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越來越像個謎團。
一面是摩根士丹利的決絕而去,不留牽掛,一面卻是國際資本巨頭們的爭先恐后,不惜代價;一面是業內精英的不斷離去,一面卻是業務的蒸蒸日上;一面是業內的黃埔軍校,一面卻是不斷擴張的龐大規模。
中金究竟未來走向何方?
丁瑋離職
丁丁走了,歷險猶在。
2010年12月31日,中金公司董事總經理丁瑋在給公司同事的一封群發郵件中表示,他本人已向中金公司提出辭職。
丁瑋在中金內部被昵稱丁丁,他幾乎參與了中金公司的全部歷程,而且他是中金公司股權出讓的關鍵人物。
股權出讓剛剛塵埃落定,關鍵人物悄然離去,這么湊巧。
聯想到近期的哈繼銘、貝多廣,中金元老幾乎殆盡。
丁瑋曾于1987—1999年在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工作12年,擔任過首席經濟學家、項目及部門負責人和首席代表等。1999—2002年,丁瑋擔任德意志銀行中國區總經理,后就職于中金公司,擔任投資銀行業務委員會執行主席、投資銀行部負責人及董事總經理,負責中金投行部的業務和管理。
2010年中以來,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離職,引發中金公司離職風暴。其后,董事總經理貝多廣的離職被廣泛關注。
哈繼銘去了高盛,貝多廣回了摩根大通。丁瑋而今又走了。
丁瑋是中金內部的重量級人物,為人雖很低調,但圈內無人不知,中金所有重大交易幾乎全部是丁瑋操刀主持,今年丁瑋更是擔任起了中金未來建設的“總設計師”,無論是招攬精英,抑或是擴展市場還有開拓業務,幾乎都是丁瑋一人總指揮,特別是中金在金融危機期間,大肆在美國招聘華爾街華人精英的舉動就是出自丁瑋之手。
2007年底,在紐約臨近華爾街的麗茲-卡爾頓酒店( R i t z -Carlton Hotel)丁瑋開始了招聘工作。有100余名專業人士應邀前來面試,其中大多數都是海外華人。
中國蓬勃發展的資本市場帶來了很多機會。
丁瑋表示,中金計劃年底前招聘約200人,將團隊擴展到1000人。丁瑋稱,公司希望能廣納賢才,滿足風險管理、產品設計、結構金融乃至管理崗位上的人才需求。
而后丁瑋達到了目的。
在項目上,丁瑋所主持的項目無一失手,去年農業銀行(601288.SH)、光大銀行(601818.SH)等大宗項目全仰賴于丁瑋的功勞。
丁瑋走的太巧了,太早了,太匪夷所思了。丁瑋自己表示,想做一個人生轉折。至于是否從事私募,或繼續投行業務,他表示“都有可能”。
這是一個最讓中金可以接受的答案。
“不管怎么說,最近很多部門的人事都有調整,不過,我們已經習慣了,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中金內部人士稱。
中金的元老級人物:畢明建、李剛、貝多廣、丁瑋,相比之下,哈繼銘雖然名氣巨大,其實都是后來者,紛紛離去后的中金何去何從?
摩根士丹利放手
中金沒有往昔交易時的歡呼雀躍,也沒有束縛被解的如釋重負,恰如一場“中國式婚姻”,三年分手,身心俱疲。
摩根士丹利將把10.3%的中金公司股份出售給私募股權投資公司德太投資(TPG Capital),將把10.0%的股份出售給KohlbergKravis Roberts & Co.(KKR),把9%的股份出售給新加坡的主權財富基金,并將把5%的股份出售給大東方控股(Great EasternHoldings Ltd.)。大東方控股是華僑銀行(Oversea-ChineseBanking Corp.)控股的保險公司。
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 S i n g a p o r e I n v e s t m e n tCorporation Pte Ltd.)此前已持有中金公司7.35%的股份,此次增持將使其成為中金公司的第二大股東。
中國主權財富基金旗下的投資公司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Central Huijin Invest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