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從自制教具、學以致用、利用多媒體技術三方面討論了《電力拖動控制線路與技能訓練》課程教學模式,以培養中職生的學習興趣和提高中職生的職業技能。
關鍵詞:中職;電力拖動控制線路與技能訓練;教學模式
《電力拖動控制線路與技能訓練》是中等職業教育電氣維修類專業的一門集理論知識與技能訓練為一體的專業課程,是以研究電力拖動控制線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生產機械上的應用為主的一門學科,也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專業課程。筆者多年來一直擔任此課程,根據學校的辦學條件和學生的求知心理,不斷地探索教學新模式,積極創設有利的學習環境和條件,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方面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下面就如何開展這門課程教學新模式淺談一下做法:
一、自制教具,增強學生學習的直觀性和興趣
運用教具進行教學,具有直觀感覺作用,能使同學們更快捷地理解教學內容。但是,往往此方面的教具較少。特別是在一些簡單原理的應用方面,往往只有電路圖示,而無具體教具。因此,本人在教學中積極想辦法自制教具,運用直觀教學法,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發動學生參與自制教具。這樣就更能讓學生看到儀器的內部構造,更容易了解儀器的工作原理。如在講授完“三相異步電動機的正轉控制線路”后,筆者要求學生和教師一起制作此控制線路的示教板:筆者把一塊長1.5m*1m,厚2.5cm的木板掛在黑板上,指導學生檢測器件、研究器件布局和接線、檢查通電調試。整個制作過程非常直觀,并且每個制作環節都可讓學生參與,師生互動性強,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既使學生鞏固了知識,也充實了教具,一箭雙雕。
又如在講授“接近開關的工作原理”時,考慮到理論性較強,學生理解困難,因此筆者自制了一個用接近開關來控制小車運動的教具,通過觀察小車的運動特點來闡述接近開關的工作原理,化抽象為形象,學生容易理解。同時在課堂上穿插一些演示類的教具,既活躍了氣氛,也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實踐證明,自制教具既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開闊學生思維,也有利于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特別是辦學條件困難的學校應大力提倡教師自制教具,這也是解決當前儀器不足的有效途徑。重視自制教具的作用也是中職教育的一條重要指導思想。
二、學以致用,增強學生的學習成就感
學以致用是中職教育的目的,因此,必須根據中職生的特點和學校的實際情況,采用正確、靈活的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搞好“學中做,做中學”的教學活動。根據大多數中職生普遍表現為好強、好勝、喜歡自我表現的心理特點,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盡量想辦法滿足學生的表現欲望,不斷地創造條件讓學生有表現自我的機會,讓學生感受到“技術有用武之地”的喜悅。如在講完“行程開關”和“三相異步電動機的正反轉控制線路”內容以后,筆者提出一個案例讓學生去分析解決:數控專業的學生在操作普通車床時,很容易出現撞刀事故,特別是在最近車螺紋時連續發生2次嚴重撞刀事故,嚴重影響人身安全和設備安全,為避免再發生類似事故,我們有何解決的辦法?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去研究。任務一公布,各小組熱情高漲、信心十足,從網上查找資料、到車間實地考察、分析車床控制線路、討論改進方案,忙得不亦樂乎,最終都按時上交了解決方案。方案中有些用行程開關去控制,有些用接近開關去控制等等。在此基礎上,筆者和學生具體分析這些方案優點和缺點,然后大家再一起商討,得出一個簡單實用的改進方案:用行程開關去控制車床的運動極限。方案經審批后得到了實施。當我們把學校15臺普通車床的控制線路全部改裝調試成功后,學生一片歡呼,互相擊掌擁抱,共同感受成功的喜悅,體會學以致用的快感。自從這個任務完成后,同學們對這門課更有興趣,更有信心了。
成立機電設備維修隊,以點帶面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我們采取的又一個新舉措。為了鼓勵優秀學生,培養優秀學生,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真實的工作環境中學習和鍛煉,我們專業經學校同意成立了機電設備維修隊,負責學校所有機電設備的維護和維修。隊伍一般由10個學生組成,專業教師任組長,采用競爭上崗的辦法讓學生輪流參與。通過這種結合真實的工作環境,在教師的指導下,勤學苦練,不斷積累經驗,總結規律,逐步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既培養了優秀生,也帶動其他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借助多媒體,突出“做中學、做中教”的職教特色
人才培養模式與教學模式的轉變需要建立起與傳統課堂教學完全不同的實踐性教學環境,涉及實訓設施、師資、教學組織等各方面的改革。而營造貼近企業的工作環境與生產技術水平,必然對實訓設備的配置水平、更新程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們可以利用計算機多媒體視頻技術,呈現或模擬真實的工作環境、工作流程,開闊學生的視野。如在講授“常用生產機械的電氣控制線路及其安裝、調試與維修”時,筆者采用自制教學視頻:到實習車間或企業由自己“導演”和“主演”機電設備安裝、調試、檢修,并把整個操作過程用DV拍攝下來,制成VCD視頻教學資料,貫穿到教學中去,課后學生還可登錄學校網站進行下載觀看學習。這種由教師“自導自演”制成的影視資料,內容全面,針對性強,學生學習興趣高,讓學生熟悉設備操作和了解企業的工作環境和崗位要求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如多媒體教學軟件《電工技能與實訓模擬仿真教學包》通過計算機的多媒體、交互方式,可以體現技能訓練的操作性、過程性、情景性,使學生在了解工作場景、熟悉操作步驟、規范操作方法、培養職業意識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雖然模擬仿真訓練不能代替真實工作中實際技能訓練,但是可以縮短學生的實際動手過程,提高訓練效益。同時,由于數字化資源可以反復使用,直觀呈現實驗現象與結果,靈活設置多種故障,隨時進行過程評價,彌補了學校實驗實訓設備與師資的不足,降低安全隱患,減少了設備耗材。
實踐證明,以數字化教學資源為載體的強調技能訓練與實踐性教學的現代化教學方法,是突破教學改革中物質制約瓶頸的可行而有效的解決辦法,將為行為導向課程體系的建立與人才培養模式的轉變提供有力的支持。
(作者單位:梅州市職業技術學校)
參考文獻:
全國中等職業教育教學資源信息化建設暨農村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座談會交流材料.深化教學改革,創新職業教育教材呈現方式[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責任編輯賴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