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的世界是一個充滿競爭、鼓勵創新的世界,這樣就使得培養創造型人才成為了教育發展的趨勢。同時,這也是教育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重要任務。
今天的學生,是21世紀國家建設的主力軍。他們的創新能力如何,直接關系到國家未來的發展。因此,今天的教育,應在各門學科中,有意識地滲透創新意識,一點一滴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地理教學是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提高民族素質、開發中華民族創造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在地理教學中既要加強地理知識的傳授與實踐,又要注意培養學生和發展學生的創造力。
一、以語言吸引人,創設真切的地理意境
語言是教師傳授知識,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工具。地理學科是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交叉學科,綜合性強,知識內容豐富,而大部分知識是學生沒有也不可能親自經歷的,這就要求地理教學語言不僅要做到科學、準確、清晰,而且能靈活運用語言的藝術,如適當地加上一些諺語、詩詞、成語、歌訣等趣味語言,不但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還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創設地理的意境,喚起學生的形象思維,充實地理表象,使學生聽課時如同身臨其境,聽后心馳神往,回味無窮,從而開拓學生的思維能力,也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如在講授《世界地理》(上冊)“七大洲、四大洋”內容時,用“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太平大西洋,印度北冰洋”,既簡單又好記,重點也得到深化理解;用“早穿棉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來講述氣溫的日變化。這些趣味語言的運用,對地理課堂教學會產生良好的效果,使本來枯燥無味的地理課變得生動、活潑、有趣,學生也易于接受和掌握地理知識。
二、以情感打動人,創設隨處可成功的機會
“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苯處煂W生的愛,是打開學生心靈的鑰匙,是通往學生內心世界的橋梁,是點燃學生心中自尊和進取的火種。為此,教師應努力營造出師生親密無間的和諧氛圍,像春風雨露般滋潤學生的心田。因而在每一個課堂提問中,只要學生舉手回答,無論正確與否,首先肯定他們肯動腦筋、勤于思考的精神。值得注意的是對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舉手時,多給他們表現的機會,增添一份自信與參與的興趣。老師的關心和鼓勵似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特別對普通中學來說,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比較多,因此,情感教育顯得特別重要。所以說,濃厚的興趣是成功的向導,堅定的信念是勝利的保證,也是創新意識形成的前提條件。
三、以科技輔助人,增強學生的創造力
多媒體輔助教學,是一種把文本、圖形、圖像、視頻影像、動畫、聲音等表現信息媒體的優化組合,并通過計算機的綜合處理和控制,完成一系列人機交互式的操作。作為地理學科來講,多媒體輔助教學尤為重要,因為它具有形象、生動、逼真、直觀的特點。廣泛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有利于優化地理課堂結構,使課堂素質教學達到更高境界,從而豐富和完善素質教育。
目前,VBHt3/sUdVZElrdY3Bj2t/vRxZ19frZkvFKc+7cRA+k=多媒體輔助地理教學的利用越來越廣,并隨著家庭條件的日益富裕,家庭電腦的普及,因特網與校園網的并軌,當務之急是制作出更加精美,更加有趣的地理教學軟件,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從中有“學”、有“思”、有“樂”、有美的享受,有理想、思維的啟迪,也有知識的傳播,品德的熏陶,以便改變重“教”輕“學”、重“講”輕“思”、重“灌”輕“趣”、重“知”輕“智”這種現象。如在講授“地球公轉”時,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通過改變地球運動的條件:(1)黃赤交角增大或縮小,地軸的方向不變;(2)黃赤交角不變,但地軸方向變動;(3)黃赤交角為零。這樣,可讓學生思考在不同條件下產生的不同結果。學生在聯想、分析和發現這些假想運動與現實中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變化規律不符的同時,思維能力得到了訓練。因此,在地理教學中應用多媒體,能激發學生研究新情況、發現新問題、提出新構想的熱情,引發學生探索自然和社會的動機及興趣,從而增強學生的創造力。
另外,通過開展各種課外活動,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學生思維受到啟迪,擴大了知識面,增加了信息量。只有這樣,才能改變“紙上談兵”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觀察、聯想、分析、判斷、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綜合創造力。
?。ㄗ髡邌挝?河北省藁城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