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拆遷條例”:房屋征收先補償后搬遷
2011年1月21日,備受社會矚目的《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向社會公布并施行。條例涵蓋了拆遷補償、公共利益的界定、征收程序、強制搬遷等問題。
條例規定:“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征收國有土地上單位、個人的房屋,應當對被征收房屋所有權人給予公平補償。”同時以列舉的方式對“公共利益的需要”進行了詳細界定。
條例規定了政府具有公告、聽證的義務:“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對征收補償方案進行論證并予以公布,征求公眾意見。征求意見期限不得少于30日。”“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將征求意見情況和根據公眾意見修改的情況及時公布。因舊城區改建需要征收房屋,多數被征收人認為征收補償方案不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由被征收人和公眾代表參加的聽證會,并根據聽證會情況修改方案。”
條例對補償問題進行了規定:“實施房屋征收應當先補償、后搬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采取暴力、威脅或者違反規定中斷供水、供熱、供氣、供電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遷。禁止建設單位參與搬遷活動。”
此外,條例還規定:“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由被征收人協商選定;協商不成的,通過多數決定、隨機選定等方式確定,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山東:立法保障“公交優先”
2010年11月,山東省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山東省道路運輸條例》,條例將于2011年3月1日起施行。
在城市公共交通客運方面,條例體現了“公交優先”的原則,規定:“城市人民政府應在財政政策、資金安排、城市規劃、用地保障、設施建設、交通管理等方面支持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確保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導地位,鼓勵公眾選擇城市公共交通出行。”
同時規定:“新建、改建、擴建居民小區、城市道路和大型公共活動場所等工程項目,應當將公共汽車停車場、中途停靠站、首末站等城市公共交通設施作為配套建設的內容,合理規劃,科學設置,實行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竣工、同步交付使用。”
條例還規定:“城市人民政府應當根據運營成本等因素確定城市公共交通票價;票價低于正常運營成本的,城市人民政府應當給予補貼。”
在出租汽車客運管理方面,條例規定:“設區的市或者縣人民政府確定新增出租汽車運力,應當召開聽證會,聽取有關方面的意見。對新增出租汽車運力指標的投放,應當采取公開招標的方式依法進行。”
在機動車駕駛員培訓管理方面,條例規定:“機動車駕駛員培訓單位不得采取異地培訓、惡意壓價、欺騙學員等不正當手段開展培訓活動,不得允許非本單位的教練車輛以其名義進行機動車駕駛員培訓活動。”
湖南:立法讓募捐箱透明
2010年11月,湖南省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湖南省募捐條例》,條例將于2011年5月1日起施行。目前,國家尚未制定關于募捐活動的專門法律、行政法規,該條例是國內對募捐活動進行規范的第一部地方性法規。
條例設計了四次強制公開制度,意圖“把募捐放到玻璃箱里操作”。
一是募捐人信息公開。條例規定:募捐人必須每年在其網站和政府民政部門網站公布募捐人的基本情況、募捐財產管理和使用情況、年度工作報告、財務會計報告和審計報告等相關內容,明確政府主管部門監管職責,保障社會公眾和捐贈人、受益人的知情權。
二是募捐方案公開。條例規定:募捐人在開展募捐前,應當制定包括募捐目的、時間、地域、方式、財產使用計劃以及工作成本列支計劃等內容的募捐方案,并報當地民政部門備案。
三是募捐財產情況公開。條例規定:募捐人應當在募捐方案確定的募捐期限屆滿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在募捐人網站和民政部門網站發布募捐情況公告書,公告包括募捐財產的種類及數量,捐贈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及捐贈財產的數量、價值等內容,接受社會公眾的監督。
四是募捐財產使用情況公開。條例規定:募捐人應當在募捐財產使用期限屆滿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在募捐人網站和民政部門網站發布募捐財產使用情況公告書,其中應當包括財產總額、募捐財產使用情況明細、工作成本列支情況明細等內容。在受益人集中的鄉村、街道,還應當將募捐財產分配使用的有關情況明細張榜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