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質環境數據中心建設
1.1環境數據管理目錄體系地質建設。研究具有時空分布特征的地質災害、地下水地質環境、礦山地質環境、地質遺跡等數據動態組織技術、分布式數據存儲和訪問機制,按照業務工作需求和服務目標,建立地質環境數據管理目錄指標體系和數據存儲方案,支撐地質環境數據的有效管理和多目標應用。
1.2地質環境成果與數據整合集成。研究基于大型數據庫和大型GIS系統的分布式空間數據整合與集成技術方法,引進或開發數據整合輔助工具軟件。開展地理信息基礎數據、地質環境基礎調查數據、地質環境動態監測數據、基于自動傳輸技術的動態監測數據庫等成果與數據整合,實現對不同來源、不同時期產生的地質環境信息資源整合和集成。
1.3地質環境綜合數據庫建設。結合政府和社會對地質環境信息的需求,研究地質環境數據庫服務內容,綜合分析和提取各類地質環境信息資源,建立面向多目標服務的地質環境綜合信息數據庫,形成支撐地質環境管理和社會服務的綜合數據庫群。
1.4地質環境綜合數據庫更新、維護。開展地質災害、地下水監測、礦山地質環境、地質遺跡等數據庫維護工作,及時更新地質環境綜合數據,通過地質環境綜合信息服務系統向各類用戶提供信息服務。對已有的專業數據庫提出優化方案,規范數據庫建設。
1.5地質環境信息服務產品生產。制作各種信息服務產品,經省廳批準,通過地質環境信息網向用戶發布。服務產品包括各類地質環境和相關專業的基礎資料、成果、圖件、統計分析表等。部分地質環境信息可制作成動態更新的服務產品。
2地質環境信息網絡建設
2.1地質環境骨干網絡環境建設。結合現有地質環境信息網絡架構和地質環境監測體系建設需求,建設地質環境骨干網絡。實現各個監測院與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各市縣級地質環境監測機構、監測示范區及試驗基地等網絡的無縫連接。建設具有防御功能和入侵檢測的地質環境信息外網和物理隔離的內網。加強信息安全培訓,建立信息安全網絡信息安全應急保障體系。
2.2地質環境信息網站群建設。完善河南省地質環境信息網,推進市級地質環境信息網站建設。構建全省地質環境信息網管理平臺,形成行業領先、資源共享、集成服務的地質環境網站群。
2.3基礎支撐集群服務環境建設。利用虛擬化、云計算、集群服務、分布式數據庫等技術,構建集群服務環境,統籌使用有限的網絡、服務器、存儲設備等軟硬件資源,實現信息平臺及數據應用的協同管理、實時服務和備份功能。
3地質環境信息平臺系統建設
3.1編制地質環境信息系統總體設計。設計適合多級地質環境信息管理、信息綜合和共享服務的平臺體系架構,開發平臺系統軟件,構建可分布式部署和運行的信息平臺系統。
3.2開發地質環境信息集成及管理系統。優化、整合、開發地質環境信息集成及數據管理系統,開發能夠統一管理地質災害、地下水監測、礦山地質環境、地質遺跡等數據的信息集成及管理系統,建立地質環境信息綜合與發布系統。基于“一張圖”、“一幅屏”的思想,建立面向不同用戶對象的地質環境信息發布圖、表與電視播放產品,開發地質災害、地下水監測、礦山環境等基礎庫的綜合信息系統,實現地質環境綜合數據服務功能。開發適合地質環境綜合數據的發布系統,實現地質環境綜合信息的適時發布。
3.3建設地質環境信息服務與共享系統。建立內容全面、運行穩定的地質環境信息服務與數據共享系統,實現多類用戶服務、信息動態更新、信息資源查詢、數據共享、數據產品發布等,支撐多目標、多渠道地質環境信息產品的社會化服務。
4開展專業應用系統建設及服務集成
開發地質災害、地下水、礦山地質環境、地質遺跡等領域的專業應用系統和數據服務,形成專業領域的數據采集、入庫、管理、查詢、應用分析、預警預報和數據服務子系統,提供規范化信息平臺服務功能。按照統一的地質環境信息平臺和數據標準建設或改造已有專業應用系統,開發相應的數據服務后并入地質環境信息服務平臺。
(作者單位:河南省地質環境監測院來稿日期:2011-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