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監會出臺的《銀行開展小企業授信工作指導意見》中明確要求銀行應建立和完善小企業客戶信用風險評估體系。對中小企業客戶開展評級授信也有利于改善和加強農信社與客戶的關系,有利于解決中小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面臨的融資難和擔保難問題,同時也有助于防范操作風險發生。以往總是依靠個人經驗判斷的傳統做法已不能適應當前形勢發展的需要,必須通過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評級授信體系,從整體上防范信用風險的發生。
一、建立科學的中小企業信用評級體系
(一)對中小企業所處的宏觀經濟環境進行分析
一是對企業所處地區經濟發展情況、地方財政收入情況、財政開支情況等經營的經濟環境進行分析。二是對企業所處的行業進行分析,主要是對企業所處行業的發展階段、該行業在國家經濟中的比重及市場結構、國家和地區的產業政策、行業景氣度、企業在行業間的競爭能力和未來的發展前景進行綜合分析,從另一方面反映企業未來的成長空間和發展能力,來印證給予企業的信用等級是否準確、合理。
(二)對中小企業自身進行分析
一是對企業的基本情況進行分析,評估企業的歷史沿革、技術水平、資產質量、規模優勢、制度建設、競爭地位、外部支持等情況。二是對企業的經營管理進行分析,通過對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業務經營發展能力來判斷企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和競爭能力,從企業發展的質量上反映其信用等級是否準確、合理。
(三)對中小企業的財務情況進行分析
通過對企業的財務信息進行定量化分析,來評估企業財務管理上的風險取向,判斷企業財務結構的穩健程度,以及各項財務指標信息的真實性,以此來量化信用等級的評定是否準確、合理。
二、建立合理的授信審查程序
授信一般意義上來說是銀行通過度量客戶信用風險,以此來決策可承受最高風險的過程,與客戶生產經營周期及信用風險變化相匹配。一般從以下方面對中小企業客戶進行授信審查:
一是要重視對企業主要負責人素質的評估。應通過實地深入細致的調查分析,對企業法定代表人(或實際控制人,主要控股、參股股東)及企業高管人員的學歷水平、家庭背景、工作經歷、個人品行、管理能力、經營理念等情況進行全面評估。通過以上分析,進一步增強對中小企業實現資本積累整個過程的認識和了解,從而有效防范可能發生的道德風險對中小企業授信的影響。
二是要考察中小企業的法人治理結構。應通過現場實地考察和相關調查了解,分析中小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狀況,如企業股權結構是否合理、清晰,內控機制是否健全、完善,企業組織架構是否建立、健全,企業規章制度是否健全、完備,企業發展戰略方針是否科學、合理,企業制定的各項決策部署是否能夠得到有效貫徹執行等。
三是要加強中小企業關聯關系的審查。要深入調查分析企業的股權結構狀況,切實厘清企業的法定代表人(或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主要參股股東)、高級管理層之間的家族或裙帶關系,充分了解關聯企業等各關聯方的歷史發展、資產狀況、信譽程度、經營管理以及關聯交易等情況。透過企業管理、資金營運,了解資金的實際控制者,并據以制定有利于風險控制要求的授信方案。在財務分析中,應特別加強對應收應付、預收預付款項等常用關聯性科目的調查核實,充分獲取關聯交易信息,并結合關聯企業相互之間的資金往來,分析其關聯交易的公允性,嚴格把關過濾,防止掉入“關聯陷阱”。
四是要加強中小企業財務信息的審查。要重點核實企業的注冊資本或實收資本的結構和形態,確保企業實收資本真正參與到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中去。對發現人為虛假的財務信息,必須首先根據實際情況對相關科目進行還原調整后再開始分析。要深入分析企業總體的債務水平,重點包括期限結構、或有負債以及對短期債務的依賴程度等。要結合企業預期經營性現金流和資產流動性指標情況,考慮企業融資需求的真實性、可靠性以及經濟周期變化對企業長、短期償債能力的影響等。必要時,可要求由信用社認可的會計師事務所等部門對企業財務報表進行審計。
五是要重點關注企業其他信息。對中小企業生產經營狀況的考察不應僅僅局限于財務信息,還應通過收集其他各種信息,對財務信息的真實性進行核實佐證。常用的比較有效的信息如:企業用電、用水情況,工資發放情況,繳稅情況等動態信息;上下游客戶的企業實力、信用情況和雙方開展業務的穩定與否;企業供銷合同的變化情況,分紅情況等方面。
六是要強化對企業擔保條件的審查。對存在互保行為的企業在對其授信時應列為重點審查對象,嚴格準入條件,確保擔保的合規合法性。對于提供抵押擔保的,應對其抵押物的狀態、權屬情況進行詳細的調查了解,確保抵押物的權屬關系清晰、無爭議,抵押手續合法、齊全、有效。
(責任編輯 耿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