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二十年前,多結從師范學校畢業。他來到距離縣城四十多公里的大山溝,走進了坐落在鄉政府旁邊的奎浪教委院子里。
當時教委主任問他:你能教什么?多結說什么都能教,教委主任看了看多結,笑笑說:那你到香柴灘學校去教吧。
多結從教委院子里出來,站在桑斯哥小鎮的路邊等車。
四五個小時過去了,多結站得腰酸背疼時,他看到一輛馬車由南向北而來,而且他看清斜跨車轅上的小伙子是他的表哥拉木仁欠。
坐在表哥的馬車上,多結才知道香柴灘就是表哥的莊子,多結一直在外讀書,沒有到過表哥家。表哥家在阿米多藏神山腳下的香柴灘,香柴灘學校是所教學點,學校里只有學前班到二年級的二十幾名學生,原來的民辦教師因工資太低不干了,聽說到烏圖美仁挖金子去了。
二
今天多結又站到了桑斯哥小鎮的路邊。
離開香柴灘二十多年之后,他又要回到香柴灘學校任教,這次是分流到奎浪教委之后他自己主動要求去香柴灘的。
香柴灘莊子坐落在一條左右寬約四五百米的山溝里,溝底的平灘里和陰面的山坡上長滿了香柴,也叫野丁香,學名叫紫丁香,春末夏初開一種紫紅色的花,其味香艷,不開花的香柴也能散發一種淡淡的香味,故而莊子名叫香柴灘。
二十多年前,多結二十歲。一件花格西服,一條喇叭口牛仔褲,一頭長發,還有一句“什么都能教”的狂妄之語,使他在那個飄滿了香柴花香的地方待了六年。
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多結又來了,這次是教學成績的偶然下滑讓多結走進了末位淘汰制的行列,他被分流到了奎浪教委,其實也不是分數末尾的緣故,以詩人自居的多結在教育行列里跌打滾爬了二十多年,身上的一些棱角還沒有磨平,因而他時常和領導發生一點碰撞,結局就是他到離縣城四十公里外的香柴灘堅守七八年,然后退休回家。不是有人說嘛,拿上雞蛋碰石頭,找死。
多結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雞蛋。
二十多年,歲月未老但人心有些蒼桑的感覺。多結看到桑斯哥小鎮變化很大,當年的黃土路變成了柏油馬路,曾經的那些土木房變成了磚混結構的瓦房或二層樓。
三
多結在路邊站了一會兒,他沒有看到一輛馬車,跑上跑下的全是汽車、手扶拖拉機,還有很多出租車和摩的。
看到多結提著行李站在路邊,不時有司機過來問他去哪里,說價錢好商量。
多結沒有坐他們的車,他有一種預感,今天會等到一個去香柴灘的人。
果然,他剛打發走一輛出租車,從桑斯哥小鎮的集貿市場里開出來了一輛手扶拖拉機,看到開手扶拖拉機的小伙子,多結的心一陣狂跳,小伙子深深的眼窩和筆挺的鼻梁,仿佛讓多結看到了二十多年前的自己。
多結伸手攔了一下手扶拖拉機,小伙子看到多結時,先是一愣,但馬上恢復了平靜,問他去哪里。多結說要去香柴灘時,小伙子說他沒有吃飯,要等他一會兒,多結趕緊說:我也沒有吃飯,我們一塊吃,我邀你,算是我給你的車費。
坐在飯館里,看著小伙子抽煙的姿勢,多結心里涌出了別一種滋味。
曾經在一次聚會喝酒的場合里,多結為父親代酒時,一個醉酒的老人看著多結說:你們看,老虎的皮子,大大的兒子,納延爸的兒子就是納延爸的兒子,抓酒盅子的姿勢都一模一樣哩。
今天,眼前的小伙子沒說是誰的兒子,但多結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四
二十多年,說往事不堪回首有點言過其實。
那年,多結坐著表哥的馬車,在一條崎嶇的山路上顛簸了三個多小時來到了香柴灘。表哥把他送進一個黑土夯成的四合院時,多結的心從困頓勞累落入一種凄涼落寞之中。
眼前是四間土木平房,窗戶上掛著一些或完整或破爛的塑料布,校園里長滿了荒草,北墻下一棵歪脖子松樹孤零零地迎接多結的到來。
宿舍門沒有上鎖,多結把簡單的行李往里搬時,表哥說把村書記找來。
抬頭看看屋子,整個房間黑黑的,頂棚的木椽子上有一道道水痕。
收拾完房子,書記叼著個長長的旱煙管進來說:我們香柴灘還從沒來過正規師范畢業的老師,你來了就好。先把門扣上,到我家喝點茶。你是土民娃,你要好好地教哩。
是夜,多結在書記家吃了晚飯。吃罷飯,書記拿出來了一瓶青稞酒要喝,多結說不會喝酒,書記哈哈大笑著說:土人娃見酒,尕騷胡(尕騷胡,青海方言謂小種羊)見柳。喝!
