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由于蘋果套袋技術的普及和推廣,蘋果果實病蟲害明顯減輕,果農全年用藥次數減少,從而忽視了葉部病害的防治,使得葉部病害呈逐年加重趨勢,蘋果褐斑病成為豫西蘋果園中發生最重的一種葉部病害。蘋果樹受害后造成蘋果早期大量落葉,嚴重削弱樹勢,影響果品產量、質量,同時也影響花芽形成。2010年我們進行早期使用10%寶麗安可濕性粉劑防治褐斑病的田間試驗,取得了顯著的防治效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供試藥劑為10%寶麗安可濕性粉劑(江蘇南通丸宏生物藥業有限公司生產),43%戊唑醇懸浮劑、42%噴富露懸浮劑(市場采購)。
1.2 試驗園概況
試驗設在河南省陜縣張灣鄉張趙村王軍平的果園。供試蘋果樹品種為16年生紅富士,株行距3米×4米,樹形為小冠疏層形;果園土壤土層深厚,壤土,較肥沃。有水澆條件。果園地處川區平地。海拔437米,4-10月份平均氣溫為18.4℃,年平均降雨量為680毫米。
1.3 試驗設計
試驗共設5個處理,3次重復。處理1為10%寶麗安可濕性粉劑1000倍:處理2為10%寶麗安可濕性粉劑1500倍:處理3為10%寶麗安可濕性粉劑2000倍:處理4為43%戊唑醇4000倍:處理5為清水對照。各藥劑處理中都加入噴富露800倍。每個處理5棵樹,共75株果樹,隨機排列。
1.4 施藥時間及方法
試驗共施藥3次,分別為6月5日、6月20日、7月5日。施藥機械為機動噴霧機。每處理用藥液25千克。
1.5 試驗調查時間及方法
調查在7月20日進行,每個處理小區在樹冠上部、內膛、外圍和下部以及東、南、西、北各方向取32根枝條,逐枝逐葉統計褐斑病病級,記錄發病情況,計算病葉率,并以病情指數計算防治效果。
葉片病斑分級標準為:0級,無病斑;1級,病斑面積占整個葉面積的5%以下:3級,病斑面積占整葉面積的6%一15%;5級,病斑面積占整葉面積的16%-25%;7級,病斑面積占整葉面積的26%~50%;9級,病斑面積占整葉面積的50%以上或落葉。

2 結果與分析
各處理的病情指數和防效見表1。
2.1 對褐斑痛的防治效果
由表1可以看出,在同樣混用噴富露的情況下,寶麗安1000倍液防效為92.75%:寶麗安1500倍防效為88.2%:43%戊唑醇4000倍懸浮劑的防效為92.1%。三者之間差別不顯著:寶麗安2000倍的防治效果僅有71.97%,與前三個處理差別極顯著。
2.2 其他效果觀察
試驗果園藥劑處理區果樹斑點落葉病均輕于對照區。試驗過程中未出現藥害現象。
3 小結
防治褐斑病的關鍵之一是早期預防初侵染,噴藥的重點時期是花后至套袋前后(病菌孢子大量傳播之前)。用10%寶麗安1500倍加噴富露800倍保護幼果期果樹葉片免受褐斑病菌侵染,具有很好的實際應用效果。在果園病蟲害綜合防治中,寶麗安加噴富露與其他殺菌劑交替輪換使用,既可有效控制褐斑病的危害,又可減少單純使用化學藥劑防治帶來的病原菌產生抗性、果品農藥殘留和環境污染及防治成本高等問題。
(作者聯系電話:13839870058)