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生態文學研究的前沿對話

2011-01-01 00:00:00夏光武黃和璐
鄱陽湖學刊 2011年6期

2011年10月29至30日,首屆海峽兩岸生態文學研討會在廈門大學隆重召開。此次會議由廈門大學生態文學研究團隊、廈門大學人文學院、廈門大學中文系主辦,臺灣文學與環境學會、臺灣淡江大學英文系、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清華大學比較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山東師范大學文藝學學科協辦。臺灣輔仁大學校長黎建球教授、淡江大學副校長高柏園教授、山東大學前校長曾繁仁教授、江西師范大學前校長傅修延教授等六十余位兩岸學者參加了會議。本次會議還邀請了若干名生態文學作家與會,并在咖啡廳舉辦了生態詩歌朗誦品評會,廈大生態文學團隊的四位詩人——阿紅、紅豆、姜長榮和憶泠在鋼琴的伴奏下,朗誦了他們自己創作的生態詩作,四位臺灣著名學者分別給予品評。會后,兩岸學者還前往漳江口紅樹林保護區進行了生態考察。近十家媒體采訪報道了這次盛會。

本次會議的中心議題是“生態文學與生態文明”,四十多位兩岸學者在會上發言,這些發言具有很高的學術質量,不少發言涉及國際前沿課題,反映了兩岸生態文學研究的最高水平和最新發展。

一、探討生態文學理論

在生態文學理論研究方面,本次會議有兩個十分重要又頗具學術價值的觀點,第一是有關生態美學的探討,第二是生態批評與環境批評的定義問題。

生態美學因其迥異于傳統美學的獨特性和復雜性,一直是生態文學理論建構較為薄弱的環節,目前在國內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本次會議就生態美學所展開的深入研討,對于完善生態美學理論建構意義深遠。山東大學教授、廈門大學生態文學研究團隊學術顧問曾繁仁指出,在生態存在論基礎上建立的生態美學不同于以人類中心主義為基礎的認識論美學,也就是說,厘清人類中心主義與生態美學的關系成為生態美學發展的關鍵。生態美學具有時間上的現世性、空間上的棲居性與生命美學的特征。面對眾學者提出的對人類中心主義的批判是否會走向生態中心主義的疑慮,曾繁仁認為,對人類中心主義的批判并不是將其徹底拋棄而走到另一個極端——生態中心主義,“我們一方面批判‘人類中心主義’對人類利益的過分強調,同時保留其合理的‘人文主義’內核;另一方面也批判‘生態中心主義’對自然利益的過分強調,同時又保留其合理的‘自然主義’內核。由此,延伸出一種新的生態文明時代的人文主義和自然主義相結合的精神——生態人文主義(其中包含生態整體主義的重要內涵)”。生態人文主義是一種既包含人的維度又包含自然維度的新的時代精神,追求的是人與自然的共生共榮、發展與環保的雙贏。這種新的生態人文主義才是生態美學的哲學根基,而這一哲學根基的確立,意味著對以人類中心主義為根基、以“自然的人化”為核心原則的實踐美學的突破,意義深遠。廈門大學教授楊春時肯定了曾繁仁教授提出“生態存在論”在打開生態美學新思路方面的極大貢獻。他強調審美是對生態理想的肯定,生態美學是對生態的維護和對主體性偏頗的克服,“生態美學作為美學的一個分支,作為一個學科,通過生態審美來表達自己的立場,這既包括對自然美的欣賞,也包括對生態災難的審美批判;它不僅倡導環保主義,更旨在凈化人的心靈”。值得一提的是,楊春時對生態美學的應用領域和學科規定性作了嚴謹的界定。他認為,人與自然關系之外的領域不屬于生態美學,一些看似反生態的審美,實際上屬于另外的領域,具有其他的審美意義。這就是說,生態美學不能包打天下,它的學科規定性在于關注生態問題,并且把人與自然的關系提升到本體論的高度。山東大學教授、廈門大學生態文學研究團隊兼職教授程相占則試圖通過挖掘環境美學與分析美學的深層關系,以此揭示環境美學的理論背景,并在兩者的對比分析中,凸顯環境美學的理論思路和問題意識。他質疑了國內學界對環境美學之反分析美學特征的認定,認為環境美學的一個立場是對分析美學的承續而拓展,因而簡單地否定分析美學其實掩蓋了環境美學理論的基本思路。