五
鄉村公路硬化了,雖然手扶拖拉機的叫聲有些刺耳,但沒有了二十多年前的顛簸和漫長,一個小時之后多結來到了香柴灘。
村莊變了,很多人家的土墻變成了磚墻,那些土房子變成了磚木結構的雕花松木瓦房,溫室豬圈的玻璃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學校也變了,紅磚墻代替了土墻,當年的破木門變成了鐵柵欄門,四間土木房不見了,六間磚混瓦房上的玻璃整潔明亮。
當年荒草凄凄的校園重新規劃布置了,很多地方硬化,剩下的地方栽上了花草,只有那棵歪脖子松樹原地不動,旁邊的幾棵松樹卻長高了許多。
學校的門沒有扣著,宿舍里有幾個人在喝酒。
手扶拖拉機停在校園里時,喝酒的幾個人出來了。第一個跑到跟前的是一個高個紅臉的小伙子,他穿著一身西服,戴著鴨舌帽,熱情地抓住了多結的手說:老師,您還認得我們嗎?
哪能不認識,這幾個都是多結當年教過的學生,只是名字一時叫不上來。
高個紅臉的小伙子今年剛剛當選村書記,跟著出來的幾個年輕人也“老師、老師”地叫成了一片。
走進宿舍,墻上掛著一些圖畫。紅磚地,塑板頂,一張大大的席夢思床,一個大烤箱,有這個環境還會有二十多年前的那點憂愁嗎?
二十多年前,雨讓多結頭疼。每一次夜雨來臨,多結都要拿出那塊塑料布蓋在被子上面。
六
多結看到了那個書架。書架重新油漆過,放在一張新的辦公桌上。看見書架,多結的思緒又飄到了那個不太遙遠的年代。
二十多年前,多結來到香柴灘學校,除了被褥之類,他還拿著一個重重的帆布背包,那里面裝著多結喜歡的書,有十二本的《魚迅文集》,有柏楊作品集、李敖文集;有古龍、梁羽生、金庸這些人的武俠小說。還有一類是三毛、席慕蓉、舒婷她們的詩集;有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有叔本華的《生存空虛說》等等。上世紀八十年代,也就是多結剛參加工作的時候,西方文學和哲學正流行中國。
多結在香柴灘學校安頓下來了。他看到書沒處放,就在教學之余從鄰居家借來了鋸子斧頭,拆了一張沒底的課桌,自己做了一個分上中下三層的書架。
書架上層是魯迅、柏楊、李敖,中間是叔本華、羅素、弗洛依德,最底下是席慕蓉、三毛、舒婷。
然而一個月之后開學檢查時,多結差一點砸了這個書架。
教委主任看到書架,問多結是從哪里來的,多結說是自己做的,結果教委主任發火了,說全教委課桌奇缺,誰給你拆課桌的權力。多結想解釋一下,教委主任說:你把你這個長頭發剪一下,不要人不人鬼不鬼的,以后不要把香柴灘學校賣掉!
多結有賣學校的權力嗎?然而,為了這些書挨一頓罵值得,可喜的是二十多年過去,書架又舊貌換新顏地等著多結。
有什么不滿足呢?多結喝了一口茶,拿起酒杯時心里徹底輕松了下來,雖然在多少人的眼里,他是以失敗者的身份滾出了原來的單位。
當了村書記的學生端著酒杯說:老師,二十多年前您教了我們,今后您來教我們的子女,您在香柴灘是爺爺了,您喝個八福長壽酒。
二十多年前,香柴灘用釅釅的奶茶和烈烈的青稞酒接待了他。
二十多年后,香柴灘還是用熱情和溫暖接待了他,但是多結四十多歲了,除了教學看書寫文章,他已沒有二十多年前的沖動。
茶是用老茯茶熬出來的,第一口喝下時,似有一種苦味,慢慢品,又是一種似曾相識的香甜。喝著熬茶,聽幾個學生搶著說自己家里的家務事,多結仿佛從一個套子里鉆出來了一樣爽快。
七
送他來的小伙子走了,多結聽著手扶拖拉機開出了校門,有些后悔沒問問他家里的情況。
多結的突然沉默引起了幾個學生的注意。明娃笑著說:老師,您不知道拉您的是誰吧?他是你姑舅拉木仁欠的兒子,您二十幾年也不來看看。
說話時,幾個人相互看了看,那種意味深長的樣子讓多結的心又突跳了幾下,莫非他們也知道了當年的一些事情,這真讓他有些難堪。
老師,至今滿莊子傳說著您當年的風流事,現在來了,再不會二十歲時候一樣騷情嫖風哩吧!
成壽,你不要耍酒瘋,那是傳說,老師是那樣的人嗎?
