧為盈,摘掉了“后進”帽子,其經濟效益和業務成績還躍居上城環衛系統前列。
與此同時,曹天云本人也先后被評為浙江省勞動模范、杭州市勞動模范、市級“優秀城市美容師”、上城區“優秀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