四川師范大學教授胡志紅探討了生態批評的轉向,他認為生態批評的發展歷程有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生態中心主義型生態批評學派的創立及其理論建構時期,第二階段是環境公正生態批評的形成與發展時期”。山東師范大學學者吳承篤從老子的哲學觀入手,強調“老子的哲學源起于觀‘變’而思‘?!渖烧摰乃枷胍舱厥加凇儭c‘?!霓q證關系”。在這種不斷持續的辯證關系中,老子的生成論“具有非常明顯的生態學取向,其中蘊涵著深層的生態意識”。他認為老子生成論生態思想有三個重要方面:通過“道生萬物”的觀點突顯出“生”的本源性意義;明確了生態共生的理論依據;蘊涵人的生態價值觀。重慶師范大學學者方麗從生態批評的視角檢視英國文學作品,認為英國生態批評有兩個主要特征:一是浪漫主義研究的綠色轉向;二是田園文學的重新思考,亦即以生態責任為內涵的“后田園”觀。山東師范大學趙奎英教授對英國語言學家關于名詞化所具有的生態或非生態價值的論爭加以再考察,認為名詞化本身的復雜性與人們觀照視角的不同,形成名詞化在綠色語法和世界觀建構方面的不同價值。

二、評估兩岸生態文學的成就

在兩岸生態文學研究方面,許多發言學者從中國古代哲學和文學中提取重要的生態智慧。淡江大學教授高柏園認為,中國傳統環境思想雖多有高論,但是大多由圣人境界加以展示,較缺乏對客觀結構之分解與掌握,而荀子的思想則深入客觀結構。他深入論述了荀子的“性偽之分”、“化性起偽”、“天生人成”等環境思想,指出荀子的環境思想由“天人之分”開始,說明人與天、人與自然之關系與區別;再以“天生人成”為實踐方向,說明天只負責萬物之存在,而人卻必須負責萬物之價值與意義的完成;而“天生人成”的具體做法便是“化性起偽”,人只能有限度地、在人之分際之內“化性起偽”,建立文明,他并不隱含對人的獨大與寡占之肯定。荀子環境思想主張以整體主義的態度去建立文明,文明不但不應該是自然的破壞者,反而是自然的安頓者與發現者。如果善解荀子學,并能善繼荀子學,則可望為中國環境思想再添新思路,即在中國古代環境倫理學原有之趨勢外,大量吸收客觀知識和理性精神,以建立主客飽滿的中國環境倫理學。蘇州大學教授、廈門大學生態文學研究團隊學術顧問魯樞元從中國古代道家思想入手,展現陶淵明對道家哲學的最高模則“知白守黑”的實踐,指出陶淵明是恪守并實踐“知白守黑”的完美典范,剖析“知白守黑”思想對海德格爾后期哲學之生態批評轉向的積極影響,并提出回歸中華民族傳統生存大智慧的倡導:“面對當前日益嚴重的生態危機及全球性生態運動,中國古代哲學精神有可能在更深的層面上發揮作用?!苯鲙煼洞髮W教授傅修延從《山海經》中的“原生態敘事”入手,在反復細讀之基礎上,指出:《山海經》中的“原生態敘事”展現了華夏先民豐富的自然知識和開闊的生態心胸,他們把山川大地看成資源的載體,懂得萬物相互依存和眾生各有其形,并且萌發了資源有限的寶貴思想。他高度稱贊《山海經》為現代生態敘事的濫觴,認為:“在生態文明時代來臨之際重溫‘原生態敘事’,有助于我們鉤沉業已失落的生態記憶。”