——明娃趕緊打圓場。
八
那時候太年輕了。到校上班不到一個月,莊子上很多人家請多結到家里吃飯喝酒,多結一次次感受著山里人的淳樸和厚道。
到期中考試的時候,多結還沒有適應復式教學的復雜,全國上下又開始了掃除青壯年文盲的掃盲教育。
鄉鎮干部、教委人員都下來了。先是全村社員動員大會,再是教室里拉線裝燈,然后香柴灘村的掃盲班開學了,多結作為這里唯一的一名老師自然地成了成人夜校的教員。
也許什么事也不會發生,可教委主任道貌岸然的一句叮囑讓多結多了一個心眼。
教委主任說:我看香柴灘的尕媳婦大姑娘一個個水靈靈的,盡是些大尻蛋大奶頭,你要注意作風,不能犯錯誤。
這是狼的心里沒來,羊的心里來了。多結想不通,教委校長一次次來了,既不說教學方面也不問生活情況,為什么專門操心的是一張破桌子或是作風問題,他這就是好作風嗎?
九
幾個學生喝醉了,多結也有些暈暈乎乎。這時表哥拉木仁欠進來了,他抱怨明娃說:人大老遠來了,也不叫到家里吃頓飯就灌酒。走,先到我家里吃飯去。
往表哥家去的時候,多結留意著表哥的表情,比多結只大三歲的表哥右手里拿著一串佛珠,左手攙著多結。多結看不出表哥內心的一點點波動,一臉的平靜,還有那么一點點疲憊。
來到表哥家,一個打扮時新的小媳婦在灶間忙活著,看見多結叫了一聲“姑舅爸”。
坐到炕上,多結一直沒有看見表嫂的影子,想問又不好問。點起一支煙的時間,表哥說:阿爸阿媽去世的事情你知道了,廚房忙著的是更登的媳婦,今年剛娶進來,丫頭考上學了。你知道嗎?你調走以后,賽仁措坐了三年突然就離家出走了,我們一家人對她那么好,想不通。
表哥還想說,多結轉了話題,問更登怎么不見?
表哥看了看多結說:你大老遠來了,沒啥招待的,到下莊買點肉去了。
十
二十多年前,香柴灘人也是這么好客。
多結單身一人很少做飯。當時香柴灘只有四十幾戶人家,誰家做了一頓拉面叫他,誰家馓了一頓攪團也叫他。
教學半年,莊子上的人們都喜歡多結,他所教的一二年級的語文數學在全教委的統考中得了第一名。
喜歡喝點酒有什么呢?香柴灘里的男人們沒事天天喝酒,女人們不時也湊到一起偷著喝點酒發發瘋。
掃盲班開學,尕媳婦們不按時回家做飯了,姑娘們到了喂豬時間還在學校里跟著錄音機學唱流行歌曲。這沒有辦法,人家小伙子本來就長得有模有樣,還有一肚子墨水,把尕媳婦大姑娘的心拉熱也沒辦法。
這是一個大叔在一次酒場合里的議論,多結醉臥熱炕的時候全聽到了,他想:不能亂來,不怕犯錯誤,但不能做對不起鄉親們的事。
這是二十多年前的想法,此時坐在表哥家的土炕上,喝著土族人老幾輩子喝著的奶茶,多結想起了那時候曾經聽到的一句經典諺語——獵手沒把握不向老虎射箭,烏鴉沒把握不往鳳凰身邊站。
當時鄉親們如此信任多結,他不能胡來,其實那時候多結在尕媳婦大姑娘們那里發現了個富礦,就是她們都會唱本民族的各種民謠,多結上完課就想辦法讓她們唱或說,多結錄下來不少。
那是一個下雨天,上完課雨還不停,大家又擁進多結的宿舍,多結動員哇瑪才讓的媳婦唱唱土族姑娘出嫁時的哭嫁歌,開始還扭扭捏捏不唱,別人的攛掇下她開始唱了——
在今天這個難心的日子里,
聚集我家院子里的諸位父老,
請聽一聽我傷心的訴說:
父母為我準備了這么多的嫁妝,
準備這么多的嫁妝干什么呢?
我沒有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只能使父母斷腸碎心。
開始時哇瑪才讓的媳婦一個人唱,之后有幾個土族阿姑隨唱,慢慢地滿屋子的女人都跟著唱起來了,唱到父母養育自己的艱難,告慰哥嫂姊妹孝敬父母替自己報恩之時,多結發現大家真正進入了角色,唱得如泣如訴,哭得情真意切,所有人忘情中顧不得擦一把眼淚。
十一
表哥端起了酒杯,說:你這幾年好嗎?為啥又調回來了?沒犯啥錯誤吧?
一連串的問題讓多結害怕表哥還問下去,多結心念著一個人又害怕提到這個人。
又一杯酒對碰喝下時,表哥說:女人的心,天上的云。想不通她為啥要出家去修行?我待她好好的,阿爸阿媽把她當女兒看待,把更登和蘭措兩個娃娃心疼得放不到地上,我不知道她想啥。
從表哥斷斷續續的閑聊中多結聽清了,四十幾歲的表嫂現在在一個寺院里出家修行,出去十幾年從來沒回過家。
說什么呢?多結只能又端起酒杯。
喝一杯酒,表哥又說開了:現在也沒事了,更登娶上了媳婦,蘭索考上了大學,過一年半載我就哄孫子了,啥事也不用操心了。
醉酒的表哥臉上沒有了剛見面時的那份疲憊,多結突然就有點醉酒的難受,他告別了表哥準備回校,表哥說:好好聊都沒聊,怎么就走呢!我送送你。
十二
當年也是每次喝醉酒的時候表哥送多結回學校。送到了,很多時候也不回去,就和多結睡在學校里。
有時候,多結在別人家喝酒,姨夫聽見了也是叫表哥去守學校。其實當時沒人會到學校偷東西,多結的宿舍里除了幾十本書還有什么呢?
