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試教育”的教師觀認為,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是真理的壟斷者和宣示者。教師是教學的主體,在課堂中唱主角,處于中心地位,是課堂的主宰。師道尊嚴,教師至高無上,有著絕對的權威,隨心發號施令,目中無人,而學生的獨立人格和尊嚴得不到尊重,其結果不言而喻。“應試教育”的教學觀認為,教學就是傳遞和接受的過程,在教學中,教師負責教,學生負責學,教學就是教師對學生單向的“培養”活動。在這種教育下,學校成了為分數和升學而較量的“競技場”,成為一臺按固定模式鑄造人的“教育機器”,教師成為鑄造標準件的“陶工”,學生變成按標準加工的“原件”和被任意擺布的“木偶”,同時缺乏獨立性,又缺乏積極主動性,即喪失了生動活潑的天性。在教學活動中,學生只是知識被動的接受者和吸收者。“應試教育”把學生當成被加工的對象,學生處于被動、從屬的地位,是教學的配角。為了升學,他們考試、考試、再考試,他們沒了自主性和獨特性,沒了自己的個性。如何在語文教師培訓工作中提升綜合素質呢?
一、轉變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確立正確的價值觀、教學觀、質量觀、教師觀、學生觀和人才觀
教師不只是知識的傳授者、管理者和執行者,而且是學生發展的促進者、引導者與研究者。作為促進者,教師應幫助學生確定適當的學習目標,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策略和發展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作為引導者,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堅信每個學生都有學習的潛力,尊重差異,尊重多樣性,尊重創造性。作為研究者,教師應時刻注意把學生作為研究的對象,不但要考慮教什么和怎么教的問題,而且要思考為什么教的問題。重視學習積累,并不斷向有關專家和有經驗的教師請教,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創新教育教學思想,自覺地改革自身的教育教學方法,實現教育教學的最優化。
學生不是知識被動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而是知識的建構者。學生是有著完整的人的生命的表現形態、處于發展中的、以學習為義務的人,且是一個活生生的、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人。只有通過自主的知識建構活動,學生的創造力、潛能、天賦才能得以發揮,情意得到陶冶,個性得到發展。因此,我們要一切以學生為本,心中裝著學生,裝著每位學生的喜怒哀樂、身心健康、人生幸福。改變“目中無人”的現狀,把學生看成是學習的主體、學習的主人。教學中關注學生的興趣,力求從學生實際出發,從學生生活入手,注重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處事、學會做人。
二、加強教師人文素質的培養,提高教師綜合素質
教師是實施人文教育的關鍵,也是培養學生成為具有較高人文素質人才的關鍵。正所謂:“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有令不行”。教師的榜樣作用對學生的影響遠比教師向學生傳授的知識影響深遠。人文教育對教師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師除了師德高尚、業務能力強外,還要具備較高的人文素質,增強自身的人格魅力,為社會培養出真正高素質的人才,以適應新時期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需要。為此,教師必須加強人文素質的培養和綜合素質的提高。首先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了解本專業的前沿問題和發展方向,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拓寬自己的知識面,教師要用高尚的人格、淵博的知識來贏得學生的尊敬和愛戴。
三、教師要為人師表
教師要對學生進行人文精神教育,教師本人首先要具備較高的人文素質:
1.豐厚的人文知識底蘊
具備基本的人文知識,是人文素質最基本的要求。教師要教給學生人文知識,自己首先必須具備豐厚的人文知識。
2.人文價值觀
對教師而言,人文價值觀的核心就是尊重學生的價值,時刻把學生利益放在首位,樹立人本主義的教育觀。因為人本主義教育觀將人的發展完全置于人性的充分養成之上,置于個體各種潛能在后天的充分實現上。我們應教育學生如何做人,如何做高尚的人,做一個有益于國家和人民的人,實際上這便是人生價值觀的教育,即要求把人文知識上升到價值觀的高度予以重視。
3.人文品格
只有精神才能培育精神,只有偉大的靈魂才能塑造學生高尚的靈魂。教師人格是做人的基礎,也是高尚師德的基礎。其教育力量遠遠超出了個人意義,因此,教師要具有高尚的人格。有責任心,有使命感,有不為物誘的犧牲精神,對學生有愛心、耐心、恒心,同時胸襟坦蕩,為人樂觀,言行一致,待人誠實、謙遜,公正無私。
4.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人文關懷
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人文關懷主要表現為教師對學生及學生利益的充分關切。主要體現在:(1)對學生的尊重。尊重學生就應尊重學生獨立的人格,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善于傾聽學生的意見,尊重學生的不同見解。(2)愛學生。愛學生就要愛護學生的心靈,愛護學生的成長,以尊重、信任、平等的態度對待他們。這就要求教師要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既要接納好學生,又要接納后進生,相信他們都有自己的個性、潛能,相信他們都能成功。
總之,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為了扎實推進素質教育,進一步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教師在培訓中就需要特別注意人文素養和綜合素質的提高。
(作者單位 河北省磁縣教師進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