一些學者對臺灣原住民文學的探討在挖掘中國傳統生態智慧方面也顯得別具一格。中興大學阮秀莉教授從自然和文化的連續性/連續體出發,以重探“萬物有靈論”為焦點,分析原住民自然與文化的連續。她援引兩部原住民作品,結合原住民文學與生態思潮,闡明“原住”的生態意義,以及“原住化”世界的美感與倫理。淡江大學學者陳吉斯探討了臺灣新生代原住民文學中的生態管理想象,他提出一個重要的問題:臺灣新生代原住民是在經營土地而不是空間,土地在哪里?帶著這樣的問題,他分別以亞榮隆·撒可努的影視作品、乜寇·索克魯曼的小說、拉互依·倚岕紀實作品為例,思考了土地倫理問題、傳統生態知識問題、景觀的力量問題,以及“想象”這個重要的文學因素之于這些問題的意義。臺灣中山大學學者周序樺論述了臺灣著名自然書寫作家吳益明的創作,進而擴大到對整個臺灣的自然書寫的思考,提出有關自然書寫的幾個重要問題。廈門大學生態文學研究團隊學者芮欣以今年9月30日剛剛上演的電影《賽德克·巴萊》作為引言,分析了臺灣原住民對于“山”的純潔感情與復雜性。她跳脫現有批評的民族主義抗爭之視域,分析原住民“生活出來的”自然智慧,指出原住民與山林的關系“遠比想象中復雜,生態與文化在原住民身上似乎成了充滿矛盾而無法被并置的兩個詞語”。

華中師范大學教授陳紅討論了陳應松小說中人與動物的生存困境,從其“神農架小說對于后人性主義現象的刻畫與剖析,看作品中的人物在……兩個截然不同的情況下所遭受到的去人性化的命運”。廈門大學生態文學研究團隊教授胡旭則探索顧城詩歌中的生態意識,認為顧城“過分在意自然生態和社會生態的惡化程度,卻缺乏足夠的‘免疫’能力,在精神支柱垮塌之時,不免走向自我毀滅”。哈爾濱師范大學學者汪樹東論述了中國當代文學的反生態寫作,認為中國當代文學中的“反生態寫作曾無處不在”,使中國當代文學的內在精神受到損害。因而,梳理與批判中國當代文學的反生態寫作能夠從反面警醒世人,促使作家超越反生態寫作,承擔生態啟蒙之使命。廈門大學生態文學團隊學者王悅指出,中國新時期科幻文學受到東西方文化的雙重影響,一方面批判“對科學過度崇拜帶來的一連串社會問題”,另一方面則借用“自身體裁對于時空的穿越特點,在很大的程度上消解”了人類中心主義。來自江蘇高郵的生態詩人姜長榮對中國生態詩歌創作的現狀與前景作了一番剖析,將大陸生態詩歌發展劃分為三個時期,并細數當中的變化與特色。