今天表哥把多結又送到了學校門口,他給多結說:我倆再喝一點,暄一會兒。
他倆走進宿舍時,看見二十年前一起喝酒的十幾個哥們在床上坐成一圈,爐子上熱著酒,一只小鐵鍋里“咕嘟咕嘟”地冒著雞肉的香氣。
離開香柴灘十幾年沒有回來過一次,今天表哥沒有抱怨一句,宿舍里這些人也是聽到多結來了才趕過來。
想想,那時候大家都二十多歲,多結和楊成還打過一架,楊成是和多結吃醋,為的是財神保大叔的二丫頭青措。
青措是個活潑開朗的女孩。有一次青措的阿媽讓青措給多結送一碗豆面攪團,楊成以為青措和多結有事,但真正的導火線是財神保大叔的一個笑話。
打架前幾天,多結陪著幾個人在學校喝了一下午的酒,最后大家喝醉了都走了。多結醒來的時候,也不知道到了幾點,房門大開著,火爐熄滅了,肚子也餓得“咕咕”直叫。多結看到爐盤上還放著一瓶酒,提上酒來到財神保大叔家。
一推大門,門開著。
多結剛進大門,有人出來了,多結想嚇一嚇這個人,他躲進了門道的草房里。
還沒有躲好,一束手電光照在了多結的臉上,財神保大叔粗聲問:誰?
多結說:是我,多結老師。
財神保大叔看到是多結,就說:想去哪個房里就到哪個房里,藏在草房里干啥?
多結趕忙解釋:不,我喝酒來了,我沒吃晚飯。
抓住了還耍啥滑頭。財神保大叔故意大聲叫了一聲。
看到多結有些慌亂,財神保大叔笑著說:好、好、好,喝酒來了,房里去,我給馬添點草。
酒喝了。
飯也吃了。
雖然已是半夜兩點多,但財神保大叔一喊,他的兒媳和兩個女兒都起來了,給多結燒了一頓拉面。
第二天,財神保大叔在巷道里扯淡時說了一句:也不知道多結老師看上了我家的哪一個?但愿不是我兒媳,那樣我家就換種了。
這是玩笑,山里人的直爽就是這樣,但給楊成心里裝上了鬼。
十三
現在青措是楊成的媳婦,聽楊成說他的兒子已經大學畢業,在牧區當老師。
回首當年,多結白天教著二十幾個學生,傍晚的時候識字班的學員又來上課,日子是那么充實。
回到香柴灘,多結忙碌著教學。學生的成績上去了,莊子里的人們原諒了多結的嗜酒,原諒了他的超出舊有習俗的一些反常。
識字班很多時候全是女生,農閑季節男的都出門打工去了,沒有了男人的小媳婦們對學知識沒有多少興趣,但她們喜歡聚到學校里。這里沒有公婆的約束,一伙年輕人可以敞開自己的心扉暢所欲言,可以跟著錄音機學唱流行歌曲,多結想辦法從她們嘴里掏自己喜歡的東西讓她們唱或說,一是喜歡,二是多結想著寫些土族民俗方面的文章,以前半懂不懂,一知半解的很多東西在這里可以信手拈來,何樂而不為。
下雨了,大家湊份子買兩瓶酒,喝的上頭了,就放開嗓子唱花兒,一聲聲花兒放飛了心中的愁苦,一陣陣笑聲笑走了鋤草勞作的苦累。
十四
太陽落山時,識字班的學員來上課了。此時已到冬天,雖然她們穿著臃腫的棉衣,裹著頭巾,但幾個同學悄悄給多結說:一只蜜蜂占據著一個大花園,蜜蜂會累死,多少花也會在孤獨中死去。要珍惜自己,不然中國文壇會少一個詩人,你父親會少一個兒子。
多結醉著,他說香柴灘人把他當人看待著,他是“一路看盡長安花”,但他無意做個播種機。
來看望他的同學們哈哈大笑說:別在香柴灘招女婿就行,不要十幾年之后有一個加強連的婦女追到某個地方要娃娃的學費。
十五
二十多年過去,沒有人向多結要過子女的學費,那時候多結時時提醒自己要知恩圖報。
他和識字班的女孩們開玩笑,和尕媳婦們斗嘴,和她們一起唱花兒,不看書的夜里,多結就鉆進男人堆里喝酒。
最后他覺得還是欠了香柴灘人的一份情,愧對了香柴灘人的一份愛。
秀秀她那時候為什么要自殺呢?
