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接管的這個班多數同學很聽話、懂事,而且善解人意,班內的幾個調皮鬼我也在開學初就逐一找他們進行了交談,又施展了一回我的攻心術,以期我這個班主任能天天少點麻煩事,過過太平日子。哪曾想,沒過幾天,其中一個叫侯超的學生就不安分了。
這天中午,我正在辦公室批改作業,班長就來告狀了——侯超與彭茹在教室嬉鬧,侯超把老師放在教室的三角板給摔壞了。我一聽就氣不打一處來:“這個侯超,不但學習差,而且整天一副沒心沒肺的樣子,真不讓人省心,今天得好好教訓教訓他!”我立刻來到教室找到侯超,劈頭蓋臉就是一頓訓斥。這時,其他學生也紛紛圍攏來數落侯超的不是,有些同學還義憤填膺地向我控訴起侯超以往的種種劣跡來了,侯超成了眾矢之的了。剛開始他還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在為自己辯解,但看到我與其他同學這種群起而攻之的陣勢,終于寡不敵眾,“哇”地一聲哭了,邊哭邊說:“反正我已經習慣了,不管什么事,每次老師、同學全都認為是我的錯,三角板我出錢賠!大不了就是挨我媽一頓打。”聽了他的這番哭訴,我立刻冷靜下來了,尤其是他說的“反正我已經習慣了,不管什么事,每次全都是我的錯”使我的心受到了震動——原來侯超并不像我想的那樣“沒心沒肺”。“我已經習慣了”這句話便是他有思想、有切身體會的有力證明!是呀,他已經習慣了被別人誤解、冤枉、甚至背黑鍋;習慣了破罐子破摔……想到這些,我便為我剛才沖動、武斷的言行感到后悔。于是,我馬上示意其他學生走開,我拍拍他的肩膀,讓他坐下,我也坐在他身旁,和顏悅色地對他說:“對不起,剛才老師太沖動了,沒問清楚事情真相就亂下結論,把責任全推給你了。現在,你給我講講到底是咋回事好嗎?請相信我,我絕對會公正處理這件事的!”他聽到我這樣說,就不再哭了,情緒也慢慢平靜了。就一五一十地把事情的原委講了一遍。我又叫來彭茹,讓她也把事情經過說了一遍,結果和侯超說的一樣,并且我還從他倆的述說中聽出,彭茹也有錯,我當場便批評了彭茹:責怪她剛才還與其他同學一同說侯超的不是,完全是在推卸自己的責任嘛。遇事應先檢查自己,不能只想著為自己開脫而一味地指責別人。此時,侯超一見這情形,馬上說:“老師,三角板是在我的手里摔壞的,我一個人賠就行了,我以后不會再和別人瞎胡鬧了。老師,三角板你幫我從城里買,好嗎?”看著他那還帶著淚痕的臉龐,聽著他不帶任何情緒的話語,我知道,他這才是在真心實意地在向我認錯。我說:“三角板我可以幫你買,但錢得根據你們兩人責任大小,由兩人合出。你出一多半,彭茹出少半,你看行嗎?”“行!”“行!”他倆都痛快地答應了。
我立即回到辦公室撥通了侯超家的電話,因為我了解到,侯超的爸爸常年在外打工,一年半載難回一趟家,而侯超的媽媽教育孩子的方式簡單、粗暴,遇事根本不聽孩子解釋,動不動就是一頓打,罵那更是家常便飯了。我把剛才發生的事,包括我的處理決定都如實告訴了侯超的媽媽,同時再三叮嚀她:“侯超回家要錢時你千萬別打他,男孩子家好動、淘氣,又有誰家的孩子不犯錯的?多給他講講道理,打罵是解決不了根本問題的!”打完這通電話,我這才如釋重負,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從這次“三角板事件”中,我深刻體會到:在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能把孩子當做沒有思想,沒有尊嚴,任人擺布的木偶,要靜下心來,用心靈去傾聽他們的心聲,給他們說真話、傾訴的機會。可我們多數時候受思維定勢的影響,或被表面現象所蒙蔽,有時還帶著可怕的有色眼鏡去看待稚氣未脫的孩子們。這就造成了我們在處理學生之間矛盾糾紛的時候,人為地造成了一些“冤假錯案”。這直接導致了我們實際的教育效果與我們所期望的教育目標背道而馳。
現在,每每面對我的學生時,我都會在心中暗暗地、一次次地提醒自己:“孩子們,我會用心靈去傾聽你們的心聲的!”
(作者單位 陜西省西鄉縣柳樹鎮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