三、揭示外國生態文學的借鑒價值

探討外國生態文學的報告數量最多,專家們通過解讀外國生態文學作品,為生態批評理論建構尋求文本案例,或是論述其對中國生態文學的借鑒價值。臺灣大學榮譽教授、臺灣文學與環境學會理事長林耀福從愛默生詩作《紫杜鵑》的幾個版本的譯詩出發,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在干預、改變自然以創造文明與環境的過程中,我們如何去拿捏干預的尺度,以建構最令‘人’滿意的文明,既能尊重原文(自然),又能達成較高的文學與翻譯質度?”在尋求答案的過程中,他期盼我們能如“《給海倫》里的愛倫坡一樣,返抵家園”。他特別指出,生態閱讀是重視文本相互關聯、碰撞、融合,并將視閾延展到整個生態系而進行的閱讀。生態批評既是一種文學研究方法,也是一種態度、一種觀點和一種批判模式。生態批評必須照顧到個體與群體:一個文本就是一個生態系,而它與其他文本關聯,又形成一個更大的生態系。臺灣中山大學教授黃心雅引用全球化語境下的多種社群網絡的概念,從現代性斷裂等問題切入,討論了當代跨太平洋土著社區及其文學中的海洋動物表現,提出跨海洋想象、人與非人的連接等觀點,展現并分析了臺灣、美國西北海岸、新西蘭、夏威夷等地的生態文學作品中優美且蘊涵深刻的海洋想象,論述了全球化對地方/土著的生態、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入侵。她生動的演講配上優美的音樂和視頻畫面,令與會者陶醉,又喚起學者們的深思。臺灣師范大學教授梁一萍探討麥爾維爾與海洋生態文學,指出對美國而言,麥爾維爾的重要性在于他的太平洋海域經驗,因為,太平洋是美國的最后一個邊疆,最后一個荒野,最后一個在西部之后的“新西部”。她因此將麥爾維爾稱為“海洋人”,分析了其作品“如海洋般流動、巨大、無法測量”的充滿生態審美的詩性色彩。淡江大學外籍學者包德樂(Dean Brink)從地方(place)生態研究的角度分析約翰·阿士貝里后期詩歌,認為那些作品呈現出位置感的復原。廈門大學生態文學研究團隊教授夏光武分析了美國作家艾莉絲·沃克詩歌創作的生態轉向,尤其贊賞了她最近出版的詩集《艱難時世需要狂野的舞蹈》里呈現的生態體悟。他認為,“從著眼于個人的藍色軀體走向手牽手的集體狂野舞蹈,恰可說明沃克之所以對‘地球/人/愛’這個生態思維的執著,因為她發現了捐棄前嫌的好方法并推薦給了我們”。他還指出,沃克提出的“祖母精神”概念與“地球/人/愛”的思維,為人類持續生存于這個世界提供了精神指引。

南昌航空大學學者、廈門大學生態文學研究團隊兼職教授江山報告了德國女作家鮑瑟王對青少年及兒童生態啟蒙教育的貢獻,論述了曾在南美教書多年的鮑瑟王的作品之三大主題,即“美南第三世界貧困化、和平反戰和自然保護”。大葉大學學者李晶菁從生態批評的視角透視莎士比亞喜劇《皆大歡喜》,討論其中文化對應自然、城市對應鄉村的典型二元化,認為作品人物的典型形象經常是為文化/城市而操作的結果。廈門大學生態文學研究團隊教授李美華從19世紀英國詩人約翰·克萊爾詩歌研究其生態整體觀——“動物、植物以及大自然中的一切,包括人類,都是大自然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

與會者還不約而同地關注了外國生態文學的代表性作家。南京師范大學教授傅俊對加拿大作家阿特伍德的小說《洪疫之年》中的宗教隱喻進行了分析,認為《洪疫之年》的情節與《圣經》中的“大洪水”、“諾亞方舟”等故事之間存在著隱喻關系,而《洪疫之年》原先的標題“上帝的園丁”恰恰是深入理解該書的重要切入點。南京師范大學學者、廈門大學生態文學研究團隊兼職教授袁霞深入分析了阿特伍德的詩歌《這一刻》,這首詩蘊涵豐富,兩性問題、民族意識、自然觀都包括在內,而詩歌最后以對大自然的反思結束,突顯了人類對于自然的破壞性。淡江大學教授蔡振興則從阿特伍德的生態預警小說《羚羊與秧雞》中的童年記憶入手,結合福柯理論,從記憶研究、廢墟美學的角度解讀作品中的“童年記憶所描述的末世景象,指出“小說成為人文與科學對立的寓言”,而小說所挖掘的童年記憶,正是一種“視覺潛意識”,“以事件的方式來再現過去,讓過去的真理浮現出來”。