秀秀當時是香柴灘唯一念過高中的女孩,畢業以后待在家里。開始她不到學校里來,后來跟著識字班的女孩們來了。
來了,大家去上課,秀秀就呆在多結的房里看書,多結發現秀秀喜歡三毛的流浪小說和散文,還有席慕蓉的愛情詩。
很多時候,秀秀不會向別的女孩那樣瘋鬧,要么看書,要么給多結洗洗衣服,有時候還給多結做做飯。
日子就這么過著。
又是新學期的到來,多結被請到秀秀家喝酒,秀秀的弟弟在上學期期末考試中成績好,評上了全教委的“三好學生”。
菜上來了。
肉煮上了。
酒至半酣,秀秀的父親開了個玩笑:多結老師,我家秀秀給你做媳婦吧,媒人把門檻踏斷了,她哪兒也不去,我看她看上你了。
酒場玩笑。多結說可以,他說:我回家問問父母,他們同意我娶個漢族媳婦,我就娶你們家秀秀。
酒喝過了,多結吃飽喝足要回學校。看到父親喝醉了,秀秀就送多結回學校。
話到這里,人會說好戲來了。
情況并非如此,多結那晚醉酒后只有一吻。可是,多結后悔那晚醉酒后的一吻。
十六
那時候愛情煎熬著多結。雖然他像一只花蝴蝶時時在花叢中撲閃,但他向往著一種志同道合的浪漫愛情,他認為找一個知識水平相當的女孩才會有幸福。
那時生存的艱難已經結束。當時九十多元的工資能讓多結盡孝之后可以買酒、買書、買一疊稿紙,上課喝酒之余忙著寫詩作文。
香柴灘的花香彌漫山野的情景只有兩個月,香柴花落,剩下的是一種暗香,只有在清晨或夜里走進香柴叢中才能感受到。
這時候學生們也上學了,他們放下書包,拿著語文書來到多結身邊,抑揚頓挫的讀書聲和一些小鳥的叫聲讓多結困于深山的愁苦慢慢煙消云散。
黨智大叔曾經說過,有一天早上他看到多結領著二十幾個學生娃在香柴叢中讀書,突然之間他看到了香柴灘人口中傳了幾輩子的那個情景:
一群仙女來到清清的溪邊用純凈的溪水洗柔柔的長發,清洗散發著香柴花一樣芬芳的仙體。
這時候有個叫阿卡其頓的妖魔夜游來到了溪邊,他看到仙女們花花綠綠的衣服就悄悄地偷走那些衣服。
仙女們要回天上了,可是她們找不到自己的衣服。這時候農人走出了家門,仙女們害怕凡人看到她們裸露的身體,就變成了香柴花。
黨智大叔說他把多結和學生娃看成仙女的那天早上,香柴灘里也拉起了霧,霧氣里他看到仙女們在學生們中間走來走去。
那時候多結認為那是當智大叔頭天晚上酒醉之后的錯覺。
十七
話說二十年前秀秀送多結回學校時,暈頭的多結走過香柴叢時,他聞到花香就犯了賈寶玉一樣的花癡病。走在花香里多結頭昏腦脹地抱著秀秀就親了一下,秀秀推開他手忙腳亂地跑回了家。
也許年輕時的沖動,也許是香柴特殊的引誘,酒醉的多結第二天有些后悔,想不到的是秀秀認真了。
二十多年,當年一起喝酒的年輕人都成家立業,只是很多人沒忘記擱置很長時間的友情,多結端起酒杯給大家敬酒時,發現很多人跟自己一樣都有了絲絲白頭發。
今夜回到了曾經起步的故地,酒還是醇香可口的青稞酒,友情還是樸素無私的莊戶情。
那時候娶上秀秀多好,可多結幼稚地認為娶上秀秀就會把自己困死在香柴灘里,宏大的抱負就無法實現。
結果就害死了秀秀。
十八
秀秀是個好女孩。這是多結二十多年后的理解。
秀秀等了兩年,看到多結花蝴蝶一樣飛來飛去,漸漸絕望。在一個風清月白的秋夜,她穿戴整齊地自絕于香柴叢中。
如果是現在多好,秀秀會走出去,那么她會遇到比多結優秀的男孩,即使遇不到,她也不會為一份無望的婚姻去殉情。
多結是找到了和自己學歷相當,自認很般配的她。然而,戀愛,結婚,生子,買房子,她時時處處想與別人攀比,錢不夠花逼著多結想辦法,看到多結無能賺錢供她消費時,她親自出馬了,結果是先走進“修長城”大軍之中不能自拔,之后跟上一個小老板有家不回,等到女兒考進大學,她直接搬出了家,一紙離婚證書切開了十幾年夫妻情。
昨夜在明娃家吃飯,問及家人,多結如實給他們說了家庭的變故,成祥叔醉言亂語道:女人沒心,誰弄誰親。不暄這些事,喝酒喝酒。
成祥叔的話有點粗,但也點中了當下婚姻生活的要害。但二十多年前不是這樣的,只是時過境遷。
如果那時候娶上了秀秀,沒有如果,今夜不想這些,喝酒。
十九
一覺醒來,多結口干舌燥,爬起來想喝口水,看到表哥躺在旁邊睡得正香。
這又是當年的一幕。
以前,多少次多結和表哥醉臥一處,那時多結奇怪表哥為什么放著那么漂亮的媳婦不回家睡覺,干嗎很多時候都和他擠在一起?
