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幾個月的努力,我的家庭檔案終于較科學、規范地建立起來了。書櫥中最醒目的位置擺放的一排排別具特色的紅色家庭檔案盒,煞是好看,也給我的書房平添了幾分美感。閑暇時,丈夫總愿翻看其中的女兒照片檔案,還不時到女兒的書桌前指給她看,這時父女倆總會發出歡快的笑聲;我則常常打開其中的女兒出生紀念,翻看1991年5月1日丈夫在其中寫下的一段話:……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母親把你從無限的希望孕育成嗷嗷待哺的生命,付出了許多艱辛,可能她還沒從疼痛中來得及體驗做母親的歡樂,我卻先要享受做爸爸的自豪了,每每這時,雖是身在白雪皚皚的隆冬時節,心中卻滿是春意。
我在大學學的是檔案專業,畢業后又一直從事檔案工作,可能是職業的緣故,我一直很注意家庭檔案的收集、積累,特別是女兒成長過程中形成的檔案。女兒的第一份家庭檔案,是1990年9月1日我懷孕44天的超聲波檢查報告單,是她只有1.5×2.3cm大的胚胎,可以說女兒的家庭檔案可以追溯到她生命的源頭了。女兒出生前的檔案還有我妊娠免疫實驗陽性的化驗單,血常規、尿常規、肝功化驗單,懷孕七個月時的超聲波報告單,孕期體檢的《母子系統預防保健手冊》等。從女兒出生我就開始給她記日記,一直堅持記到現在。我還刻意從其他方面積累女兒的照片檔案。我家的相機里總是裝著一卷膠卷,女兒有了一點進步,就照下來。像什么“再見了”、“撓撓了”等,都有第一時間的照片和時間記載。女兒業余時間學了很多技藝,舞蹈、表演、書法、聲樂、古箏、游泳等,學習時形成的聽課證、學員卡、參賽證我都收集齊全,其中最早的是1996年女兒5歲學舞蹈的學員卡。1997年女兒6歲又開始學表演,我將她說的故事、繞口令、詩朗誦、快板等錄制到磁帶上。1998年女兒7歲時,我有了一架攝像機,這樣女兒的家庭檔案又增加了新的載體。
我的家庭檔案分為四個一級類目,即綜合類、丈夫、妻子、女兒。在每個一級類目下又分若干個二級類目。
綜合類是反映兩個以上家庭成員的檔案材料,二級類目為:家庭檔案綜述,佐證材料,人身保險,家庭設備等。
家庭檔案綜述:本家庭檔案的分類方案和立卷說明、本家庭在歷次家庭建檔會議上的經驗交流材料等。
佐證材料:戶口本、房產證、結婚證、自行車證等。
人身保險:保險合同、保費發票等。
家庭設備:家庭購置設備的說明書、維修卡、發票等。
綜合類二級類目名稱打印在紅底復印紙上,在檔案盒脊上標識。家庭的錄像檔案,如旅游觀光、親朋相聚等,與其他各一級類目形成的音像檔案在一起存放,不再設類。
丈夫的家庭檔案二級類目為:學生時代、軍旅生涯、工作成果、醫療保健等。
此二級類目名稱打印在黃底復印紙上,在檔案盒脊上標識。丈夫的照片冊在二級類目最后存放,不再設類。
妻子的家庭檔案二級類目除軍旅生涯外,均與丈夫的相同。二級類目名稱打印在淡藕荷色底復印紙上,在檔案盒脊上標識。妻子照片冊的存放與丈夫相同。
女兒的家庭檔案二級類目為:成長紀實(文字部分和照片部分分別存放)、學生時代、榮譽證書、書信賀卡、醫療保健、燭光里的祈盼(照片檔案,以下均為照片檔案)、藝術之路、第一時間、血濃于水、點點愛意、走進大自然、集體的溫暖等。其中“成長紀實”照片部分,匯集了女兒從出生7天至今,不同時期的生活片段;“燭光里的祈盼”,匯集了女兒每年生日那一天的一張照片;“藝術之路”匯集了女兒從4歲半開始登臺演出的照片;“第一時間”匯集了女兒第一次學會的本領或經歷的事件的照片,“血濃于水”匯集了女兒與父母在不同時期的合影;“點點愛意”匯集了女兒與親朋在不同時期的合影;“走進大自然”匯集了女兒外出旅游觀光的照片;“集體的溫暖”匯集了女兒從幼兒園開始的集體照。
因女兒酷愛監色,故此二級類目名稱打印在淡監底復印紙上,在檔案盒脊上標識。女兒的家庭音像檔案,與其他一級類目形成的音像檔案在一起存放,不再設類。
家庭檔案的建立,不僅為我們全家人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帶來了方便和樂趣,也增加了濃濃親情。
我們夫妻倆的親屬都在外地,有人來做客,都要看看我們的照片和錄像帶,有的還要復制一些回去給其他親屬看。有些親屬在女兒很小的時候來做過客,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親屬已不在女兒的腦海中留下記憶,于是我就經常將她成長日記中親友如何愛她,她如何與親友親近的片段讀給她聽,讓她時時感到濃濃的親情。在我的小家里,更是能時時感到家庭檔案帶來的濃濃親情。制作家庭錄像檔案全家一起來做,女兒表演,爸爸攝像,媽媽放音樂、用竹板打節奏、旁白等;整理家庭檔案全家一起來做,媽媽設計,女兒排序,爸爸輸入微機;欣賞家庭檔案時,大家一起來分享其中的樂趣。濃濃親情就在這一做、一看中得到了升華。和睦親愛寫滿了家庭檔案的字里行間,愛意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