美國印第安裔作家琳達·霍根也是學者們探討的一個焦點。淡江大學英文系前系主任黃逸民認為霍根最新作品《靠鯨生活的人》關切的“企業全球化”的議題,因為捕獵鯨魚本身已經不具傳統的神圣意義,而鯨魚儼然成為象征財富的商品,霍根“縱然置身于全球化的洪流之中……亦企圖喚起讀者思索自然的固有價值及其真實的可能性”。同樣來自淡江大學的外籍學者羅艾琳(Iris Ralph)則比較了麥爾維爾的《白鯨》、霍根的《肥胖》、彼得森的《視覺》以及劉克襄、吳晟兩位臺灣詩人,認為這些作家、詩人及社會運動者的環境敘述可以為人類之外的所有動物辯護。

愛德華·艾比也是外國生態文學研究繞不開的作家。首都經貿大學學者石海毓認為艾比的作品和思想有著明顯的后現代建構特性。結合建設性后現代主義的三大特征,她分析了艾比作品和思想的創造性,以及他聯系過去與未來的時間觀,并指出艾比在進行深層的生態思考同時重構了作家的責任。廈大生態文學研究團隊成員、《鄱陽湖學刊》編輯王俊■指出,對于文明的反思促使艾比成為生態防衛的倡導者,他鼓勵熱愛荒野的人們起來為荒野而反抗。她反復強調的是,艾比的作品對于個人的生態生存,對于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四、闡明生態文學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啟示意義

與會學者緊扣研討會主題,從生態文化和社會正義等現實問題出發,探討生態文學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啟示意義。南京師范大學學者、廈門大學生態文學研究團隊兼職教授韋清琦認為,生態批評應當為21世紀先進的文化作出貢獻,生態女性主義批評若引進“雙性同體”的概念將使其旗幟更為奪目,并可望為和諧社會的建設提供新的理據。他強調,女性主義不僅是女人的訴求,而是一種代表了看護、和解、智慧、行善的文化隱喻,也是生物學意義上的男性所能夠積極追求的思維方式和思想境界。他熱情洋溢地呼吁:“將高大森冷的城垣撫為平易親和的‘女墻’吧,這也是人類文明走向和諧社會,地球生態走向復蘇的必由之路。”清華大學學者、廈門大學生態文學研究團隊兼職教授宋麗麗探討“環境正義生態批評”與社會文化和生態文明的密切關系,指出環境正義生態批評是生態批評把文學與環境關系的研究向種族、階級問題的延伸,其論述范疇主要包括:環境危機與種族、階級壓迫之間的聯系;環境危機與文化權利濫用的聯系,尤其是現代中心主義語境下,少數族裔及其文化傳統不公正地承擔環境危機負擔的問題;以及少數族裔文學與文化在解決全球性生態危機問題上所能發揮的調適能力。她呼吁改變無節制地物質化自然的現代中心主義的文化模式,“如果保護生態環境仍然在現代中心主義的等級化、物質化的線性文化軌道上進行,那么,環境保護永遠跟不上愈演愈烈的環境惡化”;“少數族裔文學與文化不能只是全球環境危機的受害者,不能總是不公正地承擔環境惡化的負擔,而更應該成為平衡日益極端物質化的現代中心主義文化線性發展模式的希望和力量”。南京大學學者方紅認為,美國作家“威廉斯的作品《心靈的慰藉》是后卡森時代最有代表性的環境文學之一,體現了美國環境文學的重要特點”。她從物質女權主義的視角分析了該書五個核心意象,即“大鹽湖、癌癥、家人、‘單乳女性’與有翼使神”,說明物質女權主義是反映女性環境體驗、強調環境文學政治性的嶄新生態批評理論。來自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的臺灣文學與環境學會學者吳保霖以福克納小說《去吧,摩西》為例,指出福克納的懷舊是“對日益消逝的森林與荒野,及其象征的所謂美國‘純真’價值的失去,感到無法彌補的惆悵”。他還指出,保護純凈荒野的概念其實是二元的解讀,在建構荒野概念時單純地強調回歸自然是有疑義的,他主張重新思考自然與荒野的新定義。深圳大學學者江玉琴討論了族群生態的不平衡問題,她從后殖民生態主義的視角探討菲利普·羅斯的小說《人性的污穢》中文化的失衡與拯救,論述“以自然的凈化與人類的自然回歸作為對失衡文化生態拯救的途徑”。