有一天,半醉不醉的多結被表哥拉到了他們家里,那夜表哥沒讓多結去主房喝酒,表哥把多結叫到了自己的臥室。
表嫂賽仁措已經睡了,表哥硬把多結拉了進去。
酒還沒完,表哥又說要去買酒,多結拉也拉不住。
表哥出去很長時間不回來,多結和嫂子聊了一會兒,看表哥不回來害怕出事,說去找表哥,表嫂想說啥又沒說,多結出來在小賣部找到了表哥。
多結后來在一個酒場聽說了表哥的事情,他小時候和幾個小伙伴去水磨沿玩耍,不小心掉進了磨輪底下,轉動的磨輪把表哥卷進去,結果擠壞了表哥的下身。
喝酒的幾個人說:拉木仁欠白娶了一個花兒一樣的媳婦,沒留子留孫的功能能留住女人的心嗎?他們一家人再好賽仁措還是會走的。
表哥那晚上的行為讓多結有些害怕,表哥是不是想以此讓表嫂留他在家?
真如大家所言,那么表嫂也太可憐了。
表哥也是,明知自己有病,為什么還要娶媳婦呢?
再說了,讓一個如花似玉的人得不到一絲甘醇的滋潤而枯竭,這也太殘忍。
多結想著有機會勸勸表哥,讓他和表嫂離婚。
二十
洗臉,打掃房間,生火燒開水。
今早的生活仿佛就是二十五年前的翻版。
開水還沒開,人一個個進來了,都是聽到多結又來教學的消息看他來了。點一支煙,讓一個座,問東問西的話題就來了,大家都說來了就好,像以前一樣教好香柴灘的娃娃們就是香柴灘人的福,浪嘴更噶說:你前世里欠了香柴灘的情,前一次沒還清,老天讓你又還來了。
如果說欠香柴灘人的情,不是上一輩子,是上一次來教學。
六年時間,多結自己做過幾頓飯呢?甚至衣服被褥都是這個一把那個一把幫洗的,但是多結很多次傷害了這些純樸厚道的父老鄉親的感情。
秀秀死了,多結不是直接兇手,但鄉親們當時有微詞,特別是秀秀的父母,很長時間見了多結就繞開走,讓多結也很難堪。
多結那時傻傻的以為世上真有天賜良緣和志同道合,而秀秀以為除了多結這世間再也找不到可以托身的男孩。
開水燒開的時候,桑金素嬸子拿出了煜鍋饃饃,當智阿爹拿出了厚厚的一摞狗澆尿油餅。
這又是二十幾年前的情景。說什么呢?雖然沒有了那時候的精力,但只能好好教書,才能對得起這份幾十年不變的情份。
二十一
這一天有些忙,莊子上所有認識的男女都來看多結,有些不認識的也因為好奇來到學校,多結一面給大家燒茶暖酒,一面給學生上課。
走進教室,和學生一對話,多結心里又感到幾多輕松。
現在的學生不是二十多年前的明娃他們了,多結進門用普通話向學生問好,學生齊刷刷也用普通話回答。以前可不是這樣,那時漢族學生說漢語,藏族同學說藏語,土族學生說土話。多結很多時間花在了少語轉漢語工作上。
電視的普及是主要原因,學生們在民族語言轉換中跳過了由民族語言到青海方言這一坎,他們由民族語言直達普通話。
中午又是被拉到老書記家里吃的。之后又回學校,當年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書記身體還算硬朗,但酒量明顯沒有以前好了,只是人還是那么幽默風趣。沒喝幾盅酒,他就開起玩笑來了,多結害怕老書記開他的玩笑,就離開宿舍來到教室上課。
課上到一半,老書記推開教室門進來了,他給多結說:我給娃娃們講幾句話。
書記轉身給學生們說:你們知道新來的老師是誰嗎?他以前教過你們的爸爸媽媽,從現在開始教你們來了,你們要叫他“阿爹老師”。
阿爹,土語里是爺爺的意思,不能這么叫,但多結不好說什么,笑著把老書記推出了教室門。
二十二
晚飯還是到表哥拉木仁欠家吃的,十幾個酒漢陪著一起去了。
看到兒媳一人在忙碌,多結問:兒子呢?
