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以為最大的危險在于腐敗。而要消除腐敗的土壤還在于改革制度和體制。我深知‘國之命,在人心’。消除人民的怨氣,實現人民的愿望就必須創造條件,讓人民批評和監督政府。”
3月14日上午,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記者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回答記者提問時說。
“我覺得每個人血管里都應該流著‘道德的血液’,政府也是如此。如果開發商‘道德血液’不夠,政府應該幫他們輸血!房價高,政府有沒有原因呢?你的土地出讓金高不高?如果高,也得查查道德的血液夠不夠。”
3月3日,央視名嘴、全國政協委員崔永元接受記者提問是否“覺得開發商身上有道德的血液”時,如此回答。
“紀檢部門既要當‘啄木鳥’,‘吃蟲子’、‘紅牌’拿下,也要當‘預警員’,及時‘黃牌’警告、‘吹哨’叫停。”
四川省委書記劉奇葆在省紀委九屆七次全會上講話。他說,腐敗分子主要發兩種財,一種是發國難財,一種是發建設財。
“在我看來,大學生和民工誰的工資過低都是不合理的。一個分配制度公平的社會,尊重知識是必須的,但同樣必須的是尊重勞動。”
針對“大學生工資高過農民工是天經地義”的說法,江蘇衛視主持人孟飛在博客中如此點評。
“黃埔軍校的大門上掛著一副對聯,寫著‘升官發財,請往他處;貪生怕死,莫入此門’。這句話,今天我們共產黨的干部都應該做到。”
全國人大代表、徐向前之子徐小巖中將“兩會”期間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
“我們也不要鼓勵我們農村的孩子去上大學,因為一旦農村孩子讀了大學,就回不到自己的家鄉,回不去自己的家鄉就是一個悲劇。”
3月7日,全國政協委員無黨派聯組的分組討論上,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中華民族博物館館長王平語出驚人。她表示,目前大學生求職不易,農村孩子上大學后可能找不到工作,反而因學返貧。“一邊是就業難,一邊是農家子弟不愿返回農村,只有蝸居在城市。”
“哪怕我說錯了,或者說得不夠客觀,我也會去說。因為我是人大代表。我代表的是百姓。對,或錯,都是百姓的一種聲音,都需要傳遞。如果,我認準我是對的,我就會堅持下去。”
有“炮王”、“社會良心”之稱的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醫學會會長鐘南山自嘲“經常‘撈過界’,得罪人”。他連續五年在全國兩會都是新聞焦點、媒體紅人。
“牌子掛不掛兩可,掛在門上更應該掛在心上。”
山東省曲阜市許多機關單位都掛著“馬上就辦辦公室”的牌子,有網友這樣評價。
“人大代表應該多接地氣。只有身子與群眾拉近距離,群眾的心才會與你更近,才能掌握最真實的情況。”
江西省吉安市委書記周萌談擔任全國人大代表的感受。
“改革30多年,我們已經收獲了很多的幸福,如實施社會低保、免除農業稅、義務教育、改善住房等等。但幸福不說跑不掉,不幸福不說不得了,那是矛盾,是隱患,會影響民心,影響科學決策。”
3月15日,《人民日報》發表梁衡的《靜觀幸福熱》文章,稱“當我們大談幸福時要看一看還有哪些人不幸福”。
“一個小感冒要花上百元,許多老百姓對此已‘當怪不怪’,但是安裝一個心臟支架,患者要支付比出廠價格高數倍甚至十幾倍的錢。”
全國政協委員、西安協同醫院院長董協良在提案里揭露醫療器械市場上存在的黑幕,稱 “一個國產的心臟支架,出廠價不過3000元,可到了醫院便成了2.7萬元;一個進口的心臟支架,到岸價不過6000元,到了醫院便成了3.8萬元”,并痛斥“9倍的心臟支架暴利已經超過了販毒”。
“要較好地解決分配不公問題,重要的是要解放思想,即分析問題和思考辦法要從‘公要多一些,私要少一些’、‘計劃要多一些,市場要少一些’、‘公平主要由政府來調節,并且需要政府包’等傳統的思維定式中解放出來。”
3月15日,中央黨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在《新華日報》發表題為《收入分配改革要解放思想》的文章。
“今年是省市縣鄉四級黨委換屆之年,各級領導干部要按照胡錦濤總書記的要求,以黨和人民事業為重,加強黨性修養,正確對待個人進退留轉,做到‘進’者奮發有為,‘退’者心情愉快,‘留’者意志不衰,‘轉’者迎接挑戰。”
3月20日,浦東、井岡山、延安干部學院舉行春季開學典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組部部長李源潮出席并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