五、爭論重要的學術問題

與會學者不僅深入闡發了他們各自的見解,而且就一些重要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甚至激烈的爭論,這些學術思想的交鋒成為本次研討會的最大亮點。

深圳大學教授王曉華主張對中國生態批評的合法性作深刻的反思,他認為受意識形態、傳統、社會結構等因素的制約,中國生態批評大體上還“停留在直接言說世界”的素樸階段,而無視這種代言是否合法,尚未對自己的言說根據進行系統反思。他認為只有走向“反思性建構”,才有可能克服合法性危機。他指出:“生態批評肩負著關心眾生的神圣使命,更應該謹慎地對待自己的建構。中國生態批評的解構之矛不能僅僅指向外面,更應指向自身的概念、命題、理念、不斷地進行自我矯正?!彼€對一些批評家以生態的名義無節制地建構宏大敘事,虛構新的二元對立表示強烈反對。魯樞元等學者認為王曉華對中國生態批評的合法性危機估計得過于悲觀,生態批評的理論建構需要注意代言自然的合法性問題;但也必須認識到,代言自然不是生態批評的全部訴求,甚至不是生態批評的核心訴求,生態批評的主旨是探討人與自然、文學與自然的關系,并通過這些探討尋求這種關系的和諧。的確有一些生態文學家自稱自然的代言人,但這種超越人類自我局限為他者考慮、為他者爭取權利的善意的、建設性的努力,絕不是有關代言之合法性的理論思辨所能否定的。而且,如果在合法性問題上走向極端,勢必連男性為女性爭取權利、知識分子為弱勢群體的權益代言都要否定了,甚至就連王曉華本人倡導自然主體性以及生態批評主體間性的合法性也成了問題。魯樞元語重心長地指出,在生態批評仍處于弱勢、處于邊緣的當下,更需要的是越來越多的學者參與,更需要的是大膽的創新。

作為本次會議的“壓軸大戲”,廈門大學生態文學研究團隊的兩位教授——團隊帶頭人、廈門大學教授王諾和山東師范大學教授、團隊兼職教授劉蓓——就“生態批評”和“環境批評”兩個術語的解讀等一系列重大問題展開了平等的、激烈的爭論,碰撞出閃亮的思想火花,將整個研討會推向高潮。

劉蓓極力推崇哈佛大學著名教授、環境批評的代表學者勞倫斯·布伊爾對“環境批評”這一術語的使用和對生態批評的論述。她認為:“主張采用‘環境批評’而非‘生態批評’這個常見術語,恰恰是布伊爾研究的可貴之處?!笔褂谩碍h境”而非“生態”作為詞綴,不僅是為了確定這種研究的學術范疇,或者體現其跨學科性,更是理性而全面地審視現實“環境狀況”的結果。著眼于“環境批評”,以此來探討詞語世界與實在世界/環境的關系,并探討感知這種關系的方式,體現了一種富有學術建設意義的綠色情懷,不僅沒有違背“生態”精神,而且更加符合“生態”精神。