表哥說:田還不能收,他犟著要出去打工,今早走了。
多結的話一出,他心里一緊,看別人沒啥反應,才稍稍安穩下來。
應該問名字的,不能直接問“兒子哪去了”。
坐到炕上,奶茶倒上了,酒又開始喝起來。
—碗臘肉面片端上來時,多結已經醉了。
靠在被子上閉目休息,思緒又不由自主遠游而去。
那時候幾乎天天喝酒,一元五角錢的互助酒,沒有下酒菜無所謂,那時年輕,年輕就是本錢。
二十幾年前,香柴灘家家戶戶的臘肉面片吃過多少次記不清了,更多的時候是在姨父家吃。
聽說多結在誰家喝酒,表哥或賽仁措就會來看,只要主人家沒有做飯動靜,他們就會把多結叫到家里吃飯。
飯后表哥怕影響兩個老人的休息,拉多結到他和表嫂的臥室喝酒,尋個理由出去之后老半天不回來。
多結和表嫂賽仁措聊聊天,不敢多坐,就出去找表哥。很多次賽仁措欲言又止,多結不敢多想,趕緊離開。
后來,這一幕終于發生了。是夜,姨媽和賽仁措不在,話讓姨父挑開了,平時不太喝酒的姨父那夜說他也要喝個醉酒。沒喝多少,姨父給多結說:多結,你把我們家情況知道了……
姨父一把淚一聲唏噓地說著,表哥抱著頭僦在地上的一個小板凳上,多結更不敢看他們的臉。
姨父最后說:救救我們這個家,我們會感激你。
多結沒法,端起酒杯裝醉給姨父敬酒時,似乎聽到窗外有人也在抽泣。
二十三
走進香柴灘,多結就像凱旋的將軍,前后兩次都是一莊子人輪流請客喝酒。
來到香柴灘學校一星期了,多結天天是醒著來醉著去。
現在請誰到家里,再不是臘肉炒洋芋,大家的生活條件有了很大的變化,去了,幾個下酒菜不擺不行,之后還要殺一只雞,要么專門去買幾斤肉。
錢越來越熱、世態人情越來越涼,二十年來香柴灘也有很多變化,但他們的善良和淳樸依舊,有這一點,在香柴灘待多少年也無所謂,這一輩子注定要教學,做個老書記說的爺爺老師也好,吃了,喝了,把他們的子女教好,這是一種最好的回報。
快放學了,秀秀的父親發旺阿卡走進了學校。
老了,當年那個怪話不斷笑話說不完的人領著小孫子請多結來了。
來到發旺阿卡家,桌子上已經擺好了幾碟菜,青稞酒香彌漫著整個房間。
嬸子和兒媳還在廚房忙乎著,多結進去問了一聲,嬸子說:你去喝酒吧,你喜歡“背口袋”,十幾年沒給你做了,快要做好了。
“背口袋”是萱麻饃饃的民間叫法,香柴灘陽坡山上長一種植物——萱麻,割下萱麻葉子曬干,捻成粉末,拌在青稞面里燒成稀粥,再加上蒜、花椒之類,卷進麥面薄油餅里吃。
二十多年,除了母親還有誰能記著你喜歡吃什么?多結感動得有一種想哭的沖動,他趕緊離開廚房。
酒醉了的時候,發旺阿卡唱起了酒曲。
一杯酒敬你,一點你一紅,
昭君娘娘和北番,
哭到了雁門關。
二杯酒敬你,二度梅花開,
二夫唐童李世民,
十道本褚遂良定。
三杯酒敬你,三元你報喜,
弟兄三人哭紫荊,
枯樹開花葉兒青。
十一杯酒敬你,沒敬起,
敬上個互助大曲酒,
酩餾酒沒勁頭。
二十年前,多結聽到這些民問小調就趕緊拿出紙筆記下來,他的日記本里有漢族、土族、藏族的各種不同民歌、情歌、花兒的記錄。
今天這個《十敬酒》,一杯酒里有一個歷史故事,學會了它也就知道了十個歷史典故。
今夜,坐在熱乎乎的土炕上,聽著這種掉土渣但韻味醉人的原生態民謠,多結只想讓時光停止,想在這古歌、鄉情、酒韻里睡上幾十年甚至幾百年。
二十四
那一年,秀秀自殺的那天晚上,很多人在學校里喝酒。開始在多結的宿舍里喝,有人出去撒尿,看到月亮很亮,就說大家到月亮地里喝。
一堆篝火燃燒起來了,錄音機擺到窗臺上,火和音樂又引來了更多的人。男人們在火堆邊猜拳喝酒,女人們搶著話筒唱歌。
那晚發旺阿卡兩口子也來了,嬸子拿著話筒唱了一個《十勸人心》的民間小調,有人起哄讓她唱“花兒”,她沒唱,她開玩笑說:我的尕女婿有哩,你們(不/要)胡說。
多結醉了,不知道自己怎么睡的。
早上五點多,一陣撕心裂肺的哭聲驚醒了多結。
跑出校門,一些人擁擠著往發旺家走去,一部分人長氣短嘆散開去。
桑杰阿爹過來了,多結問發生了什么事,老人家搖搖頭說了一句四不著邊的話:可惜了一個好姑娘。
多結聽到這句話,心頭一個激靈,這時才聽清哭著的人是發旺嬸子,那哭聲突然就變成了幾十把刀子在多結的心頭飛來飛去。
幾天后,秀秀火化了。
多少天里,也沒有人來學校串門喝酒。
多結一個人每天晚上自斟自飲,醉了之后抱著收音機走進香柴灘深處,游蕩到后半夜才回學校。
二十五
賽仁措表嫂生了個兒子,表哥領著一伙人提著酒來到學校時,多結心里有種特怪感覺。
看著表哥一臉的幸福,多結只能說幾句祝福話。那夜表哥醉得一塌糊涂,之后睡得死氣沉沉。
那晚上姨娘早早送來了晚飯,看到表哥醉了,姨娘說:賽仁措養下了一個胖兒子,家里忌七天門,你弟兄倆半夜里再不能敲門。
忌門,這倆個字怎么寫多結不知道。青海農村家里出現病人或異常,請個法師什么的禳解禳解,方法之一就是大門上插一支柏樹枝,貼一小塊紅紙,外人見了就不進這個門。
多結想著表嫂此時的心情該是怎樣呢?
