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物學實驗是生物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2003年正式實施新課程標準以來,我省生物實驗教學現狀如何是值得探究的;已有的調查實驗教學現狀的碩士論文共4篇,數字期刊1篇,但是還沒有人對整個山西省的實驗教學現狀做過調查,也沒有對山西貧困縣的研究。因此,筆者特針對山西部分貧困縣開展此次調查。調查內容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生物實驗室儀器設備配備、實驗課時安排等。
關鍵詞:新課標;生物學;實驗教學;現狀
一、前言
生物學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實驗教學應該成為中學生物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國2003年頒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強調了4個課程理念,即:提高生物科學素養;面向全體學生;倡導探究性學習;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其中對實驗的要求主要體現在要求學生初步學會生物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發展科學探究能力,具有較強的生物學實驗基本操作技能,能夠正確使用一般的實驗器具,掌握采集和處理實驗材料,進行生物學實驗的操作,掌握生物繪圖等技能,提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二、方法
1.樣本
本研究樣本來自山西師范大學生命學院四年級即將畢業的學生,他們有半年的實習教學經驗,實習地就是山西各個貧困縣。
2.工具
采用自制的調查問卷,經多名優秀教師評閱,多次校正,最后定稿。
3.實施
使用調查問卷對110名大四學生施測,施測時間為2010年6月。發放問卷110份,回收110份,回收率100%。有效問卷100份,有效率為90%。
4.數據比照
三、結果及討論
1.實驗室顯微鏡配備不足
生物實驗室是生物學教學的基礎,也是學校基本辦學條件之一。在我省,貧困縣高中實驗室儀器設備配備不足主要表現在:原來的一些儀器實驗設備已經陳舊破損,得不到適當的保養更新。以生物實驗最基本的儀器——顯微鏡的使用和更新情況為例,調查結果顯示如表1:
很明顯,“多人共用一臺”顯微鏡的概率為56%,占到調查學生人數的一多半;而占到30%的“二人共用一臺”則占到調查人數的第二;“每人一臺”的概率為14%,位列第三,是最不理想的情況。由此可以發現,一是大部分學校原有實驗條件已不能適應新的教學改革。二是新課標新課程中所增設的實驗儀器補充不及時,甚至沒有補充。
2.實驗課時安排不足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為例,其必修的3個模塊中共有25個實驗,以三個模塊共108個學時計算,實驗的課時比率約為23%,而美國的生物實驗課時數在教材中所占比率為40%~50%,與美國相比,我國生物實驗課時數明顯偏少。而在調查中發現,由于課時緊張,選做類實驗基本上不開設。例如,調查發現,高中生物選修二中豆腐乳的制作一節,100%的教師都說沒有開設。具體是什么原因,還有待進一步調查研究。
3.思想觀念不夠重視
(1)領導不重視生物實驗教學,甚至不夠重視生物教師的工作
此問題研究結果主要包括以下幾點:一是學校對生物實驗室建設及儀器設備的購買不及時,這個問題已經在上面談到。二是資金投入還是不夠。在問卷設計中,關于費用的使用情況如表2:
由此可見,材料購買資金充足僅占7%,不夠用或者根本無經費的占到總數的63%。這些數字充分說明實驗經費的嚴重不足。且通過訪談了解到,有個別學校把本來已經確定的用于生物實驗的資金挪用到別的課程使用。三是教師總體的社會肯定及承認度相比較其他學科,還是沒有明顯的提高。比如,評優評先進時,傳統意義上的“主課”教師的優先權很明顯,生物教師總是在后面排隊等候等等。
(2)生物教師的教學觀念還沒有轉變過來,還不能適應新課改的要求
在調查中發現部分教師對自己的角色定位還存在偏差。例如問題“您認為教師在實驗教學中的作用是:A.教師應是實驗的示范者、組織者與管理者;B.教師應是學生實驗的引導者與合作者”,回答顯示如表3所示:
新課改重視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造力,注重參與實驗過程以及實驗方法的掌握。所以,在新課改的大環境中,教師也要轉變以往的教學觀念,把自己的角色定位為學生實驗的參與者、合作者,多讓學生動手做實驗,這樣,教師也可以在教學過程中不斷進步,不斷收獲,成為新課程實施過程中優秀的教學生力軍。
(作者單位 山西師范大學生命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