王諾與劉蓓針鋒相對,并直接對布伊爾提出質疑,發起挑戰。王諾指出,支撐生態批評和環境批評這兩個術語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思想觀念:一個是生態主義,另一個是環境主義。生態主義與環境主義在許多重要問題上都存在著尖銳而深刻的對立,采用兩者中的一種,就意味著對一種觀念的認同,也意味著對另一種觀念的排斥。而否認這兩個術語的差異并混淆它們,將導致嚴重的知識性錯誤。學界公認的詞源研究顯示,“環境”一詞原本就是指人造環境,它的出現標志著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時代的終結,標志著人造的環境取代了自然,標志著反自然時代的開始。此外,王諾還就布伊爾對生態批評的非學理性的判斷、對其第一波和第二波生態批評以及生態批評未來發展之論述的疏漏提出質疑,他甚至認為布伊爾的環境批評理論整體上看并沒有超越19世紀法國批評家泰納的環境決定論。王諾在闡明他和他所帶領的生態文學研究團隊堅持使用“生態批評”這一術語的理由之同時,也肯定了環境批評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并主張生態批評與環境批評乃至所有人類中心主義指導下的其他批評多元共存。

本次會議上還有一場大會發言別具一格,那就是來自中國社科院和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的專家、《人與生物圈》副主編、廈門大學生態文學研究團隊兼職教授陳向軍的發言。作為本次會議特邀的自然科學領域的專家,陳向軍題為《生態需要生態文學》的圖文并茂的發言引起與會者極大的興趣。他結合中國大陸數十個世界級和國家級的生物圈保護區的案例,從生態學的角度論述了生態整體觀和聯系觀,揭示了生態保護實踐中面臨的嚴峻挑戰,并以廈門大學生態文學研究團隊的教授學者參與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組織的珠峰生物圈保護區生態和生態文化考察所取得的成果為例,證明生態保護迫切需要生態文化學者和生態文學作家和研究者積極參與。

在研討會閉幕式上,海峽兩岸的兩位資深學者——曾繁仁和林耀福教授作了學術總結,他們高度肯定了本次會議的學術質量,熱情稱贊會上的學術激辯,稱其迸發的美麗的學術火花,照亮了兩岸生態文學研究的未來。第二屆海峽兩岸生態文學研討會將于2012年10月在臺灣中興大學召開。

【作者簡介:夏光武(1962—),男,臺灣臺北縣人,文學博士,廈門大學中文系副教授、生態文學研究團隊教授,主要從事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研究;黃和璐(1987—),女,福建南平人,廈門大學中文系碩士研究生、生態文學研究團隊成員,主要從事生態批評的處所理論和生態作家迪拉德研究。(福建廈門 361005)】

責任編輯:王俊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精品国产自在现线看久久| 97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在线色国产| 国产91视频免费| 国产永久免费视频m3u8|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q| 日韩在线第三页| 成年人视频一区二区| 日韩高清成人| www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午夜限制老子影院888| 日韩欧美国产三级| 精品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影视 | www.亚洲色图.com| 国产99精品久久| 久久伊人操| 亚洲综合18p| 永久免费av网站可以直接看的| 高清国产在线| 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午夜影院| 欧美日本激情| av色爱 天堂网| 亚洲第一视频免费在线| 午夜国产大片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高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看| 亚洲第一成人在线| 亚洲成av人无码综合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乱码中文乱码51精品| 就去色综合| 国产高颜值露脸在线观看| 日韩中文无码av超清| 亚洲精品天堂自在久久77| 网友自拍视频精品区|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7777| 亚洲国产在一区二区三区| 乱人伦中文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播放的| 99热最新网址| 在线免费a视频| 国产一级精品毛片基地|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AV|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狼友视频国产精品首页| 中文字幕 91| AV老司机AV天堂| 婷婷五月在线| 久久综合五月婷婷| 天堂成人在线视频| 99性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色图| 国产成人三级| 激情五月婷婷综合网| a毛片基地免费大全| 欧美a网站| 特级精品毛片免费观看|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人妻精品全国免费视频| 日本福利视频网站| 亚洲视屏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在线观看无码av免费不卡网站| 91系列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国产大片喷水在线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毛片| 国产系列在线| 亚洲欧美在线综合图区| 亚洲精品自在线拍| 国产精品主播|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 99视频免费观看|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无卡顿"| 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日本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 欧美在线三级| 激情無極限的亚洲一区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