兒子,有了兒子就—定把幸福拴牢了嗎?
多結那晚沒醉,他不想聽表哥夢里醉話,多結從外面鎖上學校大門跟著思讓仁欠到他家睡覺去了。
坐到思讓仁欠家的炕上,他媳婦看看多結說:姑舅嫂子坐月子,你要好好看月哩。
思讓仁欠瞪了媳婦一眼,惡狠狠罵了一句:婦道人家咋就人前堂上多嘴,廚房里待著去。
仁欠媳婦臉紅紅地出去了,多結又想到該離開香柴灘了。
二十六
是年,多結參加函授學習畢業了,為了愛好的文學,他學的是漢語言文學專業,有個大專文憑,出去也許能有一番作為。
多結買了青稞酒之類一大堆禮物去教委簽字,禮物拿進去再提不出來了,教委負責人幾句話把多結打發出來了,負責人說:你剛讀完了大學,要給香柴灘做點貢獻哩,好好干,我們把你當成人才著哩。
是人才嗎?
后來香柴灘學校的考試成績一直優秀,所以教委領導們放心了,兩年多沒來過香柴灘學校檢查工作,這么說多結算一個小人才。
第二年,有親戚給多結介紹了她,見面之日她就提到了要調到縣城里,起碼要在縣城附近教學。
人長得周正,條件也不錯,有這點要求也不過分,調吧!還有父母的心病,周圍人的議論,結婚了一切都正常了。
再拿點禮物去巴結領導,領導又說:奎浪教委是全縣落后地區,很需要人才,像你這樣的人才一個個走了,這里的教學質量怎么辦?
看到多結簽不上字,一個要好的同事給多結出了個主意,他倆用一盆清水制作了一份調動申請報告。
同事手里有去年簽過字的申請報告,他不用了,他倆把那份報告泡進一盆清水里,等了一會兒,藍色的鋼筆字自動消失了,之后他們把那張紙用個紙夾子夾起來晾干,好朋友又是個硬筆書法愛好者,臨摹功夫也過關,如此這般一份調動申請報告就有了。
之后花了三個月工資托人給上一級管事者打點打點,多結折騰了三年多,終于走出了香柴灘。
二十七
走過的路上留名,坐過的地方修寺。
多結后來走過了兩三個教委,自我感覺沒虧待過學生,這點表現不知道能不能對得起祖先留下的諺語。
走了一圈,再次回到香柴灘,多結想這是不是完成了人生的一個小輪回?如果是,把自己當成一個人才在香柴灘踏踏實實教上七八年學,這和建寺一樣是功德圓滿的結局吧。
從香柴灘出發,一路跌跌撞撞而來,最后沒留下一個真正的教育人才的名號,倒是很多人知道多結是個詩人,酒醉之時會即興發揮寫一首詩朗誦給大家,大家不時地也會在一些報刊雜志上看到有多結的詩或小說發表。
小妹說喝點小酒,酒就來了。
明娃領著七八個人提著幾斤酒攥著一只豬腿進來,明娃說:老師,明日我們要到牧區修路,今晚想和您喝個酒。
喝吧!喝吧!
和香柴灘人既然有緣,就珍惜這緣分吧——
莊稼人吃酒,
莊稼人醉;
莊稼人醉了哪里睡?
莊稼人醉了犁溝里睡。
沙娃們吃酒,
沙娃們醉;
沙娃們醉了哪里睡?
沙娃們醉了金窩里睡。
老師吃酒者,
老師醉;
老師吃醉了哪里睡?
老師醉了香柴灘里睡。
最后一節是多結胡謅的,這是一首酒歌,唱詞里出現了莊稼人、淘金人、學生娃等角色,多結以為學生咋能喝酒呢?把學生改成老師就名正言順了,唱詞里說學生娃喝醉了墻根里睡,老師醉了不能睡墻根,多結就改為老師醉了香柴灘里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