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資產規模最大、總價值達123萬億日圓、超過印度經濟總量的日本公共養老基金,近期一反之前“穩重”姿態,打算到新興市場“掘金”,以期獲得更高的投資收益。因為,其正面臨著未來4-5年即將到來的養老金領取高峰的嚴峻挑戰。
日本政府養老金投資基金(Government PensionInvestment Fund,簡稱GPIF)一貫以保守示人,其約有67.5%的資產都投資于收益率極低但風險較小的日本債券。而現在,GPIF卻不得不在2011年3月之前拋售以日本債為主的價值4萬億日圓資產,因為到了2055年,大約40%的日本公民都將在65歲以上。日本債收益低,要達到收支平衡很困難。因此要重新配置高收益的投資資產。
其實這不只是日本的煩惱,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正面臨著老齡化以及養老金保值增值的壓力。只是,過去幾年的市場巨變使得養老金面臨著更加艱難的戰略資產配置決策,特別是在金融危機沖擊之后,這個問題顯得更為復雜和嚴峻。
在日本國內,關于G P I F在近期應怎樣配置資產的辯論尤為激烈,人們至為關注的是,一旦工作人數減少后,誰來為養老金買單?
相比較而言,加拿大的養老基金似乎并沒有如此糾結。
盡管金融危機后,很多國家的養老基金投資者都受到了財務困擾,但加拿大養老金計劃投資委員會(Canada Pension Plan Investment 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