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新課改的教學方式主要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也就是說,要求老師切實更新教育觀念,讓學生充分動口,動手,動腦,學會動手操作,學會歸納總結,自主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獲取新知識。教學的真正意義,在于讓學生理解學習的過程,知道學什么,明白怎樣學。要想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能夠自主的學習。那么,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呢?
一、要讓學生懂得學習的責任感
現在學生生活條件,學習條件非常好,卻缺乏前輩們吃苦耐勞的精神,讓學生們認識到自己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肩負著祖國繁榮昌盛的重大使命。隨著社會競爭的日趨激烈,他們將面臨生存和發展的巨大壓力。從而使學生明白學習既是未來社會的需要,也是未來自我生存和發展的需要。
二、要從多方面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愉快學習的內在動力。如果學生只有學習的責任感而無學習興趣,那么學66a2590fa08b0cd7c223e0202b564f00習就會變成一種苦差事,成為學生的一種沉重的心里負擔。所以,教師應不失時機地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才能自主的愉快的積極學習知識。這樣,學生不僅學得會,而且學得快,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在引課時,用多種方法設趣導入新課,并且用懸念引發興趣。例如,在學習“數的乘方”時,從課本的練習題引入,把一張厚為0.1毫米的紙,折疊20次,它的厚度是多少呢?相當于13層樓那么高,這樣用懸念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學生學習熱情很高,也非常認真,并很輕松的學會了這節課的知識。在講課時運用教具,學具,多媒體,讓學生多種感官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要為學生設計自主的學習方式
1.學生自己能學會的,引導學生自學
數學教材編排的特點是由淺到深,由易到難,螺旋上升。對于一些比較容易或淺顯的教學內容,可引導學生自己去學。一般來講,年級越高,課堂教學也應該越開放,凡是學生自己能夠探索得出的,老師絕不代替;凡是學生能夠獨立發現的,老師絕不暗示。
2.新舊知識有直接聯系的遷移類比時誘導學生學
數學是一門系統性很強的學科,任何新知識的學習總是在學生原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的。可利用知識的遷移規律,找準新舊知識的連接點和新舊知識的生長點誘導學生,利用舊知識去學習新知識。
3.學生難以理解的要點撥指導
對于一些稍難一些的內容,可以適當創設機會,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例如:探索規律公式時,都是通過餐桌擺放與坐的人數得出規律的。
4.學生獨立學習有困難時,小組合作互幫互學
學生個性有差異,在獨立學習過程中也有差異,困難的學生存在的困難點也不一樣。我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把困難生分配到各小組內,互相幫助學習。這樣優者在幫助同學的同時也鞏固了知識。這樣學生的學習勁頭更大。教師抓住這個環節,學生不僅學習的積極性很高,而且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教學效果。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斷開拓進取,積極探索,讓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目的就是讓學生在有限時間內盡可能多的學會并掌握獲取知識的方法,為適應未來社會發展需要奠定良好的基礎。
(作者單位 河